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刘邦之正妻,汉朝第一任皇后,她辅助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汉朝,也帮助刘邦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她也差点终结了刘氏王朝。

1、从吕雉到吕后

吕后,名吕雉,其家因避仇家搬到沛县,也算显赫之家,其父吕公善于相人;一日宴请众宾客,贺钱不足一千钱的不准进入,刘邦拿一钱诈称一万钱,引得吕公亲自迎接,观刘邦面非常人,遂把自己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

其实刨除结果论,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刘邦就是个流氓,但是吕公能把女儿嫁给他,也是够果断的,吕公非常重视吕雉的未来夫婿,可见非常看重刘邦。这恐怕是吕公最成功,也是最悲剧的一次投资了。

后来刘邦避难山中,吕雉总是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吕雉就说:“所居有云气,故得”,刘邦因此非常欣喜,沛中子弟闻之,多往附。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反正是不信这些帝王说辞,这个和高祖斩白蛇起义一样,都是靠一些谣言制造声势罢了。

后来高祖起事,吕雉居于家中,生活十分艰难。一个女人要养活俩孩子,还有老人,自然非常艰难。秦末大起义后,虽然偶尔见到刘邦,但是也是聚少离多,兵荒马乱,加上贼寇亲属,吕后操持一家老小着实不容易。不过吕后多次化险为夷,等候自己夫君。

可惜刘邦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与吕后的感情也比较淡。彭城之败后,刘邦在逃亡的时候遇到自己的儿子惠帝和鲁元公主,为了让马车跑快点,竟然两次把孩子丢下去,多亏夏侯婴相救,否则俩孩子肯定死于兵荒马乱中。对孩子如此,对于吕后自然也不会太好,加上刘邦本就好色,在外有了新欢,哪还管结发妻子。这就为后来吕后的狠毒埋下了祸根。其后刘邦称帝,吕雉为吕后。

虽然我在之前极力赞扬刘邦,那是从一位政治家角度考虑,但是如果从做人来说,刘邦确实是个小人,对子女如此,对妻子亦如此。有的时候一个好人未必能成为一个好君主,有时候一个帝王所需要的素质是不大一样的,比如宋徽宗,陈后主,如果不为皇帝,估计也能为文学家,但是他们不是好皇帝,所以成为了亡国君主;又比如汉高祖、魏武帝,明太祖,其人与正统好人的评价明显有违,但是在乱世,他们就有平定乱世的能力。当然还是有作为皇帝合格的同时人品也为后人所夸赞的,比如刘邦的儿子汉文帝,汉光武帝,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等,这只能说明对人的评价和对皇帝的评价是要分开的,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评价一个人一定要辩证的评价。

2、储君之争

刘邦建立汉朝,吕后颇有功劳,其后更是帮助刘邦诛杀韩信和彭越,虽然这可能是刘邦的意思,但是吕后也因此得到了狠毒的名声。不过即使为丈夫付出再多,也挽救不了丈夫的心,吕后年老色衰,刘邦喜欢上了定陶戚姬,非常宠爱。吕后对戚姬非常怨恨,只是碍于刘邦,一直隐忍。

其他可以忍,但是涉及到太子之位,吕后就必须争取了。吕后的儿子刘盈,为人仁弱,刘邦不喜欢,而戚姬的儿子如意,比较像刘邦,加上对戚姬的宠爱,就想改立太子。母凭子贵,不管是对未来考虑,还是对自己儿子考虑,吕后都必须坚决的阻止刘邦改易太子。

刘邦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在改立太子之事上,他怎么也无法推动,因为阻力实在太大。诸大臣几乎全部反对。周昌,虽然有口吃,但是仍然坚决反对,据理力争;叔孙通谏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早定扶苏,令赵高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陛下必欲废嫡立少,臣愿先伏诛”。大臣们的坚决反对迫使刘邦暂时放弃,但是仍旧不甘心,吕后非常着急,直到有人提醒他去找张良,她连忙去求张良。张良知道刘邦心意已决,想要彻底终结换太子的想法,必须另辟蹊径,他让吕后聘请商山四皓,此四人不受刘邦召请,刘邦见自己请不来的人却来辅佐自己的儿子刘盈,知道太子羽翼已丰,就彻底打消改立太子的想法了。

吕后在积极奔走,而戚姬在干什么呢?在唱歌跳舞,她能吸引刘邦,但是政治素养极低,在整个储君之争上几乎没什么行动,也没有争取多少支持,只是哀求刘邦,可惜她不知道,有些问题不只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这场储君之争以吕后胜利而告终,也就注定了戚姬与如意的悲惨命运。

1.《拥有我想要的一切 汉朝兴衰录——燃眉之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拥有我想要的一切 汉朝兴衰录——燃眉之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