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贵族向文化贵族的转变是文明的,只有一次历史机会,中华文明的机会是先进百家争鸣的,西方文明的机会是欧洲文艺复兴的。

百家争鸣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盛世,将其称为五千年文明的鼎盛期也不为过。百家争鸣之所以发生在春秋到战国的时期,基本一致的观点是一方面春秋战国还未形成君主专制,民间有着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另一方面是大量没落贵族形成庞大的游士群体,在自由的氛围下,游士创立了多种学术流派,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实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中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重要因素,从春秋到战国,战争形态的变化导致武士没落文士崛起。

军事贵族向文化贵族转型是每一个文明的大事件,是一个文明有且仅有一次的历史大机遇。中华文明的历史机遇发生在距今两千五百年前,在世界文明史上成为超早熟的文明,中华文明也因此在古代超越西方,成为领先的世界性文明。西方文明军事贵族向文化贵族的转型比中华文明晚了近两千年,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西方的转型直接引发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使西方文明一跃成为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正在经历的是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型,了解历史上的大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百家争鸣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转型,要从周朝的建立开始讲起。

西周封建

武王伐纣推翻殷商统治之后,周建立起的不是奴隶社会而是封建社会。周的封建制分为三个层级,最高层级是"天下",包括周的全部领土,"天"将"天下"授权给"天子"进行管理,周天子就是天的代言人,管理人间天下事。次一级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各诸侯,"国"的领土称为邦国,邦国的君主称为国君。再次一级是"家",由国君分封给家臣,"家"的领土称为采邑,采邑的君主称为家君。

西周封建

与封建制配套的是约定权利传承方法的宗法制,宗法制是嫡长子世袭继承制,即君主与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有世袭继承权。宗法制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这一制度保障了权利传承的确定性,继承权自出生那一天就确定了,其他人不能争也不能抢。建立了封建宗法制作为政治制度,周接着制定井田制为经济制度、礼乐制为文化制度,贵族制为军事制度。

周只有贵族才有参军打仗的权利和义务,平民不承担保家卫国的责任。贵族中君主拥有治权,嫡长子拥有继承权,出身贵族家族的普通贵族既没有治权也没有继承权,但拥有从政或从军的权利和义务。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贵族的必修课,其中"射"指射箭、"御"指驾车,西周的战争是战车对战车的作战方式,诸侯国实力的强弱也以拥有战车数量的多少作为标准。六艺是文武兼修,文可从政、武可御敌,会六艺的是贵族,不会六艺的是平民。

周人在三千年前就建立起了完备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制度,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依然体现出周人极为高明的政治智慧。历史同期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不断经历着改朝换代的战火洗礼,古希腊尚处黑暗时代,古罗马离建城还有两个多世纪。中华文明的早熟从西周的建立就有所体现。

再好的制度也禁不起长时间的考研,经过近三百年的风风雨雨,周制不人性的一面开始逐渐显露。封建宗法制的尊卑贵贱一切取决于先天的血缘,好处是权力的传承具备极高的确定性,坏处则是贵族失去了上升通道。军事贵族制规定了战争是贵族的专利,平民唯一的晋升台阶也被无情的拆除。随着西周的灭亡,封建宗法制度和军事贵族制度同时开始崩塌,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拉开了序幕。

贵族战争

西周到春秋的战争形式是战车对战车的战争,交战双方的武士都在战车之上。每辆战车载武士三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武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右方武士执戈,主击刺称"车右";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每辆战车还有隶属的步卒,这些步卒与战车编在一起构成一个基本作战单位,称为一乘。战车对战过程中,乘车之人是武士,属于贵族,徒步之人是步卒,属于平民。贵族和平民泾渭分明,并且只有贵族投入战斗,平民仅保障后勤。正是因为出于战车作战的需要,君子六艺中的"御"和"射"是贵族教育的必修课。

