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学校供图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史中的校史
1931年5月的一天,红军无线电通信队队长王诤正在侦听电台。突然,一段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我们现驻富田,明晨出发。”“到哪里去?”“东固。”
原来这是国民党第二十八师正与吉安留守处联络,而东固此时正是红军驻地。王诤立即向总部首长报告。毛泽东、朱德据此下达命令,要求红军于拂晓前占领东固有利地形。次日6时,敌军果然进入红军的伏击圈。经一昼夜激战,红军大获全胜,接着一鼓作气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凭借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缴获的那部只能收报、不能发报的无线电台,初出茅庐的无线电通信队为随后红军的反“围剿”斗争取得节节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红军还成立了无线电训练班,并发展壮大为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王诤担任校长。人民军队无线电通信及通信教育事业的宏伟蓝图由此徐徐展开,一块块被敌人分割的根据地也被红色电波连接起来。
诞生于炮火硝烟之中,奋战在枪林弹雨之下,建校以来,学校师生始终与党和人民军队同心同德、同向同行。长征期间,学校师生曾整编为红军通信团通信教导大队,代号“红星第三大队”,跟随党中央踏遍荆棘,并坚持在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下、敌机轰炸的间歇中“边打边学、边走边学”。学员秦华礼回忆说,那时走在前面的学员背包上挂着小黑板,写上所学内容,师生、同学之间互相提问,背诵电码、练习英语对话。教员们随身带着教学用的蜂鸣器,边走边答疑解惑,“最后,我们在草地中间举行了毕业仪式,正式成为通信兵”。
跟随中央红军在瑞金、延安办学的15年,学校为抗日战场与解放战场输送了数千名通信干部,红色电波传遍大江南北的党组织和革命武装,为革命战争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5年5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怀抱着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学校老一辈师生义无反顾地来到西安,开启了扎根西部育人育才的新征程。在时任通信兵部主任兼国防部五院副院长王诤的指示下,一场在学校科研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五楼会战”在这里悄然打响。
1959年—1961年,在主楼五楼科学研究室,毕德显、陈太一、蔡希尧等一批优秀的雷达、通信、计算机、天线专家和骨干力量集聚于此,瞄准科技前沿及国防急需装备,开启了早期重大科研项目有组织攻关。每到夜晚,整个五楼灯火通明,至半夜不熄。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以我国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为代表的大量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技术诸多空白,连续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多个第一。其间,学校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之名自此蜚声海内外。198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五楼科研的澎湃热情是那时校园科技报国浪潮的一个缩影。在当时国内雷达专业“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青年教师保铮埋首研制气象雷达。由他牵头研制的微波气象雷达被证明在主要技术性能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旗鼓相当,被认定是中国自行设计并试制成功的第一部气象雷达,成为这位日后雷达界“裁判长”的科研起点。
“一个红色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到三个条件……”“努力,努力,完成光荣的任务。前线等着我们!”“巩固和平、建设国防,我们要担起这千斤的重荷……”3首不同历史阶段的校歌,深深唱出了一代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生自觉肩负使命建设祖国的万丈豪情。
半部电台起家,中央苏区诞生,长征路上办学,延安精神滋润,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铸就了永恒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精神,浸润滋养着这条红色根脉不断向前延伸。
作者:通讯员 史倩云 本报记者 冯丽
1.《中国教育报 半部电台起家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红色电波永不消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教育报 半部电台起家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红色电波永不消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