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前面就是平壤!
1950年12月6日,是我志愿军第116师收复平壤的日子。
这天,346团作为116师的前卫团,2营作为团的先遣分队,在团参谋长周登科的带领下,破例在大白天行军,拼命地、快速地、机智地奋力前进。
为了快,也为了对付随时前来轰炸扫射的敌人飞机,部队全都轻装上阵,连与连之间保持一百来米距离,人与人之间保持十来米的距离,沿路利用山沟树林,逐段向前跃进。
“快,跟上!”一路口令,都是向前,向前,全速向前!向前,前面就是平壤!平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48天前被美军占领。
1950年12月6日,346团进入朝鲜的第46天。在这46天中,346团已在云山等地打了第一次战役,接着志愿军总部又决定于11月24日开始从东西两线发起第二次战役。
两次战役,我志愿军将士气势如虹,狠狠教训了狂妄的敌人。占领平壤后曾经叫嚣要在感恩节前占领整个北朝鲜的敌军连遭败绩,连连溃退了!
12月2日,39军奉命进至龙潭里一带集结。这时,敌军已在我东西两线的沉重打击下,被迫放弃平壤、谷山、元山一线,开始向“三八线”实施总的退却。
12月4日,毛泽东主席电示志愿军司令部:“平壤之敌似正准备撤退,敌主力已撤到平壤至三八线之间地区,应派一个师于5日向平壤前进,占领平壤。”
彭德怀司令员当即指定,这个“向平壤前进”的师就是第39军第116师,命令116师“向平壤以北之舍人场方向前进,相机占领平壤”。
统帅令下,将士效命。
12月5日,116师进抵舍人场。
12月6日上午10时,116师第346团先遣分队从平壤东北角率先进入平壤。
12月7日,346团与朝鲜人民军一军团在大同江边胜利会师。
12月8日,116师进入平壤市,受到了平壤市人民的热烈欢迎。朝鲜政府副首相兼外务相朴宪永、内务相朴一禹、人民军一军团军团长李权武欢迎并宴请了副师长张峰、政治部副主任陈绍昆。张峰副师长还当了7天平壤市“卫戌司令官”。
收复平壤前,何宗光已从346团2营机枪连调至营部。进入平壤后,何宗光和营司令部参谋长吕殿君同志一起住在山边紧靠防空洞的一所民房里。
吕殿君是苏北人,26岁,能打仗,非常和善。当时,各连队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需要记录和整理成文字向团里汇报,参谋长没有文化不识字,何宗光就成了他的助手,协助他处理上报下达作战的事情。参谋长十分喜欢何宗光,吕殿君和何宗光形影不离地奔走在各连队之间。
在平壤,他们住了7天。那些天,何宗光的情绪一直处于激愤之中。
何宗光:我气,我恨!恨敌军,恨敌军的飞机!
平壤,在被敌军占领前,曾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有几十万人口,周围遍布茂密的山林,气朗风清,碧天如水。
然而,当346团进入平壤,见到它的第一眼却只能用“满目疮痍”来形容。这座美丽之城已被敌军破坏得不成样子,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大学的校园和数不尽的民房都被敌军炸毁了。
这情景已够令何宗光心酸和气愤的了。就这样的场景,敌军还嫌破坏得不够,从346团进入平壤市的第2天起,成百架次的敌军飞机每天都要飞来轰炸。
何宗光
他们非要把平壤炸平不可!敌机来了,分三层,最上层是做警戒掩护的战斗机,第二层是B-29重型轰炸机,最底层是轻型轰炸机。机群像乌鸦一样,在平壤市上空盘旋,黑压压一大片,遮蔽了一方天空的阳光。
随即,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倾泻而下,爆炸声不绝于耳,平壤市到处燃起熊熊大火,黑烟滚滚。
敌机又来了,一日多次地对平壤轮番轰炸扫射,最多一日曾达300架次。敌机白天来,晚上有时也来,只是比白天少一些。
为了把敌机引向没人的地方轰炸,战士们想出了招数,用稻草扎成草人,在敌机快来时,把草人放在稻田地里或山顶上,点着火,敌机误认为是志愿军,就一批批地把炸弹丢在稻田里和山顶上。
“狂妄的敌人,你不是有的是钢铁和炸弹吗?来吧!你使劲地炸吧!”战士们讽刺地骂道。后来,可能是特务们报告了,晚上敌机就不再来干这种向山头和稻田丢炸弹的蠢事了,但白天却加强了轰炸。
不到3天,平壤已被炸得片瓦无存,完全变成了废城,没有留下一座高楼和完整的墙体,都成了断墙残垣。
何宗光:我气,我恨!恨敌军,恨敌军的惨无人道!
