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这是清代名家蒋士铨(quán)的《岁暮到家》,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都是无穷无尽且不求回报的,不论游子走到何方,家中的父母永远都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图|刘忠将军和母亲合影

1950年,参军20余年的刘忠想要将家乡的母亲接到自己的身边来生活,补偿这些年来未尽的孝道,为此,刘忠专门拜托战友去家乡的老房子寻找母亲。

让刘忠意外的是,在老家居然没有找到母亲的踪迹,一瞬间所有不好的念头都涌上刘忠的心头,这么多年的战乱,母亲会不会已经……

想到这里,刘忠心急如焚地处理工作,以最快速度向组织请假,日夜兼程地赶回了老家,果然家中没有老母亲的身影。

刘忠决定上街去问问老乡们,看看大家知不知道自己母亲的下落,不经意间,刘忠在路边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妇人正在乞讨,身影竟然和自己的母亲十分相似!

图|刘忠母亲

刘忠大步流星地走到老妇人跟前,定睛细看,却发现,这乞讨的老妇人竟然真的是自己的母亲,是自己整整20多年未见的老母亲!刘忠当即红了眼眶,走上前去紧紧地抱住自己的母亲,痛哭大呼:“儿不孝,儿不孝啊……”

老母亲看着眼前的中年男子,可不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儿子刘忠嘛,母子相认后在街边抱头痛哭,闻者无不伤心,身后的工作人员也深受触动,红了眼眶……

刘忠和母亲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在那个兵荒马乱、马革裹尸的年代,多少家庭流离失所,亲人阴阳两隔,有多少战士战死疆场,家中的母亲一直等到去世的那天都没有再见自己儿子一面,又有多少战士衣锦还乡的时候,家中父母早已在战乱中惨遭迫害……

图|刘忠母亲和战士们在一起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jiū)。”万里黄沙、遍地白骨,战争夺走了多少鲜活的生命,每一个为了中国、为了人民无畏牺牲的战士,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妻子的顶梁柱、孩子的避风港!

刘忠是我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战士,戎马一生,为国家、为人民立下汗马功劳,刘忠母亲当初将儿子送上战场,希望儿子可以报效祖国,不求建功立业,只求问心无愧,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

刘忠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向母亲证明了自己,1955年还被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给母亲交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图|刘忠将军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镇才溪村刘屋角一隅(yú),在一座修葺(qì)一新的石头围墙内,静静坐落着一座砖木结构的老房子,1906年刘忠便出生在这里。

刘忠是穷人家的孩子,家人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太平”,就希望刘忠可以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无灾无病,平平安安地过日子”,这是父母对刘忠朴素的期望。

刘忠家里很穷,爷爷病故后,家中无钱发丧,只能向别人借钱才料理了爷爷的后事,后来父亲也得了重病,但是没有钱去看病,只能这样拖着。

为了填饱肚子,刘忠经常跟着母亲上山挖野菜,还会砍一些柴火,自己家烧一部分,卖一部分。

图|砍柴的孩子们

刘忠就这样吃着野菜粗糠长大,有一次年底,地主来家里收租,父亲用攒了很久的钱出去割了一小块猪肉准备过年吃,没想到地主来了后,看到了猪肉就把这一小块猪肉拿走了,全家人过年那一天都是吃的野菜,没吃上一点荤腥。

刘忠自幼就非常痛恨这些老地主、老财主,为富不仁也就算了,还时常压榨、欺辱乡里的穷苦百姓,说实话,这些地主老财不缺刘忠家那一块猪肉,但只要是一点小便宜他们都想占。

刘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几乎是过目不忘,在私塾上学的时候,年年都是第一名,母亲东拼西凑借钱,总算是让刘忠上了三年的私塾,积攒了一些文化底子。

图|泥瓦匠老照片

12岁的时候,刘忠辍学了,母亲将刘忠送去学泥瓦匠,希望刘忠可以学习一门手艺,养家糊口。

但是中国自古有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刘忠一开始当学徒的时候,师傅基本上什么都没教他,只是让刘忠干一些杂活。

刘忠年纪太小,提不动装满了水的大水桶,他就把水桶固定在棍子上,用“杠杆原理”将水桶抬到灶台上,又省力又快,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刘忠是个非常机智的孩子。

当了整整三年的学徒,师傅才开始教刘忠手艺,但刘忠还是免不了经常被师傅打骂。就这样刘忠成了一个小小的泥瓦匠,不出意外的话,他也许会成为一个手艺人,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图|军阀混战时期的老照片

可惜,那是一个纷乱的年代,各地军阀势力四起,革命浪潮不断地冲击着旧中国,维新派不断地挑战着保守派,一直到马克思主义在华夏大地上冒出萌芽,万千进步青年才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1927年,刘忠看到了他生命里的第一束曙光!

