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殖民史29:夏联盟衰落,商国灭夏》门/寒山回忆说
在前一章,我们谈到了商国崛起过程中的三次著名战争,其中最后一次是与对方坤友的战争。(莎士比亚)。
无法考证商国驱逐昆吾时,商国的君主是哪一位。也无法考证商国冒进占领豫东时,商国的君主是哪一位。只能说,上甲之后,商王的传承脉络,大体上是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大乙。
大乙就是著名的商汤、成汤,又叫天乙。无论大还是天,都是甲骨卜辞中,商人后裔对这位著名的先王的尊崇的表示。实际上,大乙真正的名字叫做履,姓子,全名子履。大乙是商王的尊号,相当于商王去世后被祭祀的庙号谥号,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庙号谥号,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了。如果有人把大乙当作商王的名字,或者大乙的名字叫成子汤,那都是没文化真可怕的表现了。
因为后桀在位三十年左右,灭夏之后,大乙(子履)又在位二十九年左右,所以大乙的年龄应该晚于桀。再结合商灭皮氏时,上甲(子微)依然在位,可以推测商驱逐昆吾国时,在位的商王可能是报乙、报丙、报丁三任商王中的某一位。与孔甲同时,经历孔甲养马失败阶段的,可能是报丁、示壬两任商王中的某一位。冒进占领豫东时,在位的商王可能是示壬、示癸中的某一位。
总而言之,到夏联盟的后桀在位时,相当于商王示癸的后期、大乙的前期。
当后桀把崇国的国力折腾的差不多时,韬光养晦了一二十年的商国,终于开始重新挑战夏联盟了。
后桀十五年,大乙把商国的都城迁到亳,这个亳就是考古发掘在郑州管城区发现的郑州商城。也就是说,亳都原本是韦国的地盘,商国迁都之前,必然经历了与韦国的地盘争夺战,最终韦国丢失郑州地区。
亳都所处的位置,是新夺取的韦国旧地,西面就是顾国和洛阳盆地的古崇国,南面就是南迁后的昆吾国,无论韦国战败后退到亳都以北还是亳都以南,这里都是夏商双方对战的前线。
和之前的古崇国君主杼迁都到夷夏交界前线的老丘(开封附近)一样,也和后世明成祖迁都明蒙交界前线的燕京一样,商族人把都城迁到夏商交界前线的亳都,也是意在进取,把最大的人力物力资源都汇集到对峙的前线。
有了先王自信心爆棚,冒进南下,导致商国一度陷入困局的教训,大乙与夏联盟对峙的过程中,开始寻找盟友,并且继续采用先王更早的的战略,征服古崇国的藩属方国、部落,或者说古崇国的盟友,最后再攻打古崇国。
商国寻找的盟友,是崇国的老外戚,传说中禹的舅族有莘氏。从伯禹到后桀,接近四百年下来,不断的有更新更亲的外戚部落出现,少康时的舅族有仍氏、杼时的舅族有虞氏,更是到后桀时的妻族有施氏,作为最老的外戚,有仍氏和古崇国的血缘关系早已疏远,在夏联盟中的地位也逐渐从中心退往边缘。
但是有莘氏作为风姓部落的大宗,实力依然很大。所以商王大乙选择了与有莘氏联姻,迎娶了有莘氏的君主之女,商国与有莘氏结成联盟。贵族女子出嫁,陪嫁而去的最重要的男子叫做滕臣,有莘氏的滕臣,叫做伊尹。
伊尹原本是洛阳盆地伊水流域某个部落的族人,因为各种原因,流落到有莘氏,并且入赘成为有莘氏的族人,而且混的很可以,成为有莘氏贵族女出嫁的陪同人员。
大乙娶了有莘氏的贵族女,同时还任用了伊尹,让他参与到商国最核心的军国大事中。原因是伊人来自于古崇国腹地,对古崇国的情况非常了解,同时在有莘氏中地位也不低,拉拢好伊尹,既可以对古崇国的情况诸如地形地势、部落人口的分布、物产的多寡有更多的了解,又能充分的利用好有莘氏的力量。
有莘氏与商国联姻,还带来了其他一些方国部落的加盟,比如汝河流域的汝方。商人的语言习惯中,会把一些方国部落称作某某方,比如羌方、鬼方,甚至在甲骨卜辞中把自己的商国称作商方。汝方,就是汝河流域的方国,以河为名(如同以易水为名的有易氏)。汝方具体分布在什么地区,无从考证,可能是汝河下游地区,现在的汝南、上蔡一带。汝河上游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他很难越过许昌地区的昆吾国,前来与商国结盟。