大同江,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有名的江河。它从平壤市中心穿过,流向西南,奔向西朝鲜湾。
老百姓说,在被敌军占领前,大同江像一条翡翠项链,从高楼耸立的市中心流过,在阳光照耀下,漫江银鳞,变幻万千,奇美异常。
大同江奔流不息,河面宽大,流淌的本是清水,此刻流淌的却是血水。就在346团进入平壤的第一天,何宗光就看到有数百具白色尸体沉没在江边沙滩上。
老百姓说,从平壤撤退时,万恶的敌军对平壤市民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朝鲜老百姓习惯穿白色衣裙,大同江落潮后,便露在沿江边上,足有几百米长。到涨潮时,这些尸体又全被淹没在江水中。惨景,实在是惨不忍睹!
战士们愤怒地骂道:“强盗!你们为什么要到离你国家万里之外的朝鲜来杀害他们,这些穿白色衣裙的男女老幼又没有侵占你们的利益!”
战士们不由得热泪盈眶,在心中再一次地燃烧起了复仇的怒火。敌机的轰炸,悲惨的情景,令何宗光愤怒得两眼冒火,心脏简直要爆炸!面对被炸平的平壤,面对被杀害的朝鲜平民,他不禁浮想联翩,很自然地想到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
大同江
如果我们志愿军不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要是让敌人打到了我们国家,那么我们的人民不是也同样会蒙受朝鲜人民一样的灾难!
顿时,何宗光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庆幸感,庆幸毛主席让志愿军来到朝鲜作战,斩断敌军侵略者的魔爪,使我们国家和人民能够避免这场灾难。
想到这里,何宗光心里好像感到了一些轻松。一个战士在何宗光身边自言自语地又好像是在对他说:“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国家和人民能够得到安全和幸福,就是我们这些志愿军全牺牲了,我看也是值得的。”
这位战士和何宗光一样,想到一起去了,产生了共鸣。只有亲历战争的人,才最能理解战士们的心境。
何宗光和战友们的合影
进入平壤那天,在大同江边,何宗光还见到了几十个空汽油桶,上面捆着木板,被潮水搁浅在沙滩上。据老百姓说,在志愿军到达前,敌人慌乱地逃跑,许多人就是坐着这些汽油桶渡过大同江的。
346团在等待着上级追歼敌军的命令。要同敌军拼命,彻底打败它,为被炸平的平壤讨个公道,为被杀害的平民百姓报仇!
奔向三八线:突破临津江,剑指汉城
1950年12月31日,第三次战役开始的日子。此次战役,39军116师将首先突破临津江,随即剑指汉城。
31日下午17时,是突破临津江的总攻时间。进攻的准备,从离开平壤就开始了。
12月13日午夜零点前,116师主力兵分两路,从平壤和清湖里两个渡口徒涉冰冷刺骨的大同江,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向南挺进。连续5个夜晚,部队穿越朔风呼啸的山林,踏着吱吱发响的积雪,不停地跋涉400余里,直插临津江。
临津江,发源于太白山脉,是汉江的主要支流,全长254公里,河身宽度百余米两岸是蜿蜒起伏的高地、山蛮,其中游一段正好位于三八线上。
这段江面,便是39军即将突破的地段。
这段江面,距离汉城只有70公里,突破过去,只要攻击顺利,估计第3天或第4天即可进抵汉城,完成第3次战役的作战任务。
346团受命在土井南300米地段向江面实施突破,然后向江南岸通往汉城方向的192高地、235高地、马智里等地的敌人攻击前进。
突破,突破,最紧要的就是一个“突”!