这一年,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时候途经了上杭,刘忠亲眼看到起义军战士们一路帮扶贫穷百姓,将那些从地主老财那里没收的财产分给穷苦百姓。

刘忠内心燃起了革命的火焰,虽然他此时对中国共产党不算了解,但是他清楚,共产党是好组织,是帮助咱老百姓的队伍!

图|欺凌百姓的地主老财

后来才溪乡组织农民协会,刘忠二话不说就报名了,父亲担心不已,劝说刘忠不要参加,刘忠说道:“我家祖祖辈辈都受豪绅地主压迫,抬不起头来,现在共产党领导我们翻身,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和别的家庭不同,刘家只有刘忠一个儿子,父亲担心刘忠牺牲在战场上断了香火,母亲却十分支持儿子的选择,在国家危亡之际,如果你我不站出来保家卫国,又能靠谁呢?

1929年7月,刘忠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的无产阶级战士。入党的那一天,刘忠激动得一整夜都睡不着,脑子里不停回想着在鲜红的党旗下,与王奇才、王仲玉一同举起握紧的右拳宣誓时的场景!

图|宣誓入党老照片

同年刘忠又加入了红军,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1930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刘忠和战士们先后参加了龙岗、东韶、水口等中央红军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逐渐成长为优秀的红军指战员。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走上历史舞台。

刘忠作为一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跟随部队长征。作为先头部队,刘忠一路上英勇无畏,深入虎穴,为主力红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凭借手中掌握的种种情报,引导红军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

图|长征

湘江战役中,刘忠及时地发现了战机,可惜等到命令下来的时候,战机贻误,惨烈的湘江战役因此成为了刘忠一生之殇(shāng)。

当时,刘忠率领侦察科战士一直走在部队的最前面,是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1934年11月,红二师成功突破了敌人的第三道防线,红旗很快就飘扬在了道县城墙上。

随后红二师参谋长李棠萼(è)率领第五团向着湘江进发,刘忠依旧走在第五团前头,负责侦察全州、桂林的敌情。

图|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是红军的背水一战,后方和左右两侧都有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只剩下前面的湘江尚有一线生机,中央红军能否成功突破湘江封锁,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聂荣臻下达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突破湘江,为部队行进打开通道!”

红二师收到命令后,在师长陈光和政委刘亚楼的带领下迅速突破了湘江封锁线,顺利渡过了湘江。有了红二师开路,后续的部队也基本上顺利通过了湘江。

图|刘亚楼

就在这个时候,战机出现了,白崇禧为了保存实力,将自己的部队从兴安南移,避开了红军。红军的先头部队与中央纵队距离相隔约100公里,白崇禧的避让给了红军涉水过江的机会,只要保证中央红军在两天内过江,基本不会有太大损失。

就在这个时候,“洋顾问”李德贻误战机,笨重的、多余的辎重拖慢了行军的速度,反而为蒋介石争取到了准备时间。

蒋介石派遣何键率领4个师对红军北翼展开了猛烈的攻击,白崇禧审时度势,最终再次率部回到了战场厮杀,将红军队伍拦腰斩断,企图夺回渡河点,将红军消灭于湘江两岸。

图|白崇禧

对于自己错误的指挥,李德从未承认,哪怕是被迫展开的长征,李德也狡辩称:

“所有参加长征的人,身边都带了可以用两个星期的给养,主要是大米和食盐。给养用完以后,就只能和必须通过购买和没收来开辟地方上的粮食来源了。”

李德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长征是一次经过长期周密计划的军事行动,毛泽东后来用犀利的语言揭露了长征的原因——“一场惊慌失措的逃跑!”

