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这部电视剧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反正这是我小时候最爱看的一部电视剧,其中最崇拜的自然是包拯了。他外表皮肤较黑,脑门上有个月牙,其貌不扬。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人,做起事来人人都要给他竖起大拇指。
包拯因为清正廉明人称包公,又被称为包青天。狸猫换太子一案便是包拯主审的。他刚开始只是是北宋的一名进士,他为人刚正不阿,不惧怕权贵,也不贪图富贵。做事只要求真相,他每到一处就会为百姓平怨,惩戒贪官,敢于提出皇上的过错,一心只为国家的安康。
因此颇受百姓爱戴。后来人们还根据史书出了很多电视剧和电影来传播他的精神,他也是古往今来的第一大清官,也是做官的楷模,现包拯早已离世,但包拯的精神活在了百姓的心中。
少年时期的包拯
包拯的美名遗留千年,后人以他为傲,在宋代皇上对他也是又爱又恨,得君心更得民心。这放到现在都属于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了。但其实包拯也经历过一段低谷期,那就是包拯的少年时期。
据记载包拯在刚出生时两眼放光让人不敢直视,长相丑陋,皮肤很黑,额头还有大包把接生的人都给吓坏了,父母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便将其丢弃。后来被大嫂碰见,于心不忍,便养在了自己身边。
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包拯也对他的身世有了一些了解,大嫂便将真相告知了包拯。此时的包拯在大嫂的教导下已经识字,为人善良热情,很受大家喜爱。亲生父母也有意要回包拯,毕竟是自己亲生骨肉。家中二哥二嫂得到消息后,怕包拯将来与其争夺财产,二嫂便假装自己的簪子掉落,设计让热心肠的包拯掉落到井中。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包拯落入圈套之后并没有如二哥二嫂所愿,包拯掉入井中,头上的大包变成了月牙的形状。这个月牙也成了包拯的标志。更有人说这块月牙象征着光明,标志着公正廉明。更有民间传闻说这块月亮连接阴阳,白天为百姓申冤,晚上处理冤魂。这其实是非常离谱的,但这恰恰反映了包拯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与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包拯的精神得到了传承
包拯虽由大嫂抚养长大,但在其父母去世后,一直在家中待到守丧期满,还不忍离去。而此时包拯刚被任为大理评事,事业一片大好。仍坚持回家守灵,最后还是街坊邻居出面劝告才回京复职。足以看出包拯的的孝道与仁厚之心。
包拯在被弹劾到陈州京西路转运司时,他大胆调查当地的恶霸,揭露他们压榨百姓、剥削灾民的事迹。被当地百姓认可,并喊他为青天大老爷、钦差大臣包青天。后来被人们口口相传,改成了电视剧,在剧中包青天就是一个为民做主,不惧怕强权,最后取得胜利的人物。而这些都体现了包拯的廉洁公正和铁面无私。
在包拯离世一千多年的现在,我们也没有将他遗忘,而他的精神和品质也一直是我们的榜样和学习的目标。每年都会有很多崇拜包拯和想了解包拯生平的人去包氏祠堂祭拜,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有很多都是包氏子孙。
值得一提的是包拯的第35代后人,包先良一生都守在包氏祠堂里,不曾远离。对于祠堂里的事情更是亲力亲为,如今的包先良已经是一位将近80岁的老人,仍坚守在祠堂,守护着包氏祠堂的精神。这份毅力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当初坚持为父母守孝的包拯。
对于包氏的后人来说,能够守护祠堂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在当时同村人们的为了富足的生活选择出去打工,包先良便留下守护祠堂,包先良夫妇做着简单的清洁工作,勉强维持生活。他们也无一天懈怠,坚持打扫祠堂。这对包先良来说就是包氏子孙的一份责任。
包拯的后代里鲜少有当官从商的,大概是因为包拯曾写下的一句话“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就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一直影响这包氏子孙。包氏子孙也从未让包拯失望,不喜爱荣华富贵,恪守家规。包先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发扬包氏精神
随着时代的进步,旅游业也逐渐发达起来,就有不少人劝告包先良,让他将包氏祠堂改为收费项目。这样即解决了包先良的经济问题,又可以重新整改包氏祠堂,跟上时代的步伐,将其改成旅游景点。包先良听完后一口回绝,不但没有听取意见,反而拿出自己的积蓄整改祠堂。
他认为如果将其变成盈利项目,这有违先人的祖训,这样做了就不配做包氏后人。除此之外,他还为每一位游客讲解包拯的光辉事迹,与包氏祖训。在包先良的讲解下,包氏祠堂不再是冷冰冰的庙宇,仿佛成了人们与包拯的精神交流。
在包先良对每一位顾客的精心讲解下,包氏祠堂越来越有名,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其中也有很多外国友人对包先良竖起了大拇指。而这正是包先良想要达到的效果,通过他们口口相传,包拯的故事和精神发扬到了全国各地。做这一切需要强大的耐心和毅力,来抵挡金钱带来的诱惑,但是包先良做到了,他不但没有忘记初心,还将这种精神发扬到了全国各地。
结语
包先良的这份对守护祠堂的坚持和对金钱诱惑的毅力都和自己的祖先包拯很像。包拯在属于自己朝代拒绝贪官的贿赂,坚持还原事情的真相,坚守自己的原则。包先良在如今坚决守护包氏祠堂这方净土,不让起其沦为赚钱的工具。这些都像极了包拯。
包有良这辈子没有走出大包村,薪水也只能维持正常的生计,但他从未想过放弃,还在平淡的生活中给自己增添乐趣。他虽没走出来,但他的精神,毅力传播了出来,他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包氏祠堂,包氏文化,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富足!
包有良可以在这诱惑重重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初心,为了祠堂和祖先的训诫,舍弃自我。我们应该向包有良学习这种精神,更应该学习包拯的明察秋毫、不畏权势,只为还百姓公道。这样我们生活的的世界才能更加美好。
1.《月华聊历史 包拯后代今何在?35代后代从不外出打工,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月华聊历史 包拯后代今何在?35代后代从不外出打工,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0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