联盟莘、汝后,商国首先灭掉嬴姓葛国。汤居亳,与葛为邻,葛国是夏联盟的核心方国,古崇国的铁杆盟友之一,而且就处在商国的东南方,莘国(有莘氏)的南方,现在开封东南的商丘一带,是商国西进的背后之患。灭掉葛国后,商国就可以全力向西,避免两线作战。
几年后,据传说是后桀二十六年,商国西进灭掉了古温国。古温国的族人是高阳氏的后裔,同时也是昆吾氏的后裔,定居在洛水注入黄河河口的北岸,现在的河南温县一带。上古时,黄河泥沙还没有覆盖到这么高的海拔,温县一带有温泉冒出,所以昆吾氏的这一分支族人,以温为族号,古温国就是这么来的,后来的温县的名称,也是这么从这里来的。
古温国的位置,处在洛阳盆地和殷卫之地的中间地带,古崇国可以从这里北上,攻打商国的老根据地殷卫地区。商国选择第二步灭掉温国,不仅堵住古崇国北上攻打殷卫之地,同时还可以占领温地,与亳都形成东、北两面包围古崇国的趋势。
占领古温国后,国君被废,温国的都城温邑成为商国的封邑,族人成为商国的属民。也有一部分族人不愿臣服商国,往南越过黄河,暂时迁徙到洛阳盆地的古崇国腹地。
包围之势已成,商国的第三步就是,清除亳都西面挡住商军西进洛阳盆地的绊脚石,韦国和顾国。
但在征讨韦国和顾国之前,商国的前两步行动就已经惊到了已经萎缩的夏联盟,后桀让昆吾国牵头,与韦国、顾国组建联军抵御商国的军队,甚至是主动进攻商国的军队,史称“昆吾伐商”。
在这次战役中,商国汇集了莘国、汝国以及其他盟友的军队,击败了昆吾的军队,并且占领了韦国,迫使韦国的族人逃亡迁徙到郑州东北方、当时黄河东岸的豫东北,现在的滑县一带。
第二年,商国又顺便灭掉了荥阳一带的顾国,算是商与昆吾之战延续的尾声。
商与昆吾之战是夏商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对于古崇国来说,这场战役的失败,就意味着中原和东方骑墙观望的部落方国,会纷纷投靠商国,而且还意味着,古崇国从进攻转入到防守,之后的战争,只有防御的命,而没有主动进攻的实力了。
果然在灭掉顾国之后,东方嬴姓部落的大宗之国费国,臣服了商国,史称“费伯昌出奔商”。费国位于现在的曲阜东南,费县附近,是古嬴国的大宗之国,传说中与后启争夺中原联盟后位的伯益,就是费国的君主。
启与益的战争之后,益战败被杀,费国从济宁曲阜一带被迫迁徙到沂蒙山区,但是依然是嬴姓诸国中的大宗之国,相当于嬴姓诸国中的老大哥。费国臣服商国,意味着同为嬴姓方国的莒国、徐国、江国、黄国等,不臣服于商国,不加入到商联盟中来,至少也不会再与商国为敌,而去帮助古崇国。
所以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商国已经在夏联盟之外,另外组建了一个商联盟,而且联盟的规模超过了夏联盟。接下来要做的,无非就是,让夏联盟并入到商联盟中来,中原地区重新回归一强独霸的秩序。
但是古崇国拥有十几个同姓方国,在豫西和晋西南还有虞国等方国的支持,要后桀放弃昔日的霸主地位,臣服于商王大乙,显然做不到。
所以商国在商与昆吾之战后的第四年,也就是后桀三十一年,发起了最终的伐夏之战。史称(诗经商颂)“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商军与夏军在鸣条之野爆发决战,强弱分明,崇国不出意料的战败了。商国的军队攻占了崇国的都城,古崇国灭亡。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更多文章请关注头条号寒山憶雪,或微信公众号,ID:寒山历史小讲堂
1.《【灭掉了夏朝 建立了商朝】专题商朝是怎样灭掉夏朝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灭掉了夏朝 建立了商朝】专题商朝是怎样灭掉夏朝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