湘江战役是一场宛如“绞肉机”般的惨烈战斗。红一军团负责保卫渡口的任务,阻击国民党大军,掩护中央纵队与红军主力渡江,红二师则在觉山附近打游击战,阻挠敌人前进的脚步。

图|惨烈的湘江战役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曾经风景秀丽的湘江如今却成为了活脱脱的人间炼狱,激烈的战斗开始后,喊杀声、枪炮声回荡于湘江两岸。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恶战,红一师渡过湘江后,红一军团两个师进入了阵地,聂荣臻离开指挥所与红二师政委刘亚楼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国民党大军在督战的逼迫下,像潮水一般冲来,敌人战斗机不知疲倦地轮番轰炸,每一枚炮弹落下,可能就会带走几条鲜活的生命,哪怕是爆炸的余波,都炸得红军战士耳鼻出血。

图|国民党飞机轰炸

在敌人的轮番轰炸下,红一师三团两个营被敌人包围,红二师也即将敌人包围,陈光和刘亚楼下令:即便是用刺刀也要顶住敌人,守住阵地!

在战士们的拼死战斗下,中央纵队顺利渡过了湘江,红二师和红一师交替掩护,边打边撤,这场激烈的战斗逐渐来到了尾声。

刘忠将军回忆起湘江战役时仍旧感慨万分,他认为除了错过白崇禧避让的缺口外,红军还错过了一个时机。

当时李棠萼率领五团直奔湘江的时候,刘忠带领侦察队员抵达了湘江边的界首村,横渡湘江后来到了全州附近侦察,刘忠发现全州城内只有民团,没有敌人的正规军。

图|李棠萼

刘忠立马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李棠萼,李棠萼犹豫不决,只是将情报上报给了军团首长,但是在这种时候,军团首长也必须被动地听从李德的命令,等到第二天命令下来的时候,进攻全州已经来不及了,国民党中央军前卫部队已经进入了全州,布置了警戒。

红军无奈只能抢占脚山铺,后来刘忠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刘亚楼,刘亚楼也感觉心痛不已,错过了战机。如果当时能够占领全州,湘江战役绝不会损失这么多的红军战士,造成如此惨烈的后果。

湘江战役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了3万人,直接导致了遵义会议的召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

图|遵义会议油画

过草地的时候,刘忠和侦察科战士们又多了一个奇怪的任务,那就是:尝试各种草根、草叶,侦察出安全无害的食物。

有一定野外生存知识的朋友都知道,野外生存时,食物是我们最大的威胁,很多植物都是含有剧毒的,吃了会中毒甚至导致休克、衰竭,最终一命呜呼。但是在过草地的时候,很多战士明知一旦吃错就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但依旧义无反顾地以身犯险,一样一样地甄别植物。

刘忠带领侦察科战士以身试毒,最终成功找到了野芹菜、野豌豆苗、野葱、野蒜等可食用野草,为红军过草地提供了重要的口粮。

图|红军过草地

长征中,刘忠作为“急先锋”,为我党我军做出了重大贡献,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多次嘉奖,刘伯承更是称赞刘忠“功不可没!”

1945年,毛泽东重庆谈判的时候,蒋介石阳奉阴违,派遣军队向我解放区进攻,八路军在上党、邯郸、津浦路等地重创国民党军队,尤其是在上党,八路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2个军,使得重庆谈判的形势急转直下,蒋介石迫于形势与我党签订了和平协定。

然而这一切都是毛泽东早就计划好的,在他赶赴重庆之前,就曾说道:

“晋冀鲁豫军区的任务,首先是消灭进攻上党之敌,除去心腹之患。只有打得好,才能谈得好,你们仗打得越好,我就回来得越快。”

图|重庆谈判宴席

刘伯承接到任务后,集结起太行、太岳、冀南三区主力和地方兵团约3万余人于9月组织了上党战役,此次战役中,刘忠率领386旅负责攻打长子县城。

386旅想必大家不陌生,是真正的英雄部队,出发前,陈赓(gēng)问刘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刘忠站直身板就是一个标准的敬礼,大声说道:“坚决执行命令!保证完成上级首长交给我们的任务!”