战车

作战用到的战车、战马、兵器和甲胄均由贵族提供,拥有多乘战车的是大贵族,拥有少量战车的是小贵族,没有实力拥有战车的是平民,没有战车也就意味着没有参战的权利。参战自备武器弹药是古代战争的一大特点,同时期的古希腊,城邦公民按照财富等级分别担当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和海军桨手的职责,公民自备装备为城邦尽义务。中世纪骑士是重装骑兵,全套装备价值不菲,骑士的训练更是耗资颇多,平民没有实力成为骑士。因此中世纪欧洲的战争是典型的贵族战争。

西周到春秋的战争规矩是遵守贵族礼仪、保持贵族风度的战争。大家都是贵族,没有必要死缠烂打、不死不休。战争的目的是决出胜负,而不是赶尽杀绝。虽说春秋无义战,但春秋的战争有风度、讲礼仪、不野蛮,这就意味着交战双方要共同遵守战争礼仪和规范。战争很有讲究:第一、不斩来使。使节无论职位高低都不可侵犯。第二、不以阻隘。不在险隘的地方阻击对方,要在开阔地带公平对决。第三、不鼓不成列。在对方阵势摆好之前,不击鼓发动攻击。第四、不重伤。战斗的时候,对方已经受伤就不能再攻击使对方遭受二次伤害。第五、不擒二毛。不能俘虏对方花白头发的武士,使其老有所终。第六、不逐北。对方败退时不追击,获胜即可不需要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贵族战争真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好生令人羡慕。什么原因使春秋的战争如此重规矩、懂礼仪?答案是贵族作战是为了尽义务、争荣誉,虚名多而实利少。周的封建宗法制关闭了贵族的上升通道,武士作战再勇敢、战功再卓著也不可能由普通贵族晋升为拥有继承权的贵族。主持战争的国君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周天子和各路诸侯主持正义,灭国战就打不起来,能打的是争霸战。争霸就是争当江湖老大,做老大的前提不仅要实力强而且还要带头遵守江湖规矩。既然交战双方从君主到武士都是为了荣誉而战,自然不必大打出手不死不休。

礼崩乐坏

规矩是人定的,有人遵守就有人破坏。率先不守规矩的是楚,楚是南蛮本就不属于华夏,当然不用遵守华夏的规矩。本来周天子称王,诸侯国君称公。楚作为诸侯,君主当然应该称公,但楚君偏偏要称王,而且第一任国君称武王,称谓与周武王平起平坐。楚君称王只是破坏了称谓的规矩,楚成王和宋襄公的泓水之战则是彻底打破了战场上的规矩。

楚宋交战于泓水,宋军率先列好战阵,宋襄公始终没有趁楚军渡河中和渡河后的混乱发动攻击,而是一直等到楚军渡河完毕列好战阵才敲响战鼓。结果是宋军大败,宋襄公也中箭负伤,第二年就撒手人寰了。泓水之战很有名,据《左传》记载,战斗过程中宋襄公的幕僚多次建议宋军应趁楚军渡河立足未稳之时发动攻击,宋襄公均未采纳。宋襄公的理由是要遵守"不鼓不成列"和"不以阻碍"等战场礼仪,不遵守就不是君子。

泓水之战

宋是殷商宗室的封地,以华夏正统自居。泓水之战时既然有人建议宋襄公对楚军半渡而击之,就说明在华夏正统诸侯中,不遵守"不鼓不成列"等作战礼仪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了。更为关键的是,史书上对宋襄公战败的总结是因为守规矩所以吃大亏。这就很严重了,如果谁守规矩谁吃亏的话,规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有人破坏战争规矩就有人破坏政治规矩。刻板的宗法制堵死了所有人的上升通道,有才华有野心的人士当然不甘心。礼乐制更是将对人性的压制变成了固定的形式,贵族不但要熟记和遵守繁文缛节的"礼",诗歌、舞蹈和音乐三位一体的"乐"也被分为三六九等,各级人等在娱乐休闲时也要时刻牢记不可越雷池半步,这样的反人性制度不崩溃才是天理不容。于是到了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盛行,乱臣贼子频出就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破坏礼乐宗法的急先锋依然是楚,对各种规矩不当回事的楚成王,刚刚坏了战场规矩,接着就打算废长立幼坏宗法制的规矩,结果导致长子楚穆王弑父篡位当了天字第一号乱臣贼子,坏规矩的楚成王收获现世报。

