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时的后勤和交通条件来说,亚历山大走到阿富汗就已经是极限了,在保持规模的情况下走到秦国边境的难度,不亚于李广利打完大宛顺道带兄弟们去罗马泡个澡。
但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如果当时的亚历山大三世真的率其马其顿方阵来到中国,其最终的结局是如何呢?
总的来说,会很惨!毕竟秦军的骑兵不是用来肉搏的!而是小刀削肉或者去扰敌后勤!
秦军的长矛不比对方的短!
许多人说秦军是农民,事实上秦人尚武有过之而无不及!打仗不要军饷的部队战斗力都不能小视,马其顿方阵要是对战青铜时代的部队,就跟近代欧洲人对阵非洲酋长部队差不多。
首先我们来聊聊马其顿王国的马其顿方阵。
说起马其顿方阵,其最早应该源于公元前四世纪,是由当时马其顿王国腓力二世借助古希腊底比斯方阵原先基础之上经过改良而成,他的儿子也就是王位继承者亚历山大进一步利用和发展马其顿方阵,使其最终发展成为了系统完备且不可战胜的重装步兵作战方式。
不知道铁托,不知道俾斯麦,但你肯定听说过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是马其顿王国的第三任君主,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凭借着从父亲手上继承来的马其顿方阵硬是征服了将近半个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他灭了三个,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其中最为精彩的莫过于高加米拉战役,也就是亚历山大征服波斯过程中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决战,亚历山大所率领的马其顿方阵大概也就五万多人,而当时波斯帝国金戈铁马的数量虽然没有某些历史作品中体现的百万之众,但至少是数倍于亚历山大的军队。
可遗憾的是,他们居然在亚历山大所率领的马其顿方阵面前束手无策,最终被成功碾压,而昔日强大的波斯帝国也被并入了马其顿王国的领土之中。
在拿下波斯帝国之后,亚历山大大帝下一步目标就是拿下远在东部的印度,实现他的南亚次大陆计划,之后进行更加广阔的征伐。
但在他的计划中并没有提及中国,可能是由于当时交通堵塞造成信息闭塞,就像当时秦始皇只知道华夏九洲和周围戎狄而不知道天外又是天的道理一样。
但很难保证,在亚历山大大帝征伐完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国家之后不会继续东征入侵当时的中国,可惜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因染病在远征途中溘然长逝,那时他才32岁,可谓是英年早逝。
而亚历山大大帝所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因为主人的突然病逝,在没有确立王位继承者的情况下最后出现内部矛盾,这个庞大的帝国才持续了十多年就被瓦解了,真可谓相当于秦始皇所建立的大秦帝国。
虽然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昙花一现,但是亚历山大手中的马其顿方阵在那种冷兵器时代着实处于无敌状态,以至于让当时强大无比的波斯帝国都跪倒在压力山大的重装步兵之下。
我们来了解一下那曾叫欧洲人闻风丧胆的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方阵是由几类兵种组成,以重装步兵为主,然后还有轻步兵,重骑兵,轻骑兵以及辅助兵组成。
所以我们能看到马其顿方阵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重装步兵,而且这种兵种占据整个方阵的数量达到八成以上,他们手持13~14英尺特质的长矛和圆盾,而这种长矛到后期甚至能达到20英尺以上,他们身着胫甲和有金属材质保护的衣物,所以能看出这些重装步兵们可谓是刀枪不入,别人拿什么和他打?
