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王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盐沙的窑村,商汤王陵高约7米,鲍鱼型,地面周长近100米,四周种着松柏,郁郁葱葱。这是孔子被称为“三大领英”之一的商汤的领棉地。

原商汤墓的墓冢非常高大,古木参天,碑碣林立,百姓俗称“汤王陵”。原来有许多建筑,称为桐宫,后被人唤作“汤王庙”,每年前来祭祀的人络绎不绝。在墓的西南方向数百米处,还有一片大洼地,积储的雨水长年不竭,清澈甘甜,被称为“汤王池”。 “商汤”是商代的开国帝王,后世一般都称其为“商汤”,其中的“商”字,指朝代名,“汤”才是其名。

汤氏,原出子姓。成汤后裔。封地中山。望出范阳。

皇帝娶西陵之女嫘祖为正妃,生二子:长玄嚣,次昌意。皇帝崩,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厹帝。厹帝崩,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娶简狄为妻,生契。契佐夏禹治水有功被任司徒封于商,并赐姓,是为成汤始祖。迨契十四世孙,子姓名履,又名天乙,乃夏朝方伯。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定都于毫,定国号曰商。及薨,庙号成汤。其后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是为河南汤氏。

商汤乃殷商开国之君,即成汤拥有天下后之号。商汤(公元前1766年)传位至帝辛时,朝政日衰,终被周武王所灭,至此传十七代三十一王(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

当时夏朝,帝桀在位,夏朝国势渐衰,矛盾异常尖锐,汤乘机起兵,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接着又克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部)等小国。经过11次战役,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无援,又利用有娀氏的反叛,起兵于鸣条之战打败夏桀王,一举灭夏。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君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商灭夏后,成为黄河流域的主要统治者,势力发展很快。尤其是前期政治状况较好,社会也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标志这一文明的,是甲骨文字的相当成熟和青铜冶炼技术的相当进步。历时600余年后商朝灭亡,时间约在公元前11世纪。

看如今,一代帝王之陵,说保护也算保护了,还立了塑像,比其他陵墓要好一点,可陵墓小的可怜,是原来就这样规模还是后期用土“掠夺”,我们未知....

1.《11个商朝王陵墓专题之拜谒洛阳偃师商汤王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1个商朝王陵墓专题之拜谒洛阳偃师商汤王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