董卓死后,朝廷该如何处理他原来的凉州军队?凉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市,这些凉州将士都是蛮横的西北兵,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那就会引起新的祸乱。可是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王允又表现的是反复无常。先是打算赦免所有将士,“一切都是董卓这个老贼的错,你们都是无辜的,还是好好继续保家卫国吧!”但过了几天他又反悔了,“这些人跟着董卓作乱,现在没有受到一点处罚而全部赦免,他们内心肯定不安,估计赦免他们后会出乱子。”于是又决定撤了凉州军队的军权,把他们全部解散了。

凉州百姓听到王允要解散凉州兵的消息后,以为这是要杀掉所有凉州人的前奏,一时间人心惶惶。凉州兵将领本来就是惊弓之鸟,自董卓死后就一直忐忑不安,当他们得知王允要削夺他们军权、解散他们队伍的消息后,更是惊慌。绝望的凉州兵寻思着反正是一死,直接被王允杀了,还不如干他一仗,也是死个痛快。于是当时凉州军中最有实力的将领——李傕和郭汜将所有凉州兵集合起来,进攻长安。东汉官兵不堪一击,李傕、郭汜的部队很快便攻陷长安。吕布慌忙带兵出逃,而王允最终被凉州兵残忍杀害,时年56岁。

真的是功败垂成!董卓死后,朝廷首先需要安抚的就是董卓的军队,所谓法不责众,处死为首的、处罚作恶的、赦免无辜的,然后从中央派一名政治意识强的将领去统领这些人,先做思想政治工作,好生安抚,待其缓和后再归属中央,从而加强中央力量。还有就是必须要处理好关东诸侯联盟征讨董卓的问题,虽然这些人最后并没有杀掉董卓,虽然这些人也并没有那么积极,但是他们在名义上还是为了大汉王朝打算和董卓拼个你死我活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必须要从名义上对其嘉奖,以鼓励人心。诸如袁绍等人,赏点荣誉称号也就行了,不用给予实权,而对于曹操和孙坚,那必须重赏,孙坚已死,那就赏他的儿子。

其实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中央政府已经没有实权了,地方诸侯拥兵自重,所以需要把几个有本事且忠心的诸侯引入朝廷里,委以重任,替朝廷办事。正确的做法是把曹操和孙坚的儿子孙策都提拔到中央做官,可能有人会说曹操也不是那种可以依靠的人,如果把曹操征召入朝,那和当初何进让董卓进京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还真是两回事。何进无能,不能诛杀宦官,所以把董卓召进京,想要借董卓的刀杀掉这些宦官,然而这样做会让董卓掌握主动权,何进就很被动。如果董卓这把刀用的不好,那可能就会伤了自己,后来果不其然,董卓还没有把宦官灭了,宦官先把何进给杀了。而王允杀掉董卓完全是靠自己的计谋,因此声威大震,他是掌握着主动权的。曹操本人是有点狡猾,但只要对他论功行赏,用道德去安抚,用制度去约束,曹操肯定也会深思熟虑自己的位置。

当初袁绍要立刘虞为皇帝,曹操坚决反对,这就说明曹操还不敢把自己置于人民公敌的位置。而此时孙策也还年轻,引导他忠于朝廷,建功立业,相比之下就更容易了。此外,曹操和孙策也可以互相牵制,不至于一人独大,走了狼又来了虎。况且地方势力也不会完全听中央政府的命令,各诸侯也在观望,所以这两个人也不会独大,同时再培养宗室力量,不至于皇权旁落。等到形势稳定后,再逐渐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国家安定。

可叹王允的智谋在诛杀董卓时候已经用完了,他气度狭隘、狂妄自大,以为自己杀了董卓就怎么了不起了,理智被胜利冲昏了头,最后落得个横尸街市的下场。如果王允当时能够把曹操和孙策征召入朝,把凉州军交给皇甫嵩安抚,那么袁绍、袁术等人的行为也会有所收敛,曹操也不会被逼到自己单干从而有了野心,那么天下岂不有望安定?

