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隋唐英雄传,相信大家都看过。秦琼此人,想必大家也印象深刻,不论是在小说中还是电视剧中,他的形象都是英勇善战的武将。

作为隋末唐初的名将,最初在隋朝任职,后来投奔了瓦岗起义军,瓦岗后又投靠了郑王王世充。因为王世充此人为人奸诈,后与程咬金一同投奔了李氏父子,之后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奇功,为世人所知。

秦琼字叔宝,《旧唐书》中对它的作战能力描述为“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于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可以说他是唐王李世民的一把破敌宝刀,也可以叫做冲锋队长。李世民坐上皇帝后,于贞观17年将众位英雄排了下名,一共有24位开国功臣,而秦琼居然排在末位。

甚至于他的手下败将尉迟敬德都排名第七,连那个我们未曾听说过的张亮都排在16位,为什么秦叔宝战功赫赫,却排名靠后呢?

后人认为,或许是因为秦琼没有参加李世民发起的玄武门之变,没有帮他夺权篡位,所以导致失去了两人间的信任,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根据旧唐书的记载,秦琼不但参加了玄武门之变,而且在此次中立下了功劳,获得了奖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排名靠后呢?

是李世民办事不严谨,处事不公吗?史书贞观政要中记载,贞观元年唐太宗大封功臣,其中对于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一干人等的封赏被皇叔说不公平,他不仅没有生气,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封赏有条有理,李世民办事公允。作为一个皇帝,他不可能如此粗心,随便排名。

所以最可能的原因还处在秦琼本人身上,根据史书记载的一些细节中可看出,秦琼本人在性格上似乎有缺陷。

比如在玄武门之变中,包括尉迟敬德、房玄龄和杜如晦一干人等都积极劝阻李世民发动宫变,不然他下场并不好。而尉迟敬德却并没有什么主见,在整场宫变过程中也没有起到大的作用。其实准确的说,秦琼本人作为臣子武力实力可以,杀敌冲锋非常勇猛,只是他本人没有什么主见。

比如他人生中重要转折点,离开王世充投靠李渊父子,这件事也不是他本人的主意,而是好兄弟--程咬金的建议。当时程咬金一干人等追随李密被王世充打败,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了王世充。

秦琼跟随主公一直兢兢业业,虽然是一把锋利的刀,但他并没有什么思想主见,若不是在程咬金的提醒下,他也不会才发觉王世充此人气量狭隘,而后跟随程咬金投奔了唐军。

所以不论是玄武门宫变,还是他投靠李渊这两件大事,他都没有主见,所以由此可以推断,李世民之所以将他排位靠后,是因为他在性格上不果断,没有大的政治远见。

除去秦琼本身的性格原因,还有一些客观的原因——那就是李世民的地域偏见。唐太宗并不喜欢关东豪杰。在开国26位功臣中,还有一名叫程志杰,排名19,虽然比秦书宝的排位要高,但也比较靠后,与它所立的功勋并不符。以及另一位灭国无数、功高盖世的李勣,也是关东人,直到李世民去世前对他还有疑心。

而作为秦琼手下败将的尉迟敬德待遇就不同,他与李世民一样,同为山西人,刚投靠过来就成了秦王心腹,一方面来自于地域相近的亲近感,另一方面也是尉迟敬德很会出主意,而且在交流上和李世民并没有障碍,两人聊的很投机,所以他在开国功臣中排名也很高。

总结:秦琼作为世人所知的隋唐英雄,武艺高强、为人忠厚,跟随唐王李世民一同打下了唐朝江山,也颇得信赖。但实际上,在李世民为开国英雄立碑排名时,他却排在末位,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秦琼的性格原因,寻情虽然做无将勇猛杀敌,无数是当之无愧的冲锋小队长,但他并没有什么主见,在政治方面也没有什么远见。二则是因为地域原因,秦琼是关东人,李世民对关东英雄戒心很重。

1.《西里文化集 隋唐猛将秦叔宝,为何前半生叱咤风云,后半生竟成大唐边缘人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里文化集 隋唐猛将秦叔宝,为何前半生叱咤风云,后半生竟成大唐边缘人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