除了这些重装步兵,还有那些轻装步兵也手持长矛,但他们所持的长矛稍短,而他们手上拿的圆盾比重装步兵要大,就是为了起到保护那些因战术需要俯身半贴地士兵的作用,他们身上所着的装备很轻,机动性较强。
马其顿方阵除了步兵之外还有骑兵,骑兵又分为重装骑兵和轻装骑兵两种,马其顿方阵中的重装骑兵也手持长矛和圆盾,在战争准备阶段这些重装骑兵的矛都放在自己肩上扛着。
在战争冲锋阶段,这些重装骑兵们会用手上的长矛刺穿第一个敌人,但是他们不会在第一时间内把长矛从敌人的身体里拔出,而是继续用手中的剑进行战斗,然后再寻找机会找回自己的长矛。
轻骑兵的作用主要是投放武器,他们的武器是特质的标枪,在战争冲锋的时候又可以充当弓弩的作用,但是他们手上的标枪有限,所以只能进行战略性攻击,拔除敌方的火力点。
而马其顿方阵中的辅助兵其实就是类似于我们所讲的后勤部队,直白说来他们就是负责运送粮草的,能够保证马其顿方阵在行走或进军的途中有粮食和各种物资的供给,为其远征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他们身上几乎不着保护性装备,最多也是手持弓弩和投石器,他们所处的位置非常隐蔽,敌人几乎伤不到他们。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马其顿方阵到底是如何运转的:
马其顿军队组织十分严密,他们的编制和现代军队编制极其相似。
通常一个方阵由256个人组成,横向和纵向都是16个人,可以组成一个标准正方形,当时希腊人称之为辛塔格玛。
16个新塔格马组成一个小方阵,而由四个小方阵组成一个标准完整的大方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马其顿方阵,一个方阵大概可以达到16000多人。
在进军的过程中,前6排的重装步兵水平方向持长矛,对准前面,而后10排的重装步兵则斜方向手持长矛,可以实时应对来自侧面潜在的危险。
战争开始后由重装骑兵打先锋,他们会从侧翼乃至从绕进敌方后翼包抄敌人,作用是先打乱敌方阵营,扰乱敌方的心智。
齐头并进的是重装步兵,他们主要吸引敌方的主力,为担任突击的重装骑兵营造机会,而轻骑兵和轻步兵则为了维护自己方阵的安全,避免敌方包抄自己的左右两翼。
如此大的方阵在行走的过程中仅气势就能给人一种碾压的感觉,正如古罗马军事理论家奥纳山大所说:
“华丽的装备使行进中的队伍显得危险万分,单就那可怕的形象就能致人魂飞魄散!”
那么如果亚历山大克服了重重困难率领他的马其顿方阵来到了当时的中国大陆,其结果到底会是怎样呢?对比一下就能知道了。
亚历山大来到中国,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而他将面对的第一个敌人就是秦国。
亚历山大在位期间是在公元前356-323年,跟当时秦国君主秦惠文王嬴驷即秦孝公之子同年出生,可是秦惠文王比他多活了十岁,所以不管亚历山大啥时候来到中国,他面对的最大敌人就是秦惠文王。
而那个时候秦国已经过商鞅变法,军队作战实力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军功制的建立,让秦国的军队一度成为虎狼之师。
为什么我在文章开头就说马其顿方阵会败的很惨呢?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就当时秦军的战斗力和装备就能碾压亚历山大的军队。
首先来看看秦军的装备,秦军也有重装步兵而且他们手持的长矛标配七米,比马其顿方阵最长的矛要多出一米左右,这样打起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就好比两个人掐架,一个手长的人能瞬间掐住对方的脖子而手短的人只能在空中挥舞。
此外,秦国当时还有一种类似开挂的武器存在,那就是秦国重弩,这种重弩穿透性和杀伤力超强,可以直接击穿颅骨,而它的射程可以达到150米,后期改进之后甚至可以达到900米,是同时期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被西方人称为领先世界两千多年的。
秦人还发明了马上作战的青铜弩机,不仅射程远,还杀伤大,再加上秦国还有巨大的投石车,这不比马其顿方阵那些轻骑兵手中的标枪更有杀伤力和威慑力?
秦国原先是给周王朝养马的,所以秦国的骑兵队伍也非常发达,这在兵种上几乎和马其顿王国的兵种相近,那么马其顿方阵和当时的秦国方阵对抗在本质上也没有太多的优势。
这仅是从方阵来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可别忽视了,那就是军队的人数,在古代冷兵器时代,虽然战略战术很重要,也有以少胜多的佳话,但是如果双方兵力差距过于悬殊,要想取胜是非常困难的。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西征的途中,马其顿军队总人数最多时也就在五万左右,而当时的秦国军队几乎达到百万之众,在两者战斗力和装备相持不下的情况下,我秦国人多,你马其顿方阵算个啥?
