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位于黄河中游,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东经108°58′~110°35′和北纬34°13′~35°52′之间。东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依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黄龙山、乔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千米,东西宽149.7千米,全市总面积13030平方千米。2020年,渭南市全市生产总值1866.27亿元,同比增长0.2%,总量在全省10个地市中(不含杨凌,下同)排第5位,增速排第6位,增速位次较2019年前移2位。
当然渭南市历史至今也是名人辈出,在近当代有这样两位名人,他们值得渭南人铭记,其中一位是中科院院士,一位是开国少将。
第一位:吴纯仁
吴纯仁(1921.12--2010.1.30),男,陕西渭南韩城人,以文人投军,敢打敢拼,不怕牺牲,作风勇敢。1936年(16岁)参加红军,1937年入党,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和国少将(1961),中共候补中央委员,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曾参加20多次重要战役,包括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是1948年辽西会战的主力英雄部队团参谋长、团长。解放后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36年,吴纯仁参加红军,在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任文书;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在115师343旅685团1营2连担任文书。1939年,1营扩编为苏鲁豫支队1大队,是团级建制,大队长胡炳云,政委先后由郭成柱、田维扬担任;干部中后来成为开国将军的有王东保;1940年,第1团改称八路军115师教导第1旅1团,团长胡炳云、政委王东保。刘锦平担任政治部主任;1941年,1团改称新四军3师7旅19团,团长胡炳云、张万春,政委先后王东保、刘锦平。吴纯仁先后担任3营教导员、营长、团副参谋长、参谋长。1941年至1944年,石瑛担任该团政治处主任。李改担任过该团政治处副主任。
1946年,19团进入东北,改编为东野6纵16师46团,团长张万春,政委魏佑铸。吴纯仁先担任副团长兼参谋长,后升任团长。郝盛旺担任过副团长。46团打过不少硬仗。1947年1月,46团主攻焦家岭,连续冲锋7次,伤亡500余人,攻下目标,歼敌一个加强连。在德惠五家子战斗中,吴纯仁立大功。1948年辽西会战,46团占据腰家窝棚,1营顶住廖耀湘主力轮番冲击,奋勇拼杀,歼敌1个加强营,1连仅余6人,2营几乎全部伤亡,仍固守阵地。在这次会战中,46团1连荣获“英雄连”称号,2连荣获“钢铁连”称号,警卫连荣获“突击连”称号。
1948年11月,46团改称43军127师379团,吴纯仁是379团团长;1949年9月,他升任127师副师长。建国后,1952年,吴纯仁担任127师师长至1955年;他后来历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43军副军长、广州军区参谋长,1967年至1977年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后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吴纯仁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司令部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保卫四平和辽沈、平津、渡江、江西、广东、粤桂边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解放海南岛战役。随后长期在福州、广州军区担任高级军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第二位:王中林
王中林,1961年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国际顶尖纳米科学家、能源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中林十年来持之以恒地进行氧化锌纳米结构的研究,使得氧化锌成为除碳纳米管和硅纳米线外纳米技术中一大材料体系。他关于氧化锌纳米带的发现的《Science》文章,成为十年来世界在材料领域引用最多的论文之一,单篇引用达3200次,被国际科学引文机构(ISI)2003年发表的世界纳米科技进展总评中两个重点报道之一。
王中林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了1100篇期刊论文(其中12篇《科学》,4篇《自然》,15篇《自然》子刊),150项专利,5本专著和20余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已被邀请做过900多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发表论文已被引用145,000次以上,H因子184。他是世界上在材料和纳米技术论文引用次数最多的前五位作者之一,在当今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排名榜上第25名。1998年,王中林和他的同事在《Science》发表关于纳米碳管量子导电效应的论文。
王中林是一位中美科技交流的友好使者,为促进两国科技界的交往和合作做了大量工作,担任过二十余次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大会的主席和组织者,利用自己与许多国际著名学者长期建立合作和私人友好关系,邀请他们到中国参加会议,把国际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优秀科研理念介绍给中国广大科学工作者和研究生。
1978年夏天,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中林最初的志愿是学习雷达、计算机,最终因为物理成绩好,学校把他分到了物理专业。1981年,参加了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的CUSPEA(中国物理学生赴美留学考试)的考试,但因为英语成绩不够,没有通过。1982年,考取中美联合招收的物理研究生,成为当年西北五省唯一被CUSPEA录取的学生,之后赴美留学,进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师从J.W.Cowley教授。
1987年7月,用了4年时间拿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是该系有史以来第一人。博士毕业后,王中林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定量局从事过研究工作。1995年,王中林被佐治亚理工学院聘为副教授和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主任。1999年3月,王中林被佐治亚理工学院提前晋升为正教授,成为该校有史以来第三位提前晋升的正教授。2000年9月,创建了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纳米科学和技术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至2005年)。
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04年,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第一届海外主任(至2012年)。2004年,当选为世界创新基金会院士;晋升为佐治亚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校董事教授(Regents’Professor)。2005年2月,推动成立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担任首任系主任。200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国科学发展协会院士。2006年,晋升为佐治亚理工学院工学院杰出讲席教授。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强哥趣说历史 渭南近现代竟出了这两大名人:一位是开国少将,一位是中科院院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强哥趣说历史 渭南近现代竟出了这两大名人:一位是开国少将,一位是中科院院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