黑铁时代

规矩坏了可以再立,时代变了无法抗拒。只要贵族还能垄断战争就出不了大乱子,但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任何人无法阻挡的黑铁时代来了。到了春秋晚期,新的战法和新的兵器被发明出来,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主要兵器,同时步骑协同逐渐取代战车作战成为了战争的主流形式。

铁器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正是在从春秋到战国的过渡时期,铁器之前的武器是青铜器。铁器对比青铜器有着非常大的优势,铁比青铜更锋利,杀伤力也就更大。更为关键的是铁器的铸造成本更低、产量更大,一举解决了青铜器产量小、装备不足的问题。兵器不再是贵族才能装备得起的奢侈品,平民也可以成为武装到牙齿的士卒。

兵器改变了,作战方式也随之而变。笨重的战车被步骑协同所取代。当时还没有发明马镫,因此重装步兵是作战主力,轻装骑兵配合步兵完成步骑协同作战。没有了战车,贵族自己武装自己的优势荡然无存,国君可以直接向平民提供作战装备。贵族再也无法垄断参战权了。

步骑协同

平民的参战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性质,平民本来就是贱命一条,礼义廉耻对平民根本没有约束力,战场上杀红了眼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于是战争从春秋点到为止的争霸战变成了战国血流成河的灭国战。

历史机遇

贵族战争中平民参战不作战,平民在战争中仅负责后勤称为走卒,贵族在战争中负责作战称为武士。 "士"高贵、"卒"卑贱,"士"成为贵族的专属称谓。黑铁时代之后,平民不仅参战,而且作战,平民就由走卒变成士卒。贵族则与平民并肩作战,贵族就由武士变成士兵。平民地位上升了,贵族地位下降了,平民参与作战直接动摇了封建军事贵族制度的根基。

先秦贵族失去了战争的特权,贵族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贵族不仅会打仗而且还有文化,君子六艺中三分之二是文治三分之一是武功,好勇斗狠的事交给了平民,军事贵族要转型成为文化贵族。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豪杰,中华文明经历的乱世相当不少,普通乱世成就的是草莽英雄,春秋战国横空出世的则是至圣先师。其原因在于军事贵族向文化贵族的转型涉及的是一个群体,集体转型迸发出群星璀璨的耀眼光芒。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是真正的文化盛世。

先秦的百家争鸣是中华文明的华彩乐章,诸子百家的思想成为中华文明的基石,率先奏响的华彩乐章也使中华文明在古代社会成为领先的世界性文明。欧洲的文艺复兴是西方文明的华彩乐章,也发生在军事贵族转型文化贵族的时代。骑士的没落开启了文化的复兴,文艺复兴不仅复兴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更是开启了通往现代文明之路。

先秦诸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以儒墨道法四家的影响力最大。儒家讲君臣父子仁者无敌,道家谈无为而治与世无争,墨家言兼相爱交相利,法家说势术法赏与罚。儒墨道法之外还有阴阳家、名家、杂家、纵横家、兵家等,武士没落文士崛起,中华文明的思想文化基石就此奠定。

儒墨道法

先秦贵族的集体转型,成就了百家争鸣的文明鼎盛期。早熟的中华文明迎来的下一个鼎盛期距离百家争鸣时代有些远,间隔超过了两千年。这个时代正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今天的中国,进行的是一场十几亿人口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大转型,中华文明的今天是毫无疑问的最好的时代,最好的时代一定是大师辈出、气象万千的时代。身处这样的时代,重读百家争鸣的历史,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

1.《是周朝贵族君子风度的必要条件看这里!百家争鸣(1)武士没落文士崛起的时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是周朝贵族君子风度的必要条件看这里!百家争鸣(1)武士没落文士崛起的时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