王允惨死,李傕、郭汜就又接替了董卓,挟持了汉献帝。唉,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李傕、郭汜这两个家伙和董卓真是一路货色,土匪的作风,手段极其残忍,长安城内的官民一万余人被杀,横尸遍野。可怜了汉献帝,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李、郭二人如此肆无忌惮,徐州牧陶谦打算联合诸将讨伐他们,把皇帝给救出来。说到这个陶谦,他也不是什么好人,徐州这个地方本来粮食丰足,百姓们生活都还安定,所以各地方的流民就逐渐逃到徐州避难,可是陶谦不思治理,而是远贤臣、亲小人,把个徐州治理的是乌烟瘴气、越来越乱。东汉末年有个著名的评论家许劭,他评价陶谦是“贪慕虚荣、表里不一,外表仁义、内里虚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许劭是什么人?他评价的准吗?准,许劭就是那个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人。

陶谦还这没开始攻打李傕、郭汜,结果又出了另一档子意外——他手下人把曹操的父亲曹嵩给杀了!中原动乱,曹嵩带着家当去琅琊必乱,琅琊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临沂市,途径徐州时,陶谦的手下抢劫了曹嵩的财产,顺带把曹嵩和他的小儿子曹德给杀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曹操大怒,发兵攻打陶谦,一口气拿下了十几座城池,并且做了比董卓还残忍的事——把徐州十万人口赶到泗水河里淹死,尸体阻塞了河道,河水都不能流动。

凶狠残暴、罪恶滔天,这是曹操一生不可抹掉的污点。一个人失去理性,那他将是无比的可怕,此时的曹操就像一个红了眼的屠夫,杀人如麻。这件事陶谦也有很大的责任,他的手下把曹嵩杀了、把银子抢了,那陶谦知道后第一时间就应该把这个罪魁祸首五花大绑,然后把抢来的财物全部封锁,自己再亲自带着人和钱去向曹操赔礼道歉,把这些捅娄子的手下全部交给曹操,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一则可以平息曹操的怒气,二则曹操也就没有充分的理由肆无忌惮的屠杀,但是陶谦并没有这么做。

之前说过陶谦这个人爱慕虚荣,亲小人远贤臣,大概他早已对曹嵩丰富的家私垂涎三尺,所以纵容手下去抢劫罢了。当时曹操只是从别人手里刚接过兖州,兖州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和济宁市一带,曹操还没有袁绍、袁术和刘表等人那样有名气、有声望,所以陶谦也没有料到曹操会这么残忍和生猛,自己完全招架不住,结果白白地让十万徐州百姓送了命。无能之人居于高位,就是危害人民和国家。

曹操步步紧逼,势要灭了徐州,陶谦步步后退,退无可退,只好求救于青州刺史田楷,田楷是公孙瓒的下属,而刘备此时也投在公孙瓒门下,于是田楷和刘备打算去救陶谦。刘备现在只有几千人马,陶谦又把徐州的四千人马划给他,于是刘备便离开了公孙瓒投奔了陶谦。刘备很积极,陶谦很高兴,于是向朝廷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让他驻扎在小沛。汉朝选拔官员采用察举制,也就是由地方长官把辖区内优秀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此时的中央已经形同虚设,所以陶谦把刘备推荐给中央也就是走个形式。豫州主要是现在的河南东部,都城在今天的安徽亳州,当然豫州这么大块地也并不是刘备的,这个豫州刺史也就是个荣誉称号,不过是陶谦用来安抚刘备的小动作。小沛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的沛县,在河南、山东和江苏三省交界地。

说来也巧,数月的战争耗尽了曹操的粮草,军队没什么吃的,于是刘备刚驻扎在小沛,曹操就退军了。但消停日子还没过上几天,曹操卷土重来,又打陶谦,所过之地是寸草不生、寸瓦不留,刘备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打算和陶谦一起走人。就在此时,陈留太守张邈趁曹操外出攻打徐州,背叛了曹操接纳了吕布,陈留就是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和商丘市一带。张邈联手吕布一起攻打曹操的大本营兖州,曹操后院着火,被迫从徐州退军,徐州之围不救自解。可能是曹操的连番攻打把陶谦给吓着了,经过此番折腾,陶谦病重,没过多久便死了,临死之前把徐州托付给刘备,不过刘备并不敢接。

这里有两个问题,陶谦为什么会把徐州城拱手让给刘备?而刘备一开始为什么是拒绝的?