发起进攻要有突然性,不能让敌人有丝毫的察觉。346团是突击部队,对伪装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对此,346团的战士心里十分明白,一切行动都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稍有疏忽,被敌人发现,如果被发现,这支突击部队就会遭受巨大伤亡,甚而导致攻击的失败。如果那样,势将破坏志愿军第3次战役的整个进程,使志愿军失去有利战机,处于不利态势。
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中将,命令空军加强对临津江北岸的侦察。
12月31日,李奇微乘坐飞机低空对江北岸每一个村庄、每一条道路和每一座山岭巡视了一遍,均未发现346团突击部队的任何迹象。
李奇微
战后李奇微说:“真没想到中国人在这片毫无生机的荒原上发起了他们的元旦攻势。”
12月30日24时前,346团突击部队全部进入了进攻出发阵地。这阵地是事先就构筑好了的。在距离敌人300米至800米的地段上,充分利用山岭北侧和自然沟渠的侧壁,构筑了能容纳突击队几百个人的掩蔽部、堑壕及防炮洞。
何宗光回忆突击队的点点滴滴
当时,突击队的每个战士都发了一块白布,从头到脚都盖在白布之下,同周围雪地一样。参加突击的部队隐蔽在进攻出发阵地上不能活动,时间最长的有近30个小时。
这样,战士们的大小便就成了问题。炊事班的同志想办法,捡来了敌人丢弃的许多空罐头盒,每人发一个,被战士们戏称为“救急盒”。
进入阵地之前,战士们做了大量具体的物资准备工作:为了涉水过江防止冻伤,准备了辣椒汤、日用雨布缝制成防水袜子,在腿上抹猪油,以便能在冰冷的江水中坚持15分钟。
为了迅速地攀登江堤峭壁,制作了防滑梯。
为了排除对岸敌人埋下的地雷,制作了扫雷杆、破雷带。
为了跨越冰洞、冰缝,借来了老百姓的门板、原木。
为了在冰上行走防滑,还打制了简易草鞋……。
346团突破临津江的尖刀连,是一营的“先锋连”一连和二营的“常胜连”四连。
担任扫除地雷任务的是四连三班。班长张才书在决心书上写道:“我们坚决把地雷扫光!如果我们的手被炸断了,用我们的脚踩;脚炸断了,用我们的身子滚。总之要把地雷扫光,为突击部队开辟通路!”
不识字的二排副排长也学写了“决心打好仗!王有才”八个大字的血书表明决心。
12月29日深夜,吴信泉军长在师长汪洋陪同下,来到了346团的突击部队,看望全体指战员。在雪光的映照下,军长显得清瘦,但十分精神,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笑容。他顺着堑壕同每个战士握了握手,抚摸着战士们的着装和武器,不时还停下来询问战士们有什么困难。
当军长走到何宗光跟前时,他立刻后退半步,想让通道宽一点以便军长走过去。但军长却在何宗光的面前停了下来,他有点紧张,不知军长要问他什么。营教导员孙发科立刻指着何宗光向军长介绍说:“他是我们营部文化教员,前几次战役表现不错,打仗很勇敢,是你们湖南老乡。”
军长看何宗光个子不高,年纪又小,高兴地用手摁了摁他的双肩,好像是在测试他是不是有力气,笑着连声说:“很好!很好!好好锻炼,将来会是一个好样的。”当即,一股暖流涌遍何宗光的全身。第一次受到军长的夸奖,何宗光心里很激动。
在这么寒冷的夜晚,离敌人只有几百米,军长亲自来看望346团的突击部队,战士们心里暖洋洋的,更增加了大家突破临津江战斗的信心和决心。蹲在何宗光身边的一个战士拍打着枪托激动地说:“不管有什么艰难危险,我都要争取当第一个登上江堤的人。
何宗光穿上背了两个多月的新布鞋。这是山东军工厂生产的,绿色鞋面上用缝纫机扎了许多菱形方块,抗磨不易坏,鞋面上有一道一寸多长、像人的鼻子大小的槽。
鞋底全是新布,用机器纳的鞋底,敲起来梆梆响,非常坚硬,像木板似的。何宗光想到这次战斗的艰巨,特意穿上它,以便在突破江堤防线时能够跑得更快一些。
离发起总攻的时间还有20个小时,346团的突击部队在静穆中等待。
出发阵地上,除了两个离敌人最近的突击尖刀连外,116全师近万人都隐蔽在山后的各条沟渠和掩体内,70多门各种口径的大炮,也在30日夜晚全部进入了发射阵地,近千匹战马分散隐蔽在各种掩体内。
这么多人、马、大炮,离敌人不到千米,竟然没被敌人发现,这在世界现代战争史上可算是个奇迹了!
