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纵观历史上这么多皇帝,大家对于朱元璋的印象可谓是十分深刻。朱元璋这个人深思熟虑,而且十分多疑,甚至在自己还在位期间,就花费30多年的时间为他培养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接班人朱标。但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朱标竟然会在壮年之时因病去世,这让朱元璋多年来培养的继承人突然就回到了原点。

无可奈何之下,他就指定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让他成为新的继承人。而在朱元璋临死之前,也确实为他这个孙子留下了一笔政治遗产,很多人好奇这笔政治遗产究竟是什么呢?

朱允炆被指认为太子之时只有16岁。而且朱元璋之所以会选择他来作为皇位继承人,也是因为朱元璋觉得这个孙子与他得意的儿子朱标长得非常相像。

在朱标活着的时候,朱元璋就对朱标非常满意,父子二人的关系也极为融洽,所以当朱标去世之后,面对儿子的另外一个翻版,朱元璋简直是喜欢的不得了。再加上朱允炆在年幼之时聪明好学,通晓各个经典,而且他性情十分温顺醇厚,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了朱元璋心中的完美继承人。

最重要的是朱标在卧床不起之时,年仅14岁的朱允炆便一直陪伴在他身体边,侍奉左右,甚至因为父亲的离世而悲伤过度,连身体也日渐消瘦。面对如此孝顺的孩子,朱元璋又怎会不心疼他呢?

而在后来,朝中大臣也看出了朱元璋的意思,便纷纷的上奏,表示朱元璋可以立朱允炆为太子。而那时的朱元璋一早已65岁了,立储之事迫在眉睫,容不得再拖下去了。于是在大臣们的推荐之下,朱元璋很快就认定了朱允炆储君的身份。

自从成为太子之后,朱元璋每天都会给朱允炆上课,教他如何做好一个皇帝。他甚至带着朱允炆上朝,手把手的教他如何批阅奏则,处理其他的国家大事。

虽然那时的朱元璋年纪很大了,但他对于如何教导孙子做皇帝这件事可谓是乐此不疲,再加上朱允文是一个好学的孩子,平日里也严加规范自己,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会藏着掖着,反倒是会直接向别人进行请教。

而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有所进步。而朱允炆在刚既位之时,也确实如朱元璋所料的那样实施仁政,颇有一番作为。而朱元璋生前用重点治国,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了大量的冤案,也使得众多官员们怨声载道。

朱允炆在登上皇位之后便开始宽行省狱,还对从前所判的冤案进行平反,重新任用了大批曾经被废物的官员们。除此之外,朱允炆还十分重视农业,更是在灾荒之年减免税务。

在短短的4年内,就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改革,使朝廷当中的风气焕然一新。如此看来,朱允文确实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却没有父亲朱标身上的成熟与权威,也更缺乏他父辈们在战场上积累下的经验以及军事才能。

而朱元璋在生前也自然知道,他的孙子在各个方面也有着缺陷,所以竭尽全力地为他营造了一份表面上的安定。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制定下了藩王政策,凡是成年的皇子在长大之后就必须去他的领土进行镇守。

所以朱元璋在年老之时,便将自己身边的所有儿子全派到了外地,他希望能够抑制住自己的儿子们从辈分以及经验上来碾压朱允炆。同时,为了能够让朱允炆得到应有的尊敬和权威,朱元璋直接下令,无论是谁在见到皇帝之后都要行礼,哪怕是年纪大的长辈也同样如此。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征战沙场的开国元勋们,朱元璋也同样不放心,他们觉得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这些老朋友们个个老谋深算,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朱允炆的皇位造成威胁。所以在朱元璋后期便大开杀戒。当然,朱元璋也会为朱允文挑选一些良辰作为辅助团队,可谓是为自己的孙子煞费了心血。

结语:不过尽管如此,朱允炆也没有将自己的皇位做的安稳,反倒是没过几年就被自己的叔叔朱棣给推下了皇位。甚至不知所踪,实在是让人听之遗憾。

1.《七里香文化记忆 明太祖留给孙子的“遗产清单”都有些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七里香文化记忆 明太祖留给孙子的“遗产清单”都有些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8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