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今天开始就陆续可查询了,各省的状元也会陆续诞生。

很多人将今天的高考类比为古代的科举考试,这并不算十分恰当。高考与科举,二者有相似之处,也有根本性区别。

从参加规模上来讲,都是举国学子挤独木桥;从社会影响力上来讲,都是受到万众瞩目。但从目的性上来讲,高考是为了上大学、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而科举考试是为了获得做官的资格,这一点和为了迈入体制内的公务员考试很像。所以古代的科举考试,算是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

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还是现代的高考,很大程度上讲,都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最主要通道之一。本期内容,我们就以明清时期的科举步骤为例,还原一名状元的诞生之路。

科举流程图

阶段一:资格考试

科举中的资格考试被称为“童试”,童试之后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正试”。

童试要经过三个级别的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是古代读书人参加的第一次官方考试,考试地点为其所在县,一般由知县(相当于县长)主持。县试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举行。考前一个月,县衙会张榜公告具体的考试日期。考生报名时,要提交三份证明材料——“亲供”“互结”和“具结”。

亲供相当于今天的考生基本信息表,包含祖上三代的信息(真的查祖上三代啊),以及考生本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体貌特征和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的姓名履历,以确保考生出身良民世家——在古代,乐籍中人(伶人、娼优)、皂吏(衙门里的差役,比如捕快)、仵作(法医)、罪犯等特殊人群的后代是被排斥于科考之外的。从宋朝开始,才允准商人的后代参考。李白之所以没参加科举考试,后世猜测他父亲从商便是原因之一。

读到这里大家就想到了吧?在《新白娘子传奇》里,许仕林作为捕头李公甫名义上的儿子参加科考,是不符合历史的。

《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再来说互结,这是指考生要找一同参考的五位考生写一份承诺书,承诺“一人作弊,五人连坐”。

而所谓具结,是请本县的廪生(优等秀才)做担保人,提供“认保”材料,证明考生不冒籍、不匿丧(考生或官员的父母去世后,必须回到祖籍守丧27个月,在此期间,考生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官员要去职,这就是“丁忧”)、不替身、不假名,而且出身清白,本人和长辈未从事过“贱业”。

县试一般考五场,分别考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策论等。县试合格者将参加第二级资格考试——府试。府试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举行,考试地点在府城,相当于今天的市。府试一般由知府(相当于市长)主持,连续考三场。

通过府试的考生,被称为“童生”。尽管这个称呼听上去很年轻,但很多读书人终其一生也没能获得。年纪小的童生可能十二三岁,年纪大的,六七十岁的也不在少数,所以有些家庭,爷爷和孙子可能都是童生。

府试合格的童生,接下来要参加童试的最后一级考试——院试。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每次连续考两场,主持者是每省的学政。学政是每省主管官学和院试的官员,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厅厅长。但与一般省官不同的是,学政由皇帝直接从中央委派到地方,某种程度上算是钦差大臣了,级别和地位都很高。

院试通过后,考生的身份就不再是童生了,而是“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秀才的社会地位比普通百姓高,并享有一些特权。比如见了知县不用下跪,不需要服国家的差役和徭役。此外,秀才还有资格进入官学深造,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可获得“禀生”的名头,就可以按月领取国家发放的粮银(米六斗或银四两)了。

我个人感觉,秀才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一方面,考中秀才是很不容易的,据教育史学者王立刚先生研究,清朝童试的总体录取率不足1%(关于录取率的数据,说法很多,但录取率极低这一点是肯定的)。另一方面,从每年产生的秀才人数上看,数量又比较多,不稀罕。

秀才还没有达到做官的资格,在讲究学而优则仕的古代,没人太把秀才当回事儿。要是混成“穷秀才”,就更容易沦为人们调侃的对象了,孔乙己就是例子。

孔乙己

为何会出现“穷秀才”呢?因为秀才既无法做官,又不会像平民百姓那样去劳作或做生意,基本上只能当个私塾先生,最高也就混成一个衙门里的师爷,所以个人收入有限。有的秀才穷尽一生也没能考中为举人,考试成本本身又很高,如果他的家底不殷实,本人又没有营生,只是一门心思地考试,那真是会苦哈哈一辈子!

