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五月,燕王朱棣攻陷京城,“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儒拒绝投降,忠贞不屈,杀身成仁,同时被诛灭十族,受牵连蒙难的族人多达873人。

方孝孺被历史定格为“忠臣”,被天下儒生奉为“楷模”,推崇有加。

但依愚见,他虽称一代大儒,但其实是一个只会读死书的酸儒,腐儒,他是个忠臣,但更是因循守旧,空谈误国的庸臣、权臣。他有安邦定国之志,却无经天纬地之才。

作为帝师和股肱之臣,他只是典型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并非实干家和改革家。无王佐之才亦无自知之明,忝居高位,德才不配,既无李善长的勤勉持重,也无胡惟庸的精明强干,更无刘伯温的智谋胆识。在朱允炆的教育辅佐上,只用一套旧教材,一套旧理论,结果导致本就优柔寡断的建文帝营养不良,严重偏科,综合素质不能望皇爷爷项背,就算跟叔辈们比起来,也是相形见绌。主弱臣欺,这样的一个小儿皇帝,怎能担得起洪武皇帝交付的万钧重担?

建文帝朱允炆(影视剧截图)

方孝儒之辈心知肚明,但却不遗余力地培养并利用天子的柔弱,仁爱,以便挟天子以驭万民,把江山社稷作为自己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的试验场,朋比为奸,把持朝政,频出败着昏招,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最后时刻,他不作识时务的俊杰,不作择贤主的良臣,以死保全了晚节。看似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实则“负迂顽抗”,盗名欺世。

他的“忠”,并不是忠君忠国忠民,而是一种输不起的赌徒心态,为了所谓的理想信念,绝不认输,一条道走到黑,以毁灭殉道,博取“精神”永恒,说到底,他只是忠于他自己。

不得不承认,他当面怼朱棣,是不怕死,更是在“找死”,但他对于死的价值,死的后果(会殃及多少无辜)全然不顾,平时满嘴“仁爱”,这时只剩“私欲”,对亲朋故交既无好生之德,也无恻隐之心。面对“诛灭九族”的判决,他轻描淡写一句挑衅,如愿以偿赢得了“诛灭十族”的最高规格。这样的狠角色不是让人敬,而是让人怕,让人憎,与其说是朱棣杀了他十族,不如说是他自己的不仁不义,不明不智招致灭门之祸。要说残暴,他与朱棣半斤八两。他们手上都沾满了人血。朱棣是刀枪剑戟杀身,他是仁义道德诛心,杀伤力都非常强大。治世懒担责,乱世死守节,匹夫不足道,可怜无辜者。

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影视剧截图)

其实他拒不妥协,不归顺永乐王朝,更多的是一种嫉妒和偏见,也是一种仇恨智者、勇者、仁者的阴暗心态,因为他深知燕王雄才伟略,英明神武,与建文的暗淡星光相比,燕王就像光辉的太阳,会让虚伪、怯弱、愚昧、昏聩无所遁形。这样的明主不好愚弄,更不可能被自己玩于股掌之间,如果俯首称臣,他与朱棣的关系就从平起平坐(虽然朱棣贵为帝胄,但方孝儒认为自己是皇帝代言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臣实王)变成主仆了,地位一落千丈,变成了无足轻重,任人宰割的棋子,他丢不起这张老脸,伤不起脆弱的自尊心,低不这颗高贵的头,只能伸不能屈,所以,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临死也要溅对手一身血污,来恶心一下他看不起(实际是不敢看)的朱棣。

这最后一击,也是一种赌。他以为那些被洗过脑的儒士在他倒下后,会继承他的理想,接过他的旗帜,前赴后继地去战斗。在他身首异处的那一刻,什么国家富强,人民安康都轻如鸿毛,惟有他带走的殉葬品(他自己的理想信念)才重于泰山。可惜呀,时代永远在进步,人的思想也在进化,总有清醒的志士仁人能透过扑朔迷离的表象,剥除方孝儒等人的面具和外衣,还原其真实的面目。

燕王朱棣(影视剧截图)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当归于有德有才者。比忠孝仁义更可贵的是公、正。天下为公,正道直行。仅仅为了自己的名利而活者,无论你站得多高,都是渺小的。如果要说忠,方孝儒可以忠于朱家王朝,忠于大明,但一味愚忠朱允炆,显然是有私心的。说白了,一是因为朱允炆是自己的学生,他是太子师,位尊权重;另一个原因,朱允炆生性柔弱,像一只戴着老虎面具,实则极为温顺的猫,对老师言听计从,宠信倚重,有这样的主子,他能找到存在感和安全感。方孝儒自始至终都是特权阶级的代言人,他的思维当然也是“特权”思维,为他的“天下”计,岂能顾及小民?他是不可能站在“大多数”的立场去谋国施政的,也不可能为了江山社稷择主事主唯贤唯能,但是“民心”却不管谁当皇帝,要的就是吃得饱、穿得暖,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这正如姚广孝那句大实话:“老百姓最重实惠,谁让他们衣食无忧,谁就是好皇帝。”叔侄俩谁贤谁庸,不言自明。

黑衣宰相姚广孝(影视剧截图)

客观公正地讲,因削藩引发的靖难之役,篡位夺权,祸根在于洪武朝的国策失误,外夷之乱易平,萧墙之祸难防。没有燕王谋逆,还有秦王、吴王、宁王。。方孝儒如此痛恨乱臣贼子,宁可株连十族也拒不同流合污,这得有多么忠贞的信念啊!朱棣消灭了朱允炆,也就毁灭了方孝儒的理想和希望,这才是他不与朱棣合作的根本原因。所谓忠于前朝只不过是他扯的遮羞布而已,也许他内心一直是佩服朱棣,看不起朱允炆的。如果我们分析得再透彻点,会发现方孝儒实际上就连对自己也不“忠”。作为士大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是最高理想了,但自寻绝路后,也就自毁了前程理想,他的英勇就义,准确说是懦夫的表现。既不畏死,何惧生?人生不应该纠结于一时的成败得失,真正为了理想信念的忍辱负重,苟且偷安,并不失为大丈夫。“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留得有用身,方成不世功。

朱棣和姚广孝(图片来自网络)

与方孝儒比起来,雷锋没那么多学问,没那么高的思想,他也不是学术权威,精神领袖,但他却能受到全世界敬仰和宣扬。在于他朴素的人生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为自己活,也会他人活。这样的人才真正平凡而高尚。

不可否认,方孝儒是学者、勇者,但不是智者、仁者。

忠奸善恶,欲说还休。

1.《带刀书童 《方孝儒的“忠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带刀书童 《方孝儒的“忠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