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世纪》在乌都平壤、图安镇或晋阳,称为罗安图安镇。
《汉书地理志》说,颍川郡阳翟是夏禹国。《世本》说禹都阳城。阳城在河南登封,在嵩山之南。《史记·货殖列传》说:“颖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左传·倍公三十二年》:“殺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可见,传说中夏代的都邑,都不出河南、山西两省。(一)禹都阳城
据文献记载,禹的活动地主要在嵩山一带。《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太平御览》卷三十九“篙山”条下,引韦昭注:“崇,篙字古通用。夏都阳城,篙山在焉。”《括地志》:“阳城县在箕山北十三里。”《水经注·颍水》载(阳城)“颍水径其故城南,昔舜禅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县南对箕山。”《汉书·地理志》注引《汲郡古文》“(禹)居阳城”。《续汉书·郡国志》注引《汲冢书》“禹都阳城”。
从上述文献看,大禹的都城为阳城,阳城的位置应该在今登封市告成镇附近,这里有颍水,隔颍水又与箕山相望另外,告成镇附近出土的汉代陶器上也常有“阳城”二字。登封王城岗遗址位于告成镇西北的颍河与五渡河交汇处,在此发掘出一座河南龙山文化中晚期的夯筑城址。
城址由东西相连的两座小城组成,东城大部分已被五渡河水冲毁,仅余西南城角及西墙的一部分。西城呈方形,以东城的西墙为东墙,西墙长92米,南墙长82.4米,东端有一个宽9.5米的缺口,可能是城门之所在。城址虽小,但城墙系夯筑而成,并且墙下还先开挖基础槽。城内发现有与城墙同期修筑的十余座较大的夯土建筑基址,有些基址下面还发现有奠基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城内WT196H167出土了一件青铜容器残片,为器物的腹底部。H167出土木炭的C14校正年代为距今3850土165年,属于夏代初期。王城岗古城址的地望与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地望如此相吻合,应该不是巧合。
河南龙山文化王湾类型晚期是夏代初期夏人的文化。而登封王城岗城址初建可能是在鲧的时期(王城岗二期),但为禹(王城岗三期)所沿用,因此有可能是“禹都阳城”之所在。城址虽小,但具备了城垣与宫殿,其所以小,可能与当时忙于治水有关,即如《论语·泰伯》所云“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
(二)夏启之都
位于河南省新密市的新砦,极有可能是中国考古界苦苦寻找多年的夏代开国之君夏启的都城。夏启结束了尧、舜、禹时代盛行的“禅让”制度,是传子制度的开创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夏启才是真正的夏王朝开国之君。
该遗址是一座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拥有内外三重城壕和大型建筑的夏代早期大型城址。城址内部不仅发现有宗庙性质的大型建筑,还发现有加工骨器的手工作坊区。出土的遗物不仅数量众多,做工精美,而且规格很高。经C14测定,新砦遗址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900年,属二里头文化的早期阶段,正与夏启的时代相吻合。
(三)夏桀之都
最近的钻探与发掘结果表明,二里头遗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一东南向分布,东西最长约2400米,南北最宽约1900米,北部被今洛河冲毁,现存面积约3平方公里。其中心区位于地势稍高的遗址东南部,分布着宫殿基址群,铸铜作坊遗址和中型墓葬等重要遗存。西部地势略低,为一般性居住活动区。遗址的东部边缘地带发现有断续延伸的沟状堆积,已探明长度逾50米,可能是建筑用土或制陶用土的取土沟,同时也具有区划作用,形成遗址的东界。
考古发现始建于二里头文化晚期的一号、二号宫殿基址,是此前学术界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但最新的考古发掘证明还存在比这更早的大型宫殿基址。
早在1978年对二里头的考古发掘中,就发现二号宫殿基址下叠压着二里头文化早期的大面积夯土遗存,但它的规模、形制结构以及具上体年代等问题不明。2001年秋,二里头考古工作队进行了为期四个季度的发掘,发掘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发掘结果表明,二号基址下面叠压着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大型建筑基址。现编号为三号、五号的两座大型建筑东西并列,其间的通道下发现了长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
考古人员还在三号基址中院和南院院内分别发现了成排的中型墓葬,现已清理了5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多铺未砂,有棺痕,出士了铜器,玉器、漆器白陶器,原始瓷器,嵌绿松石工艺品,制艺品,海贝等大量精美随品。
成组贵族墓发现于宫殿区,在二里头遗址则属首次发现。它的发现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年代提早约百年左右。二里头遗址时代约距今3850~3550年,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其可能是桀都之所在。
桀先居斟鄩,后徙河南。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城墙,但已有城墙之线索。城垣的社会功能主要用于保卫王权,而宫殿则是王进行统治的中心。但有的学者认为二里头一期文化为夏代早期文化,它可能为禹之阳城或其他之城。
夏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阶段,也是中国古代社会迈向阶级社会的起点。目前关于夏文化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的感觉还是资料太少,说服力明显欠缺。我们期待着夏代考古工作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
1.《从考古角度寻找大禹、夏启、夏桀时的夏朝都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从考古角度寻找大禹、夏启、夏桀时的夏朝都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