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703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唐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中一个重要的朝代,由于统治者有着胡族血统,所以一直秉持“胡夷一家”的治国理念,对外的外交手段或怀柔或果敢,视自身的国力来最终决定。

唐朝在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是异常繁荣的。中原民族一直是周边游牧民族的觊觎,他们时常侵扰唐朝的边疆。唐朝初期实行拓边政策,鼎盛时期,周边的小国纷纷依附而来。

唐朝的皇帝被封为“天可汗”,当时的长安外族和外国人众多,长安无疑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唐朝也是当时的

东亚经济和文化中心。日本、朝鲜等国派使者来唐朝进行文化和经济交流。唐朝的文化与经济对当时的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朝这样一个盛大的王朝,对待外交却时不时的进行和亲,据统治唐朝的和亲是最多的。许多人不禁有这样的疑问,一个盛大的王朝为什么会进行频繁和亲呢?

和亲政策是唐朝在自身国力和与对方状况之中被执行的最多的外交政策,在我国古代“遣妾一身安社稷”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

无论是公主还是皇亲国戚的女儿,但凡走上和亲的这条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社稷安邦,像熟知的文成公主就是著名的和亲之例。那么该如何看待唐朝的和亲外交呢?

一、唐朝最初的和亲,是从弘化公主和亲开始的

1、唐朝与吐谷浑的关系

和亲之事一定要有一定的渊源,从隋朝时随文曾将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可汗,所以唐朝自然而然的继承了这一习俗。

之所以称为“弘化”,源于弘扬开化之意,将唐朝的文化与先进的文明弘扬出去,使得那些少数民族得到开明教化。

吐谷浑本属于西北地区辽东鲜卑族中一支政权,处于青海地区。吐谷浑一度向外扩张,甚至与西突厥形成了联合之势,唐初时对于丝绸之路的侵扰不断,唐朝出于稳定边境的想法,与唐朝和亲。

2、弘化公主和亲的经过

初时吐谷浑对于唐朝的边境进行侵扰之时,唐太宗调集大量的兵将进行反击,但是鉴于当时的唐朝刚刚建立,不宜大举兴兵,于是进行和亲。

和亲能够给吐浑谷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能够稳定双边关系。如果能与吐谷浑和亲成功,吐蕃就失去了一个制衡点,对于唐朝边境稳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温和且不会耗费国力的好办法。

而且和亲的弘化公主通常并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只是一些被称为公主的人而已。就此,贞观十年时,弘化公主携带了大量嫁妆嫁给了吐浑国君,从此双方关系了改善。

3、和亲之后双方的发展

唐朝与吐谷浑的的和亲之后,双方继续联姻。但是吐谷浑政权终究因为吐蕃的侵扰,在龙朔三年,也就是弘化公主出后23年的时候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之后弘化公主全家迁到了凉州,虽然唐朝几次派兵想为吐谷浑复国,却始终没有成功。

二、另一重要的和亲事件

1、12岁的金城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和亲的事众所周知,是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为西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文成公主死后,吐蕃与唐朝又发生了冲突。

唐朝两次打败吐蕃,并且战后请求双方联姻,于是就成就了金城公主入藏。这是唐朝与吐蕃外交的一种手段,是在自身势弱的情形之下的外交手段。

2、和亲盛况

景龙四年,12岁的金城公主被嫁到了吐蕃,唐朝举朝文武为她赋诗践行。同时唐中宗宣布大赦罪犯,除了死囚之外,其他罪犯都被释放。

更是全朝百姓减赋一年。 这样的盛况,表现出唐朝对此次和亲的高度重视,同时金城公主的美名也传遍了整个唐朝。

3、和亲之后双方关系

金成公主嫁入吐蕃后被尊称为赞蒙,被吐蕃人民所敬仰。但是金城公主入藏后,并没有减少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冲突,反而双方的演变越来越频繁。

吐蕃用各种手段让唐朝的边境越来越混乱,比如贿赂唐朝官员,与其他政权联手入侵唐朝等等。于是唐朝不得不和吐蕃展开了20多年的战争,吐蕃终归不敌唐朝。

金城公主后来以吐蕃的名义向唐朝求和,但是没有得到唐朝的同意。多次求和之后,唐玄宗终于停战,但是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后再次开战,最终开元十八年时,打败了吐蕃。

唐朝的和亲作为一种外交手段,是在唐朝需要的时候适时出现。有的和亲结果使得双方满意,有的和亲则未能达成唐朝的本意。

以金城公主为例,虽然和亲受到双方政权的重视,但是最终却无法停止战争,但是和亲的意义仍然是积极的,在减少冲突,促进民族交融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唐代和亲研究》

《唐代“和亲”的历史作用》

《汉唐公主婚姻比较研究》

1.《文化行走 唐朝的和亲,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增加了唐朝的影响范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化行走 唐朝的和亲,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增加了唐朝的影响范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