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芈姓孙氏的远祖当推楚王蚡冒。蚡冒,字熊眴春秋时楚国人。周平王时,继承父亲熊坎的王位为楚君,在位十七年卒。我们之所以说蚡冒是芈姓孙氏的远祖,而不说是始祖,是因为蒍贾作为始祖更合乎情理和更直接一些。蒍贾,字伯赢,楚国大夫。蒍贾为人豪爽耿介,颇有政治远见。有一年楚王准备包围宋国,派遣令尹子文在睽地(楚邑,不详今所在)演习作战。一个早晨就将军队训练得井井有条,没有惩罚一个人。而楚国大臣子玉在外演习作战,用了一天时间,才队伍训练好,且鞭打了七个人,用箭穿了三个人的耳朵。元老们都祝贺子文训练有方。
芈姓孙氏真正的祖先当然是孙叔敖。孙叔敖即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人。为春秋时楚国的令尹,是我国历史典籍中记载的第一位清官。关于他的详细情况,我们将在第四辑中专门谈到。这里也就不多费言了。由于他字孙叔,所以他的子孙为纪念他,就以“孙”为氏。这就是辈姓孙氏的由来。
说到孙叔敖,我们不妨就便对当前两部流行的姓氏著作一一《中国姓氏大全》(陈明远、汪宗虎编著,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和《取名查典》(阎海清著,辽宁人民 出版社,1991年版) 作一吹毛求疵。《中国姓氏大全》第300页,有这么一句话:孙叔,历史上的复姓。春秋时楚国有孙叔教。这显然是错误的。
这里姑且不论这与《通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历史记载相乖戾,也不说它与诸多孙氏家谱记载相径庭。单就孙叔敖本身,我们也觉得这两位先生闹了一个不应该闹的玩笑。如前所述,孙叔敖并不是姓孙叔,而是姓芈, “孙叔”是他的字。实际上,历史上并不存在“孙叔”这一一复姓的。
由于芈姓孙氏的受姓始祖是孙叔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孙叔敖后裔的发展演变就代表了芈姓孙氏的发展演变。然而,要探讨这支孙氏的发展,殊非易事。这是因为,古代所有的姓氏书,诸如《通志》、《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及《史记.孙叔敖传》、《吕氏春秋》等秦汉典籍对孙叔敖后裔发展演变,均未提及。
后代的孙氏家谱,在人物世系上也很难与孙叔敖接得上,往往是家谱始祖与孙叔敖之间的几上代要么是付诸阙如,要么是牵强附会,可信程度很低。估得庆幸的是,汉桓帝延熹三年五月(公元16年)立的孙叔敖碑阴所载的孙叔敖家族世系,给我们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
这块碑文不啻为孙氏的石刻家谱。内容大体如下:相君(即孙叔敖)有三嗣:长君食邑固始,少子在江陵,中子居三(下缺)。相君卒后十余世,有中海太守武伯,武伯有二子:长子字伯尉,少子字仲尉,仕郡为掾史。伯尉有一子字世伯。仲尉有二子:长子字孝伯,荆州从事;弟世信仕掾功曹,平、哀之间,宗党为寇所杀。
世伯子字子仲,有六男一女,大子字长都,次子兰卿,次弟字仲阳,次弟字叔通,次弟字卫公,次弟宇刘卿。孝伯子字文(下缺)亦有六男一女,大子字惠明,次弟字次卿,次弟字圣公,次弟字稚卿,次弟字彦卿,次弟字少都。我们认为,这份石刻家谱反映了孙氏发展的一个断面。从中我们可以获知,孙叔敖有三个儿子,并且分居三地:长子居固始,即今河南淮阳县西北,这是他的采邑。
次子居于楚国的都城——郢所在地江陵,即今湖北荆州。中子居住地不详。这三支齐头并进,分向发展。孙叔敖之后的十多代,孙氏族众有较大的发展,这份家谱主要是记载武伯之后的五代人物世系。这五代人共22位,其中男20,女2人。以图示之,其世系次第如下:
这份家谱只能视作是孙氏发展的一个个断面,通过这个断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孙氏源流和汉代孙氏发展概貌,透过这个断面,我们可想见其未来的大规展概貌,发展趋势。
1.《度冬雨说历史 追本溯源,芈姓孙氏的远祖当推楚王蚡冒》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度冬雨说历史 追本溯源,芈姓孙氏的远祖当推楚王蚡冒》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