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史上十大奸臣

忠华吴——白虎

波姬,春秋末期人,原是晋国公族。

史载伯嚭的先祖公子遨为宋桓公之子,宋襄公之弟。公子遨出使晋国,完成任务后留晋为官生子改姓伯。后“三郤”权倾朝野。公子遨之子伯宗公忠体国,不满郤家势力太大,被三郤诬陷致死。伯宗之子伯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国大夫。伯州犁生郤宛,又为楚国大夫,后郤宛被楚国令尹子常攻杀,伯嚭逃难仕于吴,得到吴王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宰辅。伯嚭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完全丧失了其祖辈的优良品质,使吴国在吴越争雄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丧失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

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后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朝廷叛逆——刘濞

刘濞,汉高祖刘邦之侄,代顷王刘仲之子,西汉宗室、诸侯王。刘濞性情极为剽悍勇猛且有野心。刘邦惧怕江东人士不服他的皇权,故而封刘濞为吴王,改当年刘贾所封的荆国为吴国,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于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刘濞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并招纳工商和“任侠奸人”,以扩张割据势力,图谋篡夺帝位。当时,由于天子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使刘姓宗室诸侯的势力日益壮大,于是骄纵起来,处处与朝廷对抗。汉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刘濞谋划了“清君侧”的策略,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乱,带领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被汉军主将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封国被中央废除。

口蜜腹剑——李林甫

李林甫,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小名“哥奴”,性狡狯,无学术,善音律,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任御史中丞,历任刑部、吏部侍郎,其中离间中书令张九龄,使之被贬。在开元二十二年至天宝十一载间任宰相,追封太尉,扬州大都督。生性阴柔奸狡,人称“口蜜腹剑”,又称他为“肉腰刀”。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有才无德——蔡京

蔡京,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福建)人,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在任期间,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纲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括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币制混乱,民怨沸腾。时人称他为“六贼之首”。清圣祖康熙帝评价蔡京:蔡京以庸劣之流,依附小人,以图登进,即当烛其奸回,决意屏黜,迨其误国而始逐之,已无及矣。用人之道,诚不可不慎之于始也 。

卖国求荣——张邦昌

张邦昌,字子能,北宋末年宰相,主和派代表人物。进士出生,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官运亨通。到了宋钦宗即位时,他官拜副宰相一职,成为朝廷中权倾内外的人物。宣和七年,金兵分两路向宋朝进攻。张邦昌畏敌如虎,害怕战争一起,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因此力主议和。宋钦宗派他的弟弟康王赵构与张邦昌一道去金营,被金人当作人质扣押。张邦昌奴颜婢膝,委屈求全,答应了金人割地的无理要求。金人暂时退兵后,钦宗以为张邦昌有功,竟然由副宰相提升为正宰相,而一大批主张抗金的大将却受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击。靖康元年,金兵再次大举南侵,次年正月攻破了宋朝都城开封,徽宗、钦宗被掳入金营,张邦昌则被金人推举为大楚皇帝,当了傀儡。在位期间,他对金人更加百依百顺,甘愿卖国求荣,忠节以此荡然无存。

狂征暴敛——阿合马

阿合马,元世祖忽必烈时的近臣之一,出生于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官至宰相。元世祖时的“理财”大臣。他一方面为忽必烈聚财敛物,一方面植党专权,把持朝政达20余年。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在各地强占民田,同时挟权经商,获取四方之利,在家中设置总库。他还仗势欺人,欺男霸女,拥有妻妾400余人,荒淫到了极点。阿合马树敌极多,天怒人怨,人人想杀他。后来,阿合马与太子真金的矛盾日益尖锐,真金决定刺杀阿合马。1282年三月十七日夜,真金终于设计刺杀了阿合马。阿合马死后,在他的家里搜出了两张人皮,他的其它罪行一一被揭露出来。忽必烈大怒,调查后亦数阿合马之罪,不但没收其家产,杀其党羽,还剖开阿合马之棺椁车裂其尸。

马屁天王——严嵩

严嵩,明朝奸臣。由于会阿谀奉承,明世宗相继任他为南京礼部、吏部尚书、英武殿大学士。以六十二岁高龄,得为首辅。1539年后,世宗嘉靖皇帝沉迷道教,二十年不理朝政,严嵩作为首辅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杀害忠臣,对边事忽视,边防废驰,财政枯竭,国家汲汲可危。尤其在70岁后,他因年高体弱,把朝政交给儿子严世蕃处理。严世蕃依仗权势,买卖官职,横行霸道,搜刮珍宝,致人家破人亡而不惜,引起众怒。三年后,严世蕃因通倭罪被杀,严嵩被召令乞食回乡。

通敌卖国——秦桧

秦桧,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宋高宗建炎四年,秦桧逃回临安,力主宋金议和。绍兴元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职,绍兴八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第一贪官——和珅

和珅,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嘉庆帝即位后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后评价:珅专政既久,吏风益坏,卒酿成川楚教匪之变事具后章,为清室中衰之最大原因。彼复任意稽压军报,授意各路将帅,虚张功级,以邀奖叙,而己亦得封公爵。且于核算报销时,勒索重贿,以致将帅不得不侵克军饷,教匪乘之蔓延,几不可收拾。盖至嘉庆初年,而康、雍、乾三朝之元气,殆尽斫丧于和珅一人之手矣。

1.《【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史上十大奸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史上十大奸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52075.html

上一篇

【中国古代机器人】中国古代的“机器人梦”

下一篇

【万贵妃怎么死的】卑微宫女凭肥胖之躯,架空两位皇后,“妖妃”万贞儿传奇的一生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历史上10大奸臣,和珅仅排第十,魏忠贤第九,第一有点意外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历史上10大奸臣,和珅仅排第十,魏忠贤第九,第一有点意外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历史上10大奸臣,和珅仅排第十,魏忠贤第九,第一有点意外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历史上10大奸臣,和珅仅排第十,魏忠贤第九,第一有点意外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历史十大奸臣,你最痛恨谁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历史十大奸臣,你最痛恨谁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历史十大奸臣,你最痛恨谁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历史十大奸臣,你最痛恨谁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历史十大奸臣:和珅第十,第一名是千古罪人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历史十大奸臣:和珅第十,第一名是千古罪人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历史十大奸臣:和珅第十,第一名是千古罪人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历史十大奸臣:和珅第十,第一名是千古罪人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局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相关介绍,保护——海县化局,因为国家被打破而受到处罚 白虎(P),春秋末期人,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 因躲避父难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引荐下担任了吴国的太宰(大夫),与伍子胥一起共图国事。起初,由于他在吴国尚未站稳...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赵高乱秦终列第一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赵高乱秦终列第一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赵高乱秦终列第一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赵高乱秦终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