北风呼啸,大片的雪花不断地飘下,填满了沟渠,小路越来越看不清了,积雪约20厘米厚,枯萎的小草被掩埋在雪下。
突击部队冲击的出发阵地,离江边约300多米,是个开阔地,白茫茫一片,显得十分平坦而肃静。隐蔽洞里,突击队员们或蹲或坐,脸上露出沉思的表情。他们都在思考什么呢?
何宗光问紧挨着的战士小宋:“你在想什么啊?”
小宋看了何宗光一眼,嘴上闪过一丝苦笑,脸上现出焦虑急躁的样子对他说:“天下雪,把我们进攻路线上的许多地貌地物淹没得看不清了,没办法,只能使劲回忆默记呗!”
雪天雪壕,寒气逼人。战士们蹲坐在隐蔽部里,手冻麻木了,只能搓搓手,待发热后伸进衣袖里;脚发麻了,不能走动,只能就地将两只脚轮流伸一伸,很快又被冻得麻了。
12月31日早上8点多钟,一轮昏黄的太阳爬上东面山顶,照着临津江南岸的大小山峦,将它们染成昏灰而变得模糊不清;江面上和我们冲击时要通过的大片开阔地,显得洁白而平整:西北风一阵阵地卷起地面的雪粉,像雾一样飘向空中随即又洒落到地上。
上午10点左右,天空更加昏暗,密密麻麻的雪花弥漫在低空,飘落而下。北风逐渐停止后,雪片变得越来越大,能见度愈来愈低,江南岸只是一片灰白,看不清山峦轮廓,没想到天气如此多变。
何宗光和战士们一样,蜷曲在掩体里,外面寂静得可怕,觉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呀,恨不得马上就发起进攻才好!焦急难耐地等待!这种滋味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越是心急,小便越多,“救急盒”已经倒过几次了。口也感到干渴,突击队员们隔一段时间就从掩体外找一些干净的雪,双手握压成白馒头大小的雪球嘴着吃。雪球滋味虽不好总可以湿润一下干燥的喉咙,补充一点体内缺失的水分。
战士们下意识地一遍一遍地检查手中的武器和脚上的鞋带。下午两点左右,雪停了。
天空和大地立刻变得十分洁净而光亮,能见度加大,远处的山蛮和近处的江岸,一下子变得清晰了,山景显得十分美丽。要不是战云密布,这里的山河该是多么怡然、清幽啊!谁会想到这将是血与火的交织之地!
真是天助我也,这种天气变化,非常有利于我志愿军炮兵的直射瞄准和突击部队突破岸的行动。突破临津江的总攻时间,定在12月31日下午17时整。为什么要定在这个时间?
