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历史上出现了400多位皇帝,其中最有能力、最有名、最有实力的属于下面10人3360人

第一位秦始皇驾崩(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

秦始皇首次完成中华的大一统事业,开创皇帝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开挖灵渠,统一岭南。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秦始皇当之无愧是千古一帝之首。

第二位 汉武帝刘彻(前141年~前87年)在位。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建立年号制度,在地方推行推恩令逐渐消除割据势力,推行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内政上,汉武帝改革币制,推行盐铁官营。在文化上举贤,创立太学,罢拙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文化思想,从此,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对外上,汉武帝派遣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军事上汉武帝攻灭卫满朝鲜,攻灭南越国,开拓西南夷,北击匈奴,经营西域,他的一系列开疆拓土的军事行动,奠定了汉地基础。

第三位 唐太宗李世民(626年~649年)在位。唐太宗任用人才,任人唯贤,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进一步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完善了隋末的科举制,使得唐朝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唐太宗重视农业,减轻赋税,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社会渐趋繁荣。军事上,降服东突阙,攻灭薛延陀,占领吐谷浑,击败高句丽和吐蕃,大唐威名威震大漠南北,唐太宗提出“自古皆贵中毕,贱夷狭,朕独爱之如一”。受到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拥护被尊称为“天可汗”。大唐帝国为世界强国。

第四位 清圣祖康熙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幼年登基,铲除权臣鳌拜。历时七年运筹帷幄平定三藩之乱。派遣施琅出兵消灭郑氏台湾政权,统一台湾,使台湾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动对沙皇俄国的雅克萨之战,逼迫其签订《尼布楚条约》,遏制了沙皇俄国对远东地区的侵略。康熙帝还三次亲征噶尔丹并将其击败,粉碎了噶尔丹分裂祖国的阴谋,派兵驱逐策妄阿拉布坦,保卫雪域高原安定。在内政上,康熙帝设立南书房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清朝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他重视农业,减轻赋税,颁布“永不加赋”减轻大量贫苦农民负担。在康熙时期,中国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发展。

第五位 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农民出身成为的皇帝。他参加了并领导十几年的农民起义,为推翻元王朝的腐朽统治做出了重要贡献。明太祖建立了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明太祖建立明朝后推行一系列去胡化的政策,逐渐保住了汉家衣冠风尚。军事上,明太祖消灭元末割据势力,攻占元大都,统一全国,六次亲征消灭北元势力,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内政上明太祖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得到强化,他推行大规模的反腐政策,整治了大批贪官污吏。在地方治理上明太祖废除了行省制,推行三司制,在边疆地区,明太祖还推行卫所制度,巩固边塞。明太祖重视农业,他在位期间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发展,国家逐渐走向繁荣,开创洪武之治。

第六位 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1206年~1227年)在位。成吉思汗是闻名世界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历时十余年振兴孛儿只斤家族事业,统一蒙古草原,他塑造了蒙古民族,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帝国。政治上成吉思汗制定了《大扎撒》,设立了千户体制,建立了蒙古汗国的政治制度体系。军事上,成吉思汗发动了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征服战争,他先后攻灭西辽花剌子模西夏,征服了金朝大片土地,建立了横跨亚欧的庞大蒙古帝国。他带领下的蒙古骑兵英勇彪悍,战无不胜,令敌人闻风丧胆。他是蒙古民族永远的骄傲。

第七位 清世宗雍正皇帝(1723年~1735年)在位。雍正帝在位期间推行了规模宏大的改革。他严厉整顿吏治,铁腕反腐,推行养廉银制度,火耗归公制度,使得吏治逐渐好转。他关爱民生,推行摊丁入亩制度废除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使得许多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清朝的人口迅速上升,为此后中国人口大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他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制度,使得国库收入增加。他设立军机处,使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迅速强化。他还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皇室政治内斗。此外,雍正帝还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在西北坚决抗击准噶尔平定叛乱。总之,雍正帝的一系列改革和措施为之后的乾隆时期清帝国的全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八位 光武帝刘秀(25年~57年)在位。光武帝是东汉开国皇帝,他反抗王莽封建统治,光复汉室。经过长达十二年的统一战争,陆续消灭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励精图治。政治上,提倡“柔道”治国,改革官制,整饬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古代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

第九位 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材,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筑“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万国来朝,四方宾服。世称唐高宗与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第十位 清高宗乾隆皇帝(1735年~1795年)在位。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将雍正帝的改革完整有效的贯彻落实,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总之,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史称“康雍乾盛世”。

注:以上皇帝均为大一统王朝的皇帝,且只论功不论过,侧重其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1.《【中国十大皇帝】中国封建时代十大皇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十大皇帝】中国封建时代十大皇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5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