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建立离不开革命战士们在战场上的拼搏,他们有的正是青葱少年少女,却不畏惧生死,凭着一腔热血以身报国。

有的战士们已经是中年,但是却丝毫都不输给年轻人,他们心中的信念和勇气坚如磐石,坚信着我党一定会带领着大家最终走向胜利。

在那个抗战的年代里,哪怕是一些老弱妇孺也心向我党,想要为了革命的胜利而付出一点力量,这样的精神和信念犹如最闪亮的星,指引着大家共同前行。

粟裕

粟裕初步显现军事才能

粟裕在1907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脚村中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从小就学习认真,刻苦耐劳,而且不仅老师,就连着同学们都为他刻苦向学的态度所折服。

品学兼优的粟裕在1923年报考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被录取为选送生,后因错过了考期,没能入学,1925年春天又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了省立二师。

无论身处何地,粟裕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而且紧跟我党的先进思想,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二师的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一大批优秀学员被秘密转移到武昌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大家被分配到叶挺24师教导大队就学,而当时粟裕因为突出的表现被任命为学员班长,为大家做出表率。

粟裕

1926年11月,粟裕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6月,粟裕正式的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正式地开启了他的革命战斗生涯。

从1928年开始,粟裕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在战场上粟裕奋勇杀敌,将身手和谋略展现得淋漓尽致,周围的战士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后来组织上注意到了粟裕的优秀表现,对他给予嘉奖,粟裕先后升任营长、师长、红七团参谋长等职,期间一直表现优异,恪尽职守。

在革命的道路上,粟裕可谓是一往无前,解放战争时期最关键的一场战役不外乎是豫东一战,虽然当时我军依然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国民党依旧在一旁虎视眈眈。

粟裕

当时刘伯承、邓小平二人带兵挺进大别山时,曾经险象环生的遭遇到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其中损失了不少精锐力量,大家每日都集中精神提防敌人的同时努力前进,其中艰险自然不必多言。

而且当时国民党贼心不死手段又是格外的狠辣,所到之处几乎是寸草不生,不仅兵强马壮还有美国作为外援,若是长此以往消耗下去,恐怕华野终究是难以为继。

主席对于战况几番思虑之下,在1947年提出了建立东南野战军的计划,主席认为若是在江南建立我军的根据地,就能使敌人迅速掉头增援。

而我军就能够巧妙地利用时间差,不仅能够争取到时间休养生息,同时还能在最大程度上歼灭敌军,陈毅将军非常赞同主席的提案,并且将提案转达给各地的负责人。

陈毅

粟裕提出暂缓渡江提案

渡江一事如火如荼地开始准备了起来,中央军委着手将东南野战军的一系列工作安排妥当,并且将建立东南野战军的这个重任交到了经验丰富的粟裕手中。

在组织的角度上思考,粟裕的确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不仅有作战经验,同时还有勇有谋、胆大心细,所以才选择了他作为主导者。

粟裕接到了命令以后知道这个任务刻不容缓,立刻传令下去让战士们做好出发的准备,与之同时向中央组织提出暂缓渡江的请求。

粟裕是出于以下两点提出的请求,其一是对于当下局势来讲,华野、中野两支力量和国民党的军队形成两相对峙的局面,双方都难以再向前一步,而且华野近几年无论是百姓们的支持还是将士们的作战经验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整支队伍正在逐渐壮大。

粟裕

相反,国民党军队虽然武器精良、人数较多,但是他们并没有我军的团结一心,他们军队内部大多是各怀鬼胎、明争暗斗,若是双方交战,恐怕他们并不是我军的对手。

其二是因为方志敏一事一直是粟裕的一块心结,当时在江西北部的一场战争惨烈至极,让他一直难以忘记,虽然粟裕从中捡回了一条性命,但是却让他做事之前过于小心。

因为他没有办法再眼睁睁地看着战士们在自己的面前失去生命,也不能再承受那样惨烈的失败,所以这一次他多次请求中央暂缓渡江的命令。

中央组织和陈毅将军不能理解粟裕的执着,陈毅和粟裕之间就到底该何时渡江一事进行了不止一次的讨论,结果也都是各有千秋。

陈毅

粟裕却未曾违背命令,带着部队准备渡江,但是却仍然没有放弃暂缓渡江的请求,1948年4月,主席召见了粟裕,二人就此事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谈,主席同意了粟裕的看法,决定暂缓渡江。

不仅是因为粟裕提出的提案有成效性,同时更是因为主席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并且乐于给战士们表达想法和实践的机会,这正是主席的人格魅力。

也正是因为有主席在背后给粟裕支持,才能让粟裕心中的作战计划得以实施,也为后来的几场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粟裕

粟裕歼灭敌军5到10万

在言谈举止之间,主席确定了粟裕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了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更是为了让战争快些结束,主席力排众议将粟裕任命为华野的主要负责人。

陈毅将军则被调任中原局,粟裕知道了主席的决定以后心中一震,他深知自己资历不足,恐怕难以担当重任,更怕辜负了主席对他的信赖。

后来经过粟裕的强烈要求,主席同意让陈毅将军在华野依旧挂职,实际上华野依旧还是交到了粟裕手中,为了报答主席对他的厚望,粟裕向中央立下了军令状。

粟裕为了向中央军委证明主席对他的信任并非是错误的,保证自己一定会带领着战士们在1948年大显身手,消灭敌军五到十万人。

粟裕

能够毅然决然地做出这等承诺,并不是粟裕一时之间热血沸腾的冲动之举,更不是为了逞英雄,而且他对自己有自信,同时也感念主席对他的支持。

因为他心中清楚,中央军委对渡江一行动还是非常期待的,正是因为主席替他力排众议的顶住了压力,他才能够完成心中的构想。

主席对他的这份知遇之恩更是非常深重,他不想、更是不能让主席失望,所以粟裕带着部队开始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给组织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

当时邱清泉所带领的兵团是粟裕的第一目标,因为地理位置很紧,正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大好时机,但是粟裕却没能活捉邱清泉。

粟裕与其夫人

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冷静下来以后沉稳做出战略计划,粟裕并没有执着在邱清泉身上,反而发现了开封地区有他可以发展的突破口。

很快,因为粟裕的出色带兵才能和沉稳细心的性格,打下了开封地区,然后粟裕以开封为据点,带领手下的战士们选择了围点打援的方式前进。

最终粟裕带领战士们在杞县地区漂亮的围歼区寿年兵团,将军令状中的承诺,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歼灭了敌军5到10万人!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彻底让百姓们了解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家也更是清楚了,国民党终究会被正义瓦解,共产党始终是民心所向。

粟裕

豫东一战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也证明了粟裕的确是一个极有军事才能的人,更是证明了主席胸怀宽广,看人的眼光独到,胆魄和果决更是蒋介石难以企及的。

在接下来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大势所趋之下,国民党土崩瓦解,一路溃败,新中国终于在我党战士们的努力之下彻底建立了起来!

1.《史书传音 粟裕斗胆直陈不过江,立下军令状:给我一年,歼敌5至10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史书传音 粟裕斗胆直陈不过江,立下军令状:给我一年,歼敌5至10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