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也就是6月24日,国家安全部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现场首次公布了1948年中央情报部电台与上海的李白地下电台最后通联情况——1948年12月30日1时50分:“等一等……再见。”

在惜字如金的密电中说“再见”是极不寻常的,这是李白给组织的绝笔。根据他的事迹创作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幕:敌特破门而入,李侠(以李白为原型的主人公)不为所动,镇定地发出了最后的电文:“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远方,收报的战友们齐齐起立,脱下军帽,凝望窗外。

1949年5月7日,李白家属第三次探监,李白说:“以后你们不要来看我了。……天快亮了,我所希望的也等于看到了。”又大声对儿子说:“爸爸过几天就回来抱你!”当晚李白被杀害。20天后,上海解放。

2009年,李白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李白被捕后10年,也就是1958年,《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王苹执导,孙道临主演,轰动一时。上世纪70年代末,很多被迫封存的“老片子”重见天日,《永不消逝的电波》也在内,爸爸带着我去看过。后来陆陆续续又看过几次;最近一次是去年三四月间,央视电影频道重播。

说起来,国内外的惊险小说和影视,我也看了不少,真是佳作频出、脑洞大开,但是《永不消逝的电波》总有一席之地。

当年孙道临塑造李侠,李侠的公开身份是生意人,常有应酬交接,孙道临就演得世故圆滑,举止显得轻飘琐碎。后来他访问了一些李白的战友,他们谈着谈着就哭了,一再提醒孙道临:

“你可千万要小心,不要把人物变成千面人,好像他装龙像龙,装虎像虎,一定要让人看到他本质的东西,那就是红底子。……看了一些描写地下斗争的影片,不像!里面的地下工作者的形象卑微平庸,缺乏气质。哪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呵?!……党的地下工作者无论以什么样的社会身份做掩护,他们的本色都应该是正派、诚实的。”

如何理解这些话?优秀的情报人员不就应该是“千面人”吗?在人群中卓然而立,难道不是隐蔽斗争的大忌吗?

这就是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一个情报人员应该低调而灰色;而在舞台和银幕上,他只有100分钟,他必须用最凝练最集中的方式来表现自己。

孙道临悟透了这一点,他把人物的外在处理得自然,把“技术”的成分减到最低,以沉着、老练、忠诚来把握人物。导演王苹又启发他:“面对同志时,不但要显示出训练有素的刚毅果断的军人气质,还要有理解与体贴。”

他们塑造了一个意志如钢、温润如玉的地下工作者,其平静深邃、儒雅蕴藉,是中国银幕上少见的形象。事实证明,这种表演“似拙实巧”,经受住了时光淘洗,因为技术总会过时,人格魅力则会常存。

王苹是我喜欢的导演,她拍过《柳堡的故事》,在红色电影里显得格外不同;在《永不消逝的电波》里,她给李侠之妻设计了悲伤、担忧等情绪,为此受到批评;王苹后来还执导过《东方红》。其实,她本人就在上海做过地下工作。

《永不消逝的电波》问世以后,发行过多种版本的文学文本和电影连环画,后来还改为电视剧、歌剧,翻拍过电影,2018年改编为舞剧。

纵览世界文化舞台,那些经典文本,总是被一次次表现。仅举一例:二战中,英国设在布莱奇利庄园的秘密机构破译了德国密码,半个世纪来,英国人生产了大量的电影电视、小说纪实乃至音乐剧、舞台剧,来讴歌那庄园里的数学家、工程师、军人和特工;近年来他们还拍出了电视系列剧《布莱奇利四人组》,主角是四个曾在庄园工作的女性小文员,战后回归家庭生活,机缘巧合屡破奇案,每集开头都要安排一段她们当年在庄园的镜头,然后切换到战后,主题呼之欲出。

这种对经典主题的反复挖掘诠释,值得我们借鉴。李白用生命发出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王苹和孙道临用才华和激情创作了红色经典;让那电波“永不消逝”,演绎新的传奇,是后来者的责任。

(李煦)

【编辑:贺方程】

1.《长江日报 让那电波永不消逝|我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长江日报 让那电波永不消逝|我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