父死子继,就像后来的刘表死后把荆州牧让自己的小儿子刘琮世袭了一样,按道理陶谦应该让自己的儿子继续做徐州牧,可是就像刘表的两个儿子十分不成器一样,陶谦的两个儿子也是不像样。当然陶谦和刘表的情况还不一样,刘表死的时候曹操还没有攻打荆州,荆州还是一片祥和,所以刘表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没一点问题。但陶谦就不一样了,曹操往死里攻打陶谦,陶谦一败再败,徐州眼看就要被攻陷了,陶谦都打算逃到南边的丹阳了,丹阳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和安徽省交界处的南部,要不是曹操后院起火,现在徐州早已经是曹操得了,也不用再托付给刘备了。可以说徐州现在是危在旦夕,接管徐州这不是一份荣誉,而是一份重责,这个沉重的担子陶谦自知两个儿子挑不起,如果传位给儿子,那无疑是把自己的家族性命和徐州全部都送给曹操了,那就是一个死,所以不能传给儿子。

那为什么会是刘备呢?刘备凭什么?

刘备有三个优势:一是有家族背景。刘备自称汉室后裔,再后来汉献帝也唤他声皇叔,且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汉景帝之后,至少当时人基本上是承认他这个身份的。二是有群众基础。当初刘备在担任平原相时深得人心,有个闹事的不服从刘备的治理,派了个刺客前去暗杀。刘备对来客毫不知情,还对这个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这件事后来传开后,刘备的仁义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三是有人格魅力。刘备最开始是从参军攻打黄巾军起家的,当时一无所有,这样的人即使放到现在,也很难有人才去跟着他一起干事业,但是关羽、张飞、赵云等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才就是主动跟随刘备,可谓是不离不弃。除此之外,河北的两个富商也觉得刘备这个人前途绝不一般,在刘备参军时资助了他一大笔钱,这些人无不是被刘备身上的人格魅力吸引。有军队、有人才、有仁心、有号召力,把徐州托付给这样的人,陶谦觉得就目前这个状况,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为什么刘备会拒绝呢?

因为此时的徐州是块烫手的山芋。徐州的北边是曹操的兖州,曹操的厉害刘备可是知道的,而且吕布现在也掺和进来了,又是一个威胁;西边是割据在江淮地区的袁术,袁术一直对徐州虎视眈眈,如果他与袁术决裂,那就摆明了要与自己的旧主公孙瓒、田楷决裂,这两人都是与袁术一个阵营的。真是前有狼后有虎,这个锅刘备不敢贸然接,否则自己的小命都不够曹操、袁术、吕布这几个人分的。

刘备不敢接,但是徐州的将领必须让他接,因为除了他,没有更合适的人了,也不能把徐州拱手送给曹操或袁术。刘备如此推让,徐州的糜竺和陈登坐不住了,说道:“如今大汉王朝风雨飘零,各路诸侯虎视眈眈,建功立业就在此时了。徐州有户口百万,经济发达,您就快别犹豫了!袁术虽然有着四世三公的背景,但他这个人骄傲蛮横,不是成大事的人,就是个花架子而已,不足为虑。现徐州有兵马十万,进可以匡扶社稷拯救黎民百姓,退可以割地守境富甲一方,这是上天赐予您的,您不要的话,这不是违背天意吗?”这一番话说下来刘备也不好再推辞了,且就试一试吧,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于是,34岁的刘备便担任徐州牧,成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称得上是年轻有为了。后来曹操、吕布、袁术这三个人不出意料的来抢徐州,徐州最终也还是被曹操拿下了,虽然刘备也没有守住徐州,但是这段工作经历给他平添了很多人生经验,这个徐州牧也没有白当。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我们之后会再讲到。

