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历史,就能看到“崛起、兴盛、衰落、灭亡”这种无法逃脱的怪圈。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也不例外。

那么,蒙古帝国的衰亡,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对此,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提出这么一个观点:

他们曾横扫欧、亚两洲,然他们所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还是中国,即“弱宋”。然蒙古人经过五代七十八年,才打败宋军,占领中国,蒙古的武力也因与中国相战消耗极巨,宋亡而蒙古亦趋衰弱,未到百年,被汉族驱逐出塞。整个蒙古帝国的衰亡,主要始于中国。

显然,钱穆的观点是:蒙古帝国衰亡的开始,主要始于中国,也就是始于南宋。

13世纪,铁木真崛起之后,率领蒙古铁骑纵横欧亚大陆,比如蒙古三次西征,可谓所向无敌势如破竹,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的灭国无数,打下了庞大的疆域。

1219—1224年,成吉思汗击败花剌子模国,占领了中亚庞大的疆域,主要是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地。

1236—1241年,窝阔台汗发动第二次西征,拔都是主帅,据说5天打下莫斯科,随后入侵波兰、匈牙利等,一直打到奥地利维也纳附近,这是蒙古大军所到最西之地。

1252一1260年,蒙哥汗派他的弟弟旭烈兀,率领10万大军开始第三次西征,打下了伊拉克、叙利亚、塞浦路斯等地。在准备进攻埃及时,因蒙哥大汗去世,才率军东归。

从史料上看,在这三次西征中,虽然灭国无数,但蒙古铁骑损失有限,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说,征服西方国度之后,蒙古帝国实力不降反涨。

在东方扩张上,蒙古一共有四个对手,即西辽、金国、西夏、南宋。前三个对蒙古影响有限,1206年铁木真称汗,到1234年西辽、西夏、金国全部灭亡,只剩下一个南宋。

然而,即便从1235年宋蒙滁州之战,宣告宋蒙正式战争开始,到宋朝灭亡的1279年,南宋也坚持了近45年。其中最为传奇抵抗的是两座城市,一是钓鱼城,一是襄阳。

钓鱼城之战中,面对几十万蒙古大军,钓鱼城仅凭少量官兵和群众,却挡住了蒙古大军36年之久,还杀死了蒙哥大汗。1279年,由于南宋灭亡,忽必烈答应绝不伤害城中百姓,守将王立才弃城投降。弃城之后,没有一个人乞求怜悯,守城的32名将军全部拔剑自刎。

襄阳之战中,忽必烈派遣近20万精锐,攻打襄阳城,然而襄阳宋军却在孤城无援、粮草不济的情况下,抵挡了6年之久。1273年,元军攻下樊城,守将范天顺长叹:“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在守地自杀。樊城失陷之后,襄阳在弹尽粮绝毫无希望之下,吕文焕降元。

值得一提的是,蒙哥大汗在钓鱼城之战中被击杀,导致蒙古帝国一场剧变,外出侵略的兵马纷纷回国抢班夺权,忽必烈与其兄弟为争大汗之位开展了持续五年的战争,由此:一方面导致蒙古帝国分裂,且内部战争不断,大幅度削弱了力量,一方面蒙古铁骑回国抢位,也变相拯救了埃及等区域。

崖山之战中,十万南宋军民跳海自杀,代表南宋正式灭亡。然而,南宋灭亡之后,不代表元朝就此高枕无忧。从史料上看,南宋故地的抗元起义一直没有停息。

客观的说,被无数人鄙视的“弱宋”,却极大的消耗了蒙古帝国的元气,这一根硬骨头拖垮了蒙古游牧大军。正因如此,才不到百年,元朝就被推翻。

不过,反过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蒙古帝国没有攻打南宋,一直没有遭到巨大的消耗,世界将会如何?或许,欧洲和非洲难以幸免!所以,有学者认为,从这一点来看,南宋让蒙古帝国开始衰败,拯救了世界,拯救了欧洲和非洲。

其实,南宋之灭亡,并不完全是南宋弱,而是蒙古帝国实在太强。即便如此,南宋还能坚持近半个世纪,并且“拖垮”蒙古帝国,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支撑。正是这一种战斗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才能绵延数千年,才能在北方游牧民族威胁之下(从秦到明,北方一直是国防之重),成为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古国。

1.《【1235年为啥元朝入侵南宋】蒙古帝国的衰亡,始于南宋这一根硬骨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235年为啥元朝入侵南宋】蒙古帝国的衰亡,始于南宋这一根硬骨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