经过多日来对敌人活动规律的分析和对气象的分析,这时发起总攻,敌人飞机已往回飞走了,江面上的雾气也散去了,有利我炮兵的观察和瞄准,也有利于突击部队看清江岸的地形地貌,便于攀登而又能躲过敌人飞机的轰炸扫射。
加上这又正好是除夕之夜,敌人正在吃喝,思想麻痹,丝毫未发现我们进攻的迹象,选在这时突破、发起进攻是出奇制胜的最佳时机。
12月31日16时40分,我们头顶上空突然升起了5颗信号弹。等待已久的进攻前的炮击开始了。
志愿军近百门大炮发出怒吼。顿时,一束束闪动的红光交织成火网,炮弹飞越空中的尖啸声刺破了战场周围的死寂。上万发炮弹像旋风一样卷向敌人的阵地,真是天崩地裂。敌人的碉堡、工事、铁丝网被炸得飞上天,敌人的火力点、地雷群一个、二个、三个……接连被摧毁。
“炮兵打得好!打得好啊!!”突击队的战士们高兴得大声喊叫起来。江南岸堤,浓烟滚滚,火光熊熊。离冲击出发时间还有3分钟。我方阵地上一片寂静,好像时间停顿、凝固了似的。
战士们紧握手中武器,屏住呼吸,排除了一切思想杂念,都不约而同地仰望着天空,一个个猫着腰,脚蹬着冰冻而坚硬的土地,像待发的弓箭,全神贯注地等待着时间一秒一秒地走过。
“3分钟怎么这么长啊!”何宗光着急地说道。
17时整,三发绿色信号弹升上天空,指挥部发出了冲击信号。无数支冲锋号吹响了,号声响彻空中,高亢而急促,激励着战士们前进,向着敌人冲锋。
346团突击部队的“先锋连”和“常胜连”像两支离弦的箭,从山后的冲击出发阵地冲向白茫茫的开阔地,扑向临津江冰冻的江面。
前面几百米开阔地,被大雪覆盖着,根本分不清哪是田埂,哪是小路,哪是沟坎。战士们向着江面奔跑,不断地摔跟头,跌倒,爬起来再跌倒……跌倒了,何宗光又跌倒了。
哎!何宗光是南方人,太缺乏冰雪地行走的经验了。他穿的那双新鞋,完全和他原来的愿望相反,本想能够跑得更快一些的,没想到鞋底太硬,踩在结冰的田埋上毫无摩擦力,像滑冰一样走一步滑一步,几百米的距离,他摔倒了十几次,屁股摔得生痛,反而减慢了我冲击前进的速度。
“轰!轰……”
敌人为了拦截我军突破江堤,炮弹不断地在开阔地和江面上爆炸。雪白而平坦地开阔地上,立刻出现了几十个被炸成黑色的弹坑,许多冰层被炸破,溅起高高的水柱。
“冲啊!登岸就是胜利!”
“冲啊!争当登岸第一名!”
枪炮光闪烁,喊杀声不断。
江面上,有的战士在冰上爬行,有的顺着被炸破的冰缝行走,有的则利用门板搭在冰缝上踩过,也有的掉进了冰洞中正挣扎着爬起,好多北方战士则滑冰而过……。
这不是“八仙过海”,是“八仙过江”!姿态各异,各显神通。
何宗光紧随着“常胜连”一排,踏着门板跨过冰缝。脚上的鞋此刻成了“滑冰鞋”,在江面上走一步滑一步,滑倒一次,爬起再滑,连爬带跑地滚到了江堤边。
“搭搭搭……”配属四连的机枪架在冰面上,猛烈地射击,压制南岸敌人残存的火力点,掩护战士们攀登江堤。
突破地段的江堤约有5米多高,十分陡峭,难以攀登。有的战士扛着防滑梯攀登,有的踩着肩膀搭成人梯上,有的则借助棍棒绳索、抓住江堤石缝树根攀缘而上。
“常胜连”一、二排分成几路,几乎同时登上江堤。司号员吹响了登上江岸的号声。
战士们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消灭工事掩体里残存的敌人,掩护后续部队过江。四连三班是突击队的破雷班。上岸后,他们按着部队的前进路线,用扫雷杆不断地引炸地雷,有的战士被地雷炸断了腿和手,有的牺牲了,全班只剩下4个人能继续坚持战斗。
班长张才书是破雷组长,他冒着敌人的炮火,连续排除地雷。他的扫雷杆被炸断了!部队正在冲锋,容不得任何迟疑,只见他挺身而出,勇敢地滚入雷区,用手抓住绊雷弦,拉响了地雷群。
部队前进的障碍排除了,战友们冲过去了。张才书倒下了,他负了重伤。战斗结束后,他所在三班被军授予“扫雷英雄班”,他本人被授予“扫雷英雄”称号,荣立一等功。
紧随四连三排,何宗光爬上防滑梯,登上堤岸。前面有个地堡,他和几个战士走进去一看,只见弹药箱上乱七八糟地放着碗、勺、酒杯、罐头,盘子里装着朝鲜人习惯吃的用酱油腌制的猪肉、鸡肉和辣泡菜等食物,吃了一半,剩有不少,饺子还有点温热。