(图片来自网络)

曹操、刘备一伙人在徐州干的火热,李傕、郭汜两人在长安斗的热闹。因利而和必因利而分,李傕和郭汜相互争权夺利,内斗不断。李傕经常在家设宴款待郭汜,有时郭汜喝得大醉,也就留他在家过夜。郭汜的老婆担心李傕送女人给郭汜,就想挑拨他们的关系。一次李傕送酒菜给郭汜,郭汜的老婆把菜中的豆豉说成是毒药,并说了李傕很多坏话,郭汜便起了疑心。过几天李傕请郭汜喝酒,把郭汜灌得大醉,郭汜怀疑李傕想毒害他,赶紧喝屎尿粪汁催吐解酒。自此,两人开始兵戎相见。

打了几个月不分胜负,但两个人还是没完没了,李傕干脆把汉献帝劫到他们家去,把皇宫里的财物全部掳走,放火烧了宫殿,这行为和董卓简直一模一样,烧杀掠夺,活生生的土匪!郭汜也没消停着,“他李傕劫了皇帝,那我就绑了大臣!”郭汜把太尉、司空、尚书、光禄勋等国家重臣全部拿下作为人质。一人劫天子,一人劫公卿,大汉开国四百年来从没有遇到过这事,真是活久见,简直骇人听闻!两个人不依不挠,互相出兵攻击接连好几个月,死的人有好几万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在镇东将军张济调解下,两个人暂时和解,各自以女儿为人质。长安城已经被李傕、郭汜两个人烧的烧、毁的毁,实在是没法住了,于是这伙人打算把汉献帝从长安迁回洛阳。

当初关东诸侯联盟起兵的目的就是征讨董卓、安定天下,虽然他们最后也没有用心去干,但是也没敢肆无忌惮的争权夺利。董卓最后被王允用计杀死,可王允又居高自傲、自以为是,并没有招揽关东诸侯中可以重用的人,也没有制止威胁帝国的叛逆之臣,致使关东诸侯人心涣散,继续我行我素,董卓部将忐忑不安,祸乱国家。王允被杀多少有些咎由自取,而王允死后,李傕、郭汜两人先是肆无忌惮的烧杀掠夺,后是没完没了的互相攻击,关东诸侯虽然看到皇帝被劫持,但是没有一个人去过问,更别说兴兵救主了,如此以来,这些诸侯更坚信汉朝一定会灭亡。于是,再也看不到曹操以前誓死杀了董卓救护天子的忠心和志气了,而是和陶谦、刘备、吕布、袁术等人为了争夺地盘而无休无止的战争。

可怜了汉献帝,此时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虽然贵为天子,却在逆臣贼子的淫威下屈辱地活着。上天何尝是要灭亡大汉,而是大汉自取灭亡罢了,东汉自汉桓帝和汉灵帝以来,民不聊生,人民真是苦汉久矣,只可怜了刘协投胎到帝王家,注定了一生的悲哀。

不过即便汉献帝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但皇帝是帝国权力的象征,这是毋庸置疑的。先前的董卓,后来的李傕、郭汜,即便再作威作福,也不敢把皇帝给杀了。汉家气数将尽,如何对待汉献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问题。董卓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被王允用计杀了;李傕、郭汜更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最终也被惨杀。然而袁绍、曹操和袁术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三个人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也正是这不同的答案,导致了后来雄踞北方的袁绍一败涂地,四世三公出身的袁术悲惨死去,而势力较弱的曹操却三分天下有其一。

1.《陈四说历史 仁心仁术,刘玄德坐拥徐州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陈四说历史 仁心仁术,刘玄德坐拥徐州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