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东汉历代皇帝】东汉皇帝列表,前半段与西汉高度相似,后半段比西汉衰落更快更惨

汉朝400年实际上是405年。其中西汉210年,东汉195年。对一个人来说,十五年相当长,但这样对两个封建王朝来说,这种程度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大约各有200年。

为啥上来要提国祚时长,是因为既然坚持的时间如此相似,那么东、西汉各自的过程肯定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要不然,假设后者也就是东汉的攀升期过长,亦或它的衰落期过短,都很难形成与西汉时长的这种巧合。

西汉的皇帝们咱都聊过了,咱们按时间顺序来看看东汉历任皇帝与西汉相对应的有没有那么高的相似度。

首先开国皇帝刘秀,不管是多高贵的宗室,也不管是多落魄的贵族,从本质上讲,他与刘邦一样,是通过参与起义而坐上帝位的。刘邦起义源于陈胜吴广,他们反的都是二世而亡的秦;刘秀起义源于绿林赤眉,他们反的都是一世而亡的新。

光武中兴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兴",是因为刘秀是刘邦九世孙,所建国号又都是汉,王莽新朝又太短,所以经常将迁都洛阳的东汉看作是西汉的延续。另外说中兴要比说盛世更为恰当,尽管自西汉末以来的乱局平稳后,东汉初的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刘秀的举措更多的是集中在官制改革方面。即为了加强皇权,削弱三公,大幅度提高了监察官员的权限,从此像御史中丞、司隶校尉这样的官职也成了人臣之极。

真正让东汉进入富足时代的还是后面两位,即明帝和章帝。像对内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赐田贷粮恢复农业生产、对外复置西域都护府经营西域等基本都是这两位皇帝时期着力干的。在当时标准的农业社会里,人口的增长就很能说明问题,光武帝刘秀去世时东汉总人口两千一百万,到章帝刘炟末年已经增长了一倍还多,至四千三百万。

明章之治所对应的,自然是西汉的文景之治。那么西汉两个皇帝攒下的充盈国库为后面的汉武帝对外用兵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其相似的东汉自然路径一致,那就是汉和帝。

和帝平外戚、用班超,对内延续了明章二帝的恢复生产举措,对外平定西域,可以说东汉的巅峰就在和帝。但接下来东汉就要在保持与西汉步调基本一致的基础上也走出一点自己的与众不同了。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后有昭、宣二帝的中兴,所以才不至于一落千丈,大大延长了西汉的时长。但东汉自和帝后并没有这样两个皇帝出来收拾局面,而是直接进入"外戚死循环"。汉殇帝刚出生百日即登基,没满一周岁即夭折,成为了中国封建历史上寿命最短暂的皇帝。借此,外戚邓氏掌握了朝政,他们扶植了安帝。

汉安帝算是东汉后期在位时间比较长的了,有十九年,但这十九年里有十一年都在应付西域羌族。接下来东汉第七位皇帝刘懿只做了两百天就去世了,连个谥号都没有。汉顺帝登基后干脆忘掉刘秀主张的吸取西汉教训防范外戚的主张,对梁氏家族勾结倚仗,以至于顺帝后的两任皇帝冲帝和质帝皆沦为傀儡,东汉外戚成势覆水难收。

接下来的汉桓帝倒是想"收一收、试一试",可是他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反而出了个馊主意,即用宦官来打压外戚。他开了历史上给宦官封侯的先例,也为后面三国初期的局面奠定了基调。灵帝可能看多了外戚杀、控、扶、废皇帝的戏码,觉得还是宦官"安全些",矢志不渝的延续着桓帝的亲宦方向,他可能忘了赵高"一脉"更为狠毒。

桓灵的统治直接导致了黄巾起义,后面的事大家就很熟悉了,因为《三国》的普及率太高。少帝时期借着天下皆恨宦官的风潮,何氏外戚上位,拉开了另一段历史篇章的序幕。但是从法统上东汉还在继续,董卓来、少帝废,最后一任汉献帝登基。这个身处特殊时期的末帝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一年,虽然得以善终,但自他禅让给曹丕后,东汉王朝彻底灭亡。

1.《【东汉历代皇帝】东汉皇帝列表,前半段与西汉高度相似,后半段比西汉衰落更快更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东汉历代皇帝】东汉皇帝列表,前半段与西汉高度相似,后半段比西汉衰落更快更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51564.html

上一篇

【东汉皇帝列表】东汉帝后一览(含追尊,蜀汉)

下一篇

【东汉皇帝列表】东汉皇帝列表(含新朝,玄汉)

【东汉历代皇帝】盘点东汉皇帝之间的关系,高清东汉皇帝列表、世系图

东汉历代皇帝相关介绍,东汉王朝,从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的强盛王朝,经过近200年的历史岁月,新朝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秀义争雄、东汉末年的群雄、三国鼎立、195年的变迁年,使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正处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