还有就是,亚历山大大帝如果东征至此必定是劳师远征,后勤和各种装备的补给必定会成为最大的问题,而秦国重装骑兵最大的作用就是断后,再加上人多优势,只要马其顿军队敢进来,斩断其后备支援那是分分钟的事情,此时整个马其顿方阵就会陷入被包饺子的尴尬窘境中。
就算遇到最差的情况,假使秦国真支撑不住了(可能性很小),马其顿王国还得面对其他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其中当首推赵国和魏国。
当时赵国应是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让赵国的军队实力大幅度提升,也就是说那个时候赵国的骑兵战斗力非常勇猛,连当时的造神白起和后来的猛将王翦都对赵国的骑兵有所畏惧。
除了赵国之外,魏国拥有当时战国七雄中最为突出的重装骑兵,也叫魏武卒。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魏武卒既习惯用长矛刺杀敌人,同时他们手上的弓箭也玩的特别顺溜,真可谓是武术全才,魏武卒在作战途中全身都披重型铠甲,也号称刀枪不入,魏武卒是从魏国士兵中抽出的精锐之师,在体能训练方面非常严格,几乎所有的士兵都能拉动12石的弓箭,而且他们常备50支箭失,是射手和战士的结合体。
魏武卒和几千年前牧野战场上周武王的三千虎贲甲士作战实力相差无几,而当时魏武卒达五十多万人,如果秦国有危险,作为秦国边境之国魏国必当知晓唇亡齿寒的道理,定可让马其顿方阵有来无回。
马其顿方阵虽然厉害,但有三个致命点:
第一,重装骑兵必须在较短时间内突破敌方的左右翼。
第二,重装步兵必须能够抵抗敌方主力的冲击
第三,轻装骑兵和轻装步兵必须能够抵挡敌方两翼来的军队
按照剑桥插图战争史上的说法,罗马人曾经分散开来插入方阵的缝隙用短剑跟长矛兵贴身作战,长矛兵仅仅只有防身用的匕首,因此沦为了任人宰割的鱼肉。
再回到原题来看,如果双方是同等数量的士兵,也许马其顿还有机会可以和秦国打个持平,但是秦国的军队数倍甚至数十倍于马其顿军队,这让马其顿军队如何发挥自己的效能?
虽然马其顿方阵的重装步兵可以抵挡射来的一般飞箭,但对秦军重弩是没办法预防的,再加上秦国有巨大的投石车,而马其顿方阵紧凑的人马和差劲的机动性刚好可以给投石车以精准的打击能力,而秦军仅凭装备和数量优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突破马其顿方阵的主力。
战争不一定是要近距离肉搏,我有远程攻击装备为什么不用呢?
秦军方阵的前军和后军都各布置有三排弩兵,此外,两侧还各有一个弩兵方阵,他们的弩箭在两百多米范围内可射穿古代的任何盔甲。
每名弩兵都背着两个负矢环,每个负矢环里放着100支弩箭,也就是说每名弩兵都携带着200枚弩箭。而以当时秦军军队的配置,大约每部军队配置弩兵5000人,也就是每部秦军携带100万支弩箭。
这些弩兵在作战时每三排为一个小组,前排弩兵负责发射,后两排负责装箭和上弦,大约两秒就能发射一支弩箭。也就是说这100万支箭足够秦军连续射击20分钟,可谓是万箭齐发。
所以亚历山大大帝应该庆幸自己没有打到中国这边来,也应该感谢有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这天然屏障的存在,否则,后来秦始皇统一的不仅仅是华夏九州,很有可能就是亚欧大陆了。#玩的就是历史#
1.《黄太守 马其顿VS大秦帝国,老外网友:马其顿方阵就是活靶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太守 马其顿VS大秦帝国,老外网友:马其顿方阵就是活靶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