小伙伴们中学时肯定学过《儒林外史》:范进考中秀才时,他岳父胡屠户还奚落他“尖嘴猴腮”,一个底层屠夫就可以这样毫无顾忌地挖苦一个穷知识分子。但当范进中举后,胡屠户态度立马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满脸堆笑,满口的“贤婿老爷”。这个市侩的前倨后恭,反映了秀才和举人身份的悬殊。

《儒林外史》插图

阶段二:正式考试

那如何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一个根本性逆袭呢?答案是接着考。

考中秀才后,就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正试”了。正试也分三个级别,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天干地支纪年中的子、卯、午、酉年举行。由于考试时间多在农历八月,正值秋季,所以乡试又称“秋闱”。主考官一般由进士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员担任。考场一般设在省城的贡院。

乡试共考三场,初九、十二日、十五日各一场,每场考一天。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桂榜”。桂榜题名后,考生的身份就从秀才变成举人。中举被称为“发解”或“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举人为“老爷”,所以胡屠户才称范进为“贤婿老爷”。

贡院放榜图

举人不仅可以免役,还可以免税,所以很多拥有土地的人宁愿将自己的土地放在举人的名下,以此来逃避官府的税收。此外,地方官府不能对举人用刑,即使犯了重罪,也得上报朝廷,革去举人资格后才能用刑。

秀才的录取率都已经低得令人望而生畏了,能中举的,自然更是凤毛麟角。有学者统计过:明朝应天府的乡试录取率为7.26%;清朝时人口剧增,乡试的录取率更是低到了1.68%。

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据统计是1078万人,按照前文所述比例,那么考中秀才的不过107800人,中举的仅1811人!这肯定比考清华北大还难,怪不得范进中举后会高兴得发疯。

范进中举

兴奋之后,还得马不停蹄地准备接下来的会试。会试一般在乡试之后第二年的农历三月举行,时值春季,所以又叫“春闱”。会试由礼部主持,主考官由皇帝钦定。考试地点在京城的礼部贡院。

大多数举人不在京城生活。路途遥远的,一般乡试考完的当年腊月就启程,进京赶考了。举子们的路费盘缠,国家会资助一部分,比如清顺治年间,朝廷视路途远近,给每人发十到二十两不等的白银;或是由所在地的地主士绅资助,比如《红楼梦》里,甄士隐就赠了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给贾雨村。

明朝有这样一项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官府发放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这就是“路引”。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路引在明清时期最为流行,因此,除了路费,明清官府还会为举人发放路引。

会试分三场举行,一场考三天,考生要自备饭食和油灯。考试时,一人一个考棚,一个考棚只能容下一张桌子,其空间大小类似今天厕所的一个隔间。考试过程是相当熬人的,对学识、体力、心理素质都是一个极大考验。你想想看,假如把你关在连床都没有的小隔间里,语文考三天,数学考三天,文综或理综考三天,你会不会崩溃?

考棚

能参加会试的举人,都已经是各省的学霸、大浪淘沙后的胜利者了,但这一关仍要残酷地淘汰掉大多数人。以明朝万历五年的会试为例:4500余人参加考试,最终仅录取了300人。

会试后的录取者被称为“贡士”,即“贡给天子的士”。成为贡士后的一个月,一路升级打怪的考生终于杀到“殿试”这最后一关,要见大Boss了!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清朝的殿试最初设在太和殿,乾隆后改为保和殿。殿试只考一天,考后由皇帝钦点的阅卷官阅卷。每名阅卷官都要阅览全部试卷,并在试卷上画出代表等第的五种符号,最高等第的符号是圈圈。最后,选出十张画圈圈最多的试卷,交由皇帝亲自审阅,并选出前三名。

殿试

最后就是放榜公布成绩了。所有考生按照成绩高低分为三等,分别为“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就是皇帝钦点的三个人,第一名称“状元”(被称为“天子门生”),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一百多人,三甲也是一百多人。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出来了:殿试是没有淘汰机制的,只是一个排位赛。也就是说,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都会升级为“进士”,区别仅在于级别不同:一甲叫作“进士及第”,二甲叫作“进士出身”,三甲叫作“同进士出身”。

此外,乡试第一名被称为“解元”(唐伯虎就被称为唐解元),会试第一名被称为“会元”,殿试第一名就是全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状元”。能高中状元,会被视为文曲星下凡,要是“连中三元”,那更是神仙中的神仙了。科举实行了一千多年,据说这样的神仙哥哥不过17人。

考中进士后,仕途之路便开始了。以上就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全流程,大家明白一个寒门学霸越入体制内是多么不容易了吧?

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到考入大学,12年的寒窗苦读,和古代考到80岁都考不中进士比起来,是不是显得轻松多了?清朝时,山东就有个叫王服经的进士,考中进士那年已经84岁高龄了;江苏还有个叫王岩的读书人,86岁通过会试,还没来得及参加殿试就去世了。和现代的一些高考钉子户相比,这两位读书人更是矢志不渝,真正做到了“活到老考到老”。

1.《历历姐聊历史 状元是如何炼成的:古代的科举,一路升级打怪,比考清华北大还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历姐聊历史 状元是如何炼成的:古代的科举,一路升级打怪,比考清华北大还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