虽然跟陈赓作保证的时候刘忠胸有成竹,但是回到旅部后,刘忠还是感觉压力山大,这次的任务,不简单啊!

图|陈赓

对于上党战役,刘忠心里有数,他深知这是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抗战后对国民党作战的第一次大战役,也是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从游击战转向运动战的一个重大的转变。

除此以外,参战部队编制尚不完整,装备差、弹药缺,反观敌人,都是阎锡山的基干部队,装备精良、善于防御、工事坚固,这种情况下去和敌人作战,刘忠也没有十成的把握。

10月12日,天刚蒙蒙亮,刘忠一大早就站在山头上观察敌情,很快第772团就在将军岭与敌人交火了,将敌人的逃跑路线隔断,随后20团、21团和38团也从佛庙岭方向参战,紧紧地扭住了敌人,不断地缩小对敌包围圈。

图|英勇作战的八路军战士

时机成熟后,八路军发动了总攻击,战斗仅持续了2个多小时,就将阎锡山19军的一万多人几乎全歼,活捉军长史泽波,追歼长治逃敌的任务顺利完成。

在整个上党战役中,我军共歼灭敌人19军、23军和83军等11个师约3.5万人,占阎锡山总兵力的三分之一,除此以外还缴获了大量物资。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刘忠驰骋沙场,屡立奇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虎将“十军长”之一。

图|左一刘忠将军

1950年,刘忠将军回乡寻母,这是他参军20余年来第一次回到家乡,阔别家乡20余年,没想到再次见到母亲,母亲竟然沦落到在街边乞讨,难以想象这二十多年里家中老母亲是如何度过的。

看到母亲在街边乞讨,刘忠将军一下子扑上去紧紧抱住自己的母亲,痛哭着大呼“儿不孝,儿不孝啊……”

刘母这些年虽然吃了不少苦,但她从不后悔白送自己儿子去参军,看到曾经年少的儿子如今已成为成熟稳重的军人,母亲激动得落下泪水。

刘忠将母亲接回了自己身边生活,尽管刘忠的工作十分繁忙,但依旧每天会挤出时间来陪伴母亲。

图|刘忠将军

看着母亲沧桑的面庞、斑白的头发和布满老茧的双手,刘忠内心又心疼又愧疚,他尽己所能地补偿自己的母亲,但是母亲却突然提出想要回老家。

在儿子身边过了一段时间后,刘忠母亲决定回老家生活,刘忠对此十分不解,一直在反思是不是自己没有照顾好母亲。思索再三,刘忠最后还是理解了母亲的决定。对于老人来说,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家的狗窝,在乡下生活几十年,早已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如今在城市里,除了儿子外,既无亲友又无朋友,难免感到有些孤独了。

其实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根本不图孩子能回报她什么,只要能看到孩子过得好、吃得饱,母亲就满足了。除此以外,为人父母总是想尽可能地为孩子减少麻烦。刘忠的母亲,也是这么想的。

最终,刘忠拗不过固执的母亲,只能将母亲送回了福建上杭,但是他托人照顾好自己的母亲,多去看望自己的母亲。

图|晚年的刘忠将军

除此以外,刘忠经常还会给母亲写信,定期给母亲寄去一笔钱,供母亲生活,乡亲们知道刘家出了个大将军,都感到十分骄傲自豪,三不五时地去看望刘忠的母亲,照顾老人家的生活起居。

建国后,戎马一生的刘忠将军参加了高等军事院校的筹建工作,后来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的筹建工作,出任了第一副校长。

1988年,满身荣耀的刘忠将军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勋章,小小的勋章刻着刘忠将军可歌可泣的一生,高度肯定了刘忠将军那颗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

图|刘忠将军为后辈们讲解才溪革命斗争史

晚年的刘忠将军还提笔写下了近20万字的长篇回忆录《从闽西到京西》和《闪光的足迹》,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事业添砖加瓦,也为后世了解那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

1.《历史龙元阁 开国中将刘忠回乡寻母,却发现母亲沿街乞讨,痛哭大呼:儿不孝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龙元阁 开国中将刘忠回乡寻母,却发现母亲沿街乞讨,痛哭大呼:儿不孝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