这里是南朝鲜军队防守的地段。元旦新年,他们放开吃喝。可能喝得醉醺醺的,突击队就冲过来了。顾不上抹嘴,他们便狼狈逃窜了。
朝鲜民族的许多风俗习惯与我们中国的汉族有相似的地方,这也许是久远历史遗留下来的。如文字上,他们和日本一样,书写中也可以穿插着汉字,只是读音不一样,字义可以相似通用。他们过年也吃饺子,形状也一样,只是比我国北方的饺子大3倍。
何宗光顺手拿了一个饺子放进嘴里,是猪肉萝卜馅的,味道不错。他又喝了一口酒瓶里的酒,一下全吐了。酒既不是白酒,也不是啤酒,非常难喝,颜色和气味都像马尿。
炮兵开始向敌方纵深射击。突击队按原定路线向192高地、马智里方向攻击前进。
临津江是敌人第一道天然防线,被我军突破后,敌人一面抵抗一面往南退却。追歼路上,突击队员不断踩响地雷,伤亡很大。
战士们在过江时,一身冰水,裤子全湿透了,成了“冰裤”,在寒冷的北风吹打下,稍一停留,立刻被冻成木柱似的不能打弯,好在战士们在不停地跑动前进,也有个别战士灵机一动,从被打死的敌人身上扒下裤子和鞋子穿上。
18时左右,突击队攻占了192高地,这是战士们默记和盼望已久的高地,也是我们346团“先锋连”和“常胜连”过江后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在江南岸的第一个立足点。
192高地,山并不高,但岩石陡峭,树林茂密,能控制东北方一大片地域,居高临下。敌人在此据守,构筑了许多半永久性的工事,一条条交通壕连接着各种明的、暗的碉堡,形成了各种交叉火力。
“常胜连”突击队从左侧向主峰突击,“先锋连”从右侧向主峰突击,一营二梯队三连投入战斗,从正面向主峰突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山脚、山腰、山顶到处是闪烁的火光和枪炮声。
在一阵阵震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大块的土石、木材随着浓烟抛向天空,这是战士们在用爆破筒、炸药包爆破敌人的碉堡。
伤员被不断地背下山。何宗光随身携带的6个急救包已经用完,只能用战士们自己所带的急救包包扎伤员。已经牺牲的战士,只能留给后面的部队来登记和掩埋。大约在23时,何宗光回到了营部。
“前面就是马智里。”营司令部描图员指着500米外一座灰暗的山峰告诉何宗光。
那山峰下面,就是马智里,是敌人第二道防线所在地,也是346团攻击汉城必经之路,必须攻下它才能通往汉城。
合力攻打马智里的是346团一营与兄弟部队347团二营。马智里的东面、北面和西面连成环形山,只有朝南方向是平坦地,自然形成了一个小盆地,有一条极小但已冰冻的小河沟沿山边延伸。
346团第二梯队三营加入了战斗,正对环形山一处高地实施攻击。尾随三营后面想通过盆地。
三营打得十分艰难而顽强。山上的防御工事都是半永久性的,敌人三面火力夹击,迫击炮弹、机枪子弹像冰電似的洒向盆地。敌人的照明弹一颗接一颗,挂在天空,照得盆地如同白昼,企图阻止我们部队通过盆地向南前进。
整个战斗持续了约一个多小时,三营才占领了环形山高地。
何宗光所在的营在盆地上跑步前进,敌人的迫击炮弹像爆豆似的在盆地里爆炸,弹片和子弹在头顶上飞啸而过,弹头打得地上雪土飞扬,不断看到有战士跌倒,有的起不来了,有的仍能站起来,继续奔跑前进!
突破临津江,攻克马智里。
敌军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都被我志愿军116师全部突破了。
敌军在一路溃退,116师一路前行,向着汉城的方向。
在1951年1月1日,这一天下午行军时,一颗敌方的炮弹突然向何宗光所在的连队袭来。爆炸声后,他负伤了,倒在了马智里盆地。而且伤得还不轻,只能被连队送回后方疗伤。
1.《小雷与老雷 抗美援朝老兵何宗光:116师占领平壤,突破临津江,剑指汉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雷与老雷 抗美援朝老兵何宗光:116师占领平壤,突破临津江,剑指汉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