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金满楼

承德避暑山庄有三间非常破旧的茅草屋,悬挂的牌匾名也非常简单,被称为“茅草屋”。

但是,您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字,这可是雍正皇帝的亲笔题名。

民国年后,出任热河都统的熊希龄住在了避暑山庄,他也发现这处茅草房特行独立,与周围楼台亭榭极不协调。因而,熊希龄便问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宫役”,后者说:

“乾隆帝之生母为南方人,诨名‘傻大姐’,随其家人到热河营生。时方选秀女,临时缺一名,遂把她列入充数。

后来太子(雍正帝)病重,傻大姐在侍女之列,服侍最勤,四十余日衣不解带,太子感其德,病愈后遂和她有关系。

后来。傻大姐便在这茅棚内生一子,即乾隆帝也。后来乾隆帝就在产生之地作此茅屋,留为纪念。”

事后,熊希龄把这故事讲给胡适听,胡适就把它收入了自己的日记。

文末,胡博士还说,这事无从考证,不过乾隆实在像一个“傻大姐”的儿子! 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胡适是个大名人,这一说法也就广为流传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乾隆生母系一地位低下的汉人女子”的传说在热河行宫中颇为流行,有人说她是一极丑之汉人宫女,熊希龄这里就成了南方“傻大姐”。

说汉人女子混进避暑山庄成为宫女,此说和清宫选取宫女的制度不符,说雍正此前是太子,更是不符合历史史实。

当然,乾隆的妈成了汉人丑女,从传播学的源头和路径上说,这其中是如何衍生变体的,目前已无法考证了。

是不是汉人宫女别不说,对这个所谓“草房”,仍有很多史家很感兴趣。如台湾学者庄练即断言:

“此一草房,并非寻常的草房。正是遗老冒鹤亭所说,在当年诞生乾隆的‘草厩’也”;

否则的话,“为何要将这一处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草房’专门列入狮子园的房屋记载之内,与其他锡以专名的堂阁亭台同占一席之地呢?”

乾隆生母长得确实不怎么好看

对此,郭成康先生则认为,断定“草房”即当年乾隆诞生的“草厩”尚嫌根据薄弱,因为乾隆生前已对此做过解释,其认为皇父雍正之所以要在狮子园留一草屋,无非“缀景”和“示俭”两种意义。

因此,他所作的系列“草房”诗均以此为主题,如“萧纬仰如在,茅茨示至今”;“岩屋三间号草房,朴敦俭示训垂长”等。

由此,《热河志》中将“草房”列入狮子园的房屋记载,也是一件看来可疑但又合乎情理的事。

乾隆年后,这处“草房”后来被赐给了果亲王弘曕,后者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去世后,此处荒蔽,无人看管。

某次,乾隆再次来到这里,看到一片萧瑟荒凉,于是命人重新修整。此后,乾隆每至避暑山庄则必往“草房”小憩,并赋诗以志其事。

或许因为乾隆过多的提及“草房”,这才令后人觉得此处对其经历十分重大,以致附会成乾隆的出生地吧!

当然,乾隆本人对自己的出生地是有明确说法的,他在其诗中曾多次提到自己出生在雍和宫而不是什么狮子园、“草房”之类。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春,乾隆在雍和宫礼佛后明确提到:“虽曰无生俞宗旨,到斯每忆我生初”,表明自己“初生”于雍和宫;

此外,还有一首雍和宫纪事诗也写道,“斋阁东厢胥熟路, 忆亲唯念我初生”,以上都明确指出,乾隆是诞生在雍和宫的。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正月初七,乾隆在雍和宫礼佛后赋诗一首,其下有双行小注:“余实康熙辛卯生于是宫也。”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乾隆又写诗:“岂期莅政忽焉老,尚忆生初于是孩”,诗下加双行小注,曰:“以康熙辛卯生于是宫,至十二岁始蒙皇祖养育宫中。”

由此可知,乾隆自始至终表明自己出生于雍和宫而非狮子园之“草房”,类似“乾隆生母是汉人女子”甚至是丑女的说法,无非是向乾隆泼脏水、有意黑化清帝的民国文风罢了。

1.《【乾隆皇帝的生母】胡适说,乾隆生母不但是汉女,而且还是个“傻大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乾隆皇帝的生母】胡适说,乾隆生母不但是汉女,而且还是个“傻大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5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