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胄是唐朝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他忠直廉洁,才华横溢,精通律令。隋朝大业年间,戴胄被隋朝大将王世充派去守卫虎牢。李世民攻克虎牢,戴胄归唐。李世民继位后,任命戴胄为兵部郎中。戴胄在京城政绩显著,颇受皇帝重用,名载史册。他的政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戴胄像戴胄像
首先是干练有才,直言敢谏。贞观元年(627年),戴胄和魏征处理全部政务。戴胄处理政务,果断而迅速,为唐朝建立以来很少能见到的干练之臣。后来戴胄又兼任谏议大夫。戴胄作为太宗的宠信大臣,与魏征一起,轮流在朝中值班,随时为太宗出谋划策。
贞观元年九月,为节约宫中衣食开销,唐朝廷裁减释放宫女约三千人。戴胄和相州才子杜正伦办理此事,处置得当,措施有力,得到唐太宗赞赏。
贞观元年,唐太宗任命戴胄担任大理寺少卿。有一次,唐太宗召见大臣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没有解佩刀,就进入皇帝所在的东阁。按唐朝律令,带刀进见皇帝要定罪。当时有大臣说这是守门的武官没有尽到职责,应被处死。对长孙无忌的处罚上,建议罚铜20斤。太宗表示同意。戴胄反驳说:“长孙无忌带刀进见,守门的武官没有阻止,二人同样有罪,按律都该处死。如无忌免死,那是不合适的。”戴胄的直言,使太宗大受感动,于是免去了守门武官的死罪。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初,朝廷大力选拔人才。为选拔到真才实料的官员,惩治弄虚作假,唐太宗下令说,不得有假冒做官资历的,如果有,怎么办?唐太宗非常生气的指出,这种官员必须自首,否则就处以死刑。当时有一个已经在徐州做官的人,伪造了在隋朝做官的资历,被发现了。戴胄查明此事,判处其流放之罪。唐太宗知道后很不高兴,认为应当按照自己下的令,判处徐州涉事官员死刑,并因此而责难戴胄。戴胄据理力争,认为按照国家法度,犯这种罪,理应判处流放之刑,而不能按皇帝一时的气话来判死刑。太宗冷静下来以后,高度评价了戴胄,认为戴胄纠正了自己在执法方面的失误,对戴胄很放心。据史书记载,戴胄经手的案子,没有冤案。
杜如晦像
贞观三年(629年),大臣杜如晦得了重病,在临终时,他向唐太宗推荐戴胄,让戴胄到吏部,负责选拔任用官员。唐太宗接受了杜如晦的谏议。戴胄担任吏部尚书后,忠直执法,将很多正直的专事司法的官员提拔重用。戴胄出身贫寒,没有读过多少书。这样的人生经历,使他不够欣赏和重视文人学士,在这些人该提拔时,戴胄专意压制他们。由于朝野上下对戴胄的这种行为时有非议,太宗迫不得已,免去了戴胄的吏部尚书,让他当了民部尚书。但即使是这样,唐太宗仍旧很器重他,唐太宗曾说:“戴胄并不是我的亲戚,然而如何处理国家的机密大事,我都要听他的。”
其次是关心民间疾苦。戴胄作为名臣,不仅能忠于朝廷,而且能关心民间疾苦,为老百姓尽量办些好事。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为了自己享乐,要修复洛阳宫。戴胄上书说:“大乱之后,需要恢复生产。可是现在人口稀少,经费缺乏;七月以来,水灾频仍;黄河南北,田园未收。如征发劳役,定会加重百姓负担。现有的宫室足供皇上居住,也够士兵屯驻。待数年之后,国家富有了,再修宫殿也不算晚。”太宗觉得戴胄的话有理,放弃了修洛阳宫的打算。老百姓也过了一段安定的日子。
戴胄于贞观二年上疏太宗,谏议上自朝中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每年秋粮下来,按耕种土地的多少缴纳租粮,就地储备于义仓中,以备灾荒年景所需。一旦遇到灾荒年景,在国家粮仓拨出的粮食不够赈济时,义仓的粮食就能顶上。唐太宗非常赞赏地才拿了戴胄的谏议。这件事,对饥荒之年的百姓来说,无疑是利好大事。
戴胄为国分忧,为民办事,使唐太宗对他非常器重。唐太宗对身边的侍臣说:“戴胄品行公直忠正,体察国事,情深意切。每遇到大事,都上折陈述。进封他的官爵,是朝廷要酬报他的一片赤诚之心。”
魏征像
最后要说的是戴胄为官清廉。在唐代,按说像戴胄这样的大官,该是粮积钱聚,富甲一方了。但实际上戴胄遵纪守法,两袖清风,生活十分清苦。戴胄死后,唐太宗为他办丧葬仪式。由于戴胄家徒四壁,宅所非常简陋,连祭祀的场地都没有。太宗令有司专门为他修造祭奠场所。戴胄不仅受到唐太宗的赏识,而且也得到大臣们的钦佩。戴胄死后,魏征、房玄龄每到戴胄生前所居之所,都流涕哭泣,为国家失去这样的栋梁、自己失去这样的至交而无限惋惜。
唐太宗给戴胄的谥号为“忠”。
1.《北玢说历史 忠廉干才说戴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玢说历史 忠廉干才说戴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