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9年,唐朝大将刘文静被李渊处斩。
临死之前,他悲切地感叹:唉,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在今天没想到在我身上也会应验。诸位同僚,一定要记得谨言慎行啊。
说完奔赴刑场,慨然受死。
刘文静算得上是李渊的从龙功臣,功勋卓绝,战功一流,为何会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下场呢?
刘文静出身关陇贵族,从小就心思敏捷,才干突出。
隋朝末年时担任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与时任晋阳宫监的裴寂结为好友。当时,杨广让自己的表哥李渊镇守晋阳,刘文静和裴寂都是李渊的幕僚,李渊才华出众,几个儿子也都不是普通人。
刘文静在看到李世民之后,曾私下对好朋友裴寂说:“李世民绝非庸碌之辈。他豁达大度,神武雄豪,是汉高帝、魏太祖一流的人物,年纪虽轻,却是天纵之才。”但裴寂对此并不认同。
后来隋末大乱,隋炀帝避难江都。
刘文静向李世民进言:“现在大隋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杨广远在江都,李密在攻打洛阳。长安空虚,您如果能带兵进入关中,有了长安做根据地,再夺取天下就非常容易了。”李世民深以为然,于是刘文静将裴寂拉上几人合计共同策划了晋阳起兵。
李渊起兵后任命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行军司马,进兵长安。
因为分工不同,所以刘文静先身士卒,出使突厥稳住了后方,再领军大战隋将桑显和,俘获名将屈突通。而裴寂则是在后方督办粮草,运送物资,甚至在两军交锋这样的关键时刻,到处去搜罗美女进献李渊。
所以说,两个人的任务和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等到618年,李渊建国称帝之后,刘文静得到的奖赏是纳言、鲁国公;而裴寂得到的奖励却是尚书仆射,魏国公。虽然得到了高官,但是刘文静却并不高兴,因为尚书仆射的官职高于纳言,所以他非常气愤:他裴寂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个酒色之徒罢了,功劳不及我的一半,官职居然在我之上。
刘文静心中十分不悦,于是和裴寂越来越疏远。
发展到后来,直接就是针锋相对,每次裴寂说出一个事,刘文静总是会反对。从曾经的关系和谐发展到了如今的势同水火,这样针锋相对的同僚关系不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李渊,都觉得刘文静做得太过分了。
正在此时,裴寂向李渊进言:“当年,刘文静曾经和我说,二殿下是刘邦曹操一类的人物,这可不是一个臣子该说的话啊,陛下希望你早做提防。”
李渊本来对刘文静就很有不满,又听到自己最崇信的裴寂说出刘文静这样的言语:“李世民是刘邦曹操一类的人物,那朕成什么了。”
于是对刘文静就更加疏远了。
后来,刘文静酒后失态,拿起佩刀砍向木桩,还大骂:“我一定要杀了裴寂这个小人。”这句话碰巧被刘文静的小妾听到了,小妾在刘大人家中不受宠幸,于是怀恨在心,把这件事添油加醋的汇报给了上级,诬告刘文静谋反。
谋反可是一件大案子,李渊也表现得十分谨慎,派了两个心腹:“裴寂和萧瑀去审理这件案子。”身陷牢狱的刘文静这才意识到自己闯祸了,于是和萧瑀诉冤:“我怎么会谋反呢,我只是因为和裴寂不和,发两句牢骚罢了。”而裴寂在听到这样的诉冤词之后,心中就有了新的主意。
等到两人回朝交旨时,萧瑀选择了据实回答,但是裴寂却捅了刘文静一把“软刀子”:“刘文静虽是人中俊杰,但是他生性狡诈阴险,现在我只不过比他官位高了一些他就这样有怨怼之意,如果法外施仁,以后指不定会出什么大乱子呢,所以希望陛下从重处理。”
一听这样的话,李渊警醒了,是啊,这样的臣子绝对留不得,留下也是祸害。于是下令,将刘文静处斩,没收家产,但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仁慈,李渊还是放过了他的两个儿子,留下了刘大人的血脉。
其实,我们看刘文静从微末到显贵再到被杀的整个过程,固然是他骄傲自负,和裴寂不和造成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刘大人不够聪明,不懂帝王之术,裴寂为何能屹立不倒,就是因为他在李渊面前表现得自己贪心短智,胸无大志,而且喜欢酒色,这固然是刘大人厌恶裴寂的地方,但是对于李渊来说,这才是好臣子的素质。因为这样的人用起来才放心,才踏实。
但是,刘大人好巧不巧的不清楚帝王之术,所以他才会得罪皇帝,最后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殊不知,才华横溢,人望极好,又过于桀骜不驯正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性格。这可能就是刘大人不得善终的答案吧。
1.《奥奥侃历史 刘文静算得上是李渊的从龙功臣,功勋卓绝,为何被李渊处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奥奥侃历史 刘文静算得上是李渊的从龙功臣,功勋卓绝,为何被李渊处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