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国叫夏朝诸侯国,伯爵,所以叫葛伯国。《孟子藤文公下》记录:“汤居宝,与葛家相邻。

”说明在夏朝末年,葛国与商汤为邻,其故地在今商丘市宁陵县境内。

“葛”字来历,这个字不见于甲骨文,“葛”字带草,可以肯定来源于植物。其实它是一种绕藤植物,叫葛藤,其花叫葛藤花,纤维可以用来织布,所以有“葛布”、“葛衣”、“葛纱”等说法。“葛”既可以取纤维织布,其藤也可以用来编织房舍、草席、草鞋等生活用品,其根还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可制成淀粉,叫“葛粉”,经济价值极高。《诗经·葛覃》:“葛之覃兮,施(yi)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藿(huo),为絺(zhi)为綌(xi),服之无斁(yi)。”诗歌详细描述了用葛藤制作夏布、鞋子的具体步骤。据东汉《风俗通义》记载,远古时期有个叫葛天氏的部落居住在葛地,很显然,这个氏族的名字就是来自于这种叫“葛”的植物,其族人擅长采葛制葛,也可以想像这是一个善于发明创造、勤劳有智慧的民族,想必其后人建国时也自然想到了用“葛”来命国名。

由于史料缺乏,葛国在夏国的具体政治活动已经无从得知,但对于葛国的亡国倒是被史料记载了下来。关于葛国的灭亡要从夏朝的衰弱和商汤的兴起说起,《史记-夏本纪》记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意思是夏朝晚期孔甲即位后,专喜神鬼迷信之事,好淫乱,荒芜国政,导致夏后氏的政权衰弱,诸侯开始叛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处商丘的商国开始悄悄兴起。商国经过一代代贤主的治理,到夏朝末年已是独霸一方的大诸侯国了,对夏朝政权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葛国是夏朝诸侯,自然效忠于夏王,当时葛国在商国都城亳(商丘)的西南面,汤商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葛国的监视,葛国作为忠于夏桀的诸侯,对于成汤日益膨胀的野心岂是充耳不闻睁眼不见?所以葛国事实上早已成了成汤的眼中钉。成汤要灭夏,先亡葛国势在必然。《史记-殷本纪》记载:“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使伐之。”说得是商汤以葛伯好吃懒做不祭祀鬼神为由,出兵讨伐灭了葛国。好一个“葛伯不祀”的出兵理由,如果“不祀”要讨伐,那么夏朝“好鬼神”是不是不用亡国了?成汤讨伐葛国之前还隆重的写下讨伐檄文《汤征》,其中写道:“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jí)之,无有攸赦。”大意是你们不敬重天命,我将征伐你们,绝不饶恕。可以说,商汤灭亡葛国成了商国开启统一战争的大序幕。所以孟子说:“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商汤开始统一战争,先裁葛国,打了十一仗无一不胜)其实商汤灭葛只是一个投石问路的动作,试探夏桀的反应,凭后来的“十一征而无敌天下”看来,夏桀显然没有任何表示,从中可以看出夏王朝已经衰弱到什么程度了。

葛国被商汤灭亡后,其葛国后裔大概在商朝初期被重新册封,成为商朝诸侯。后来周朝建立后,武王再次册封其后裔建立葛国,为子爵,但葛国封地有所变动,可能被移到了古葛国葛天氏的发源地——今河南许昌长葛市一带。春秋初这个地方属郑国,所以说西周葛国至少在东周初期已经不存在了。公元前718年,这里发生了宋郑“长葛之战”,公元前707年,这里又发生了周王室权威丧失的标志性战役“繻葛之战”。

古葛国虽然已经不在了,但国人以葛为氏,留下了葛姓,古葛国成为现今葛姓的发源地。葛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4位。

文/堰风

更多方国历史

三朝古国——谭国,祖先擅长酿酒,谭字由来,因无礼而失国

1.《夏朝古国——葛国,擅长纺织业,“商汤灭葛”拉开统一战争的帷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夏朝古国——葛国,擅长纺织业,“商汤灭葛”拉开统一战争的帷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