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朱伯昆老师
朱伯昆老师(1923-2007年),著名哲学家、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力学联合会会长、东方国际力学研究院院长、冯友兰学术研究会会长、《国际易学研究》创刊人。
主要著作有:《易学哲学史》、《先秦伦理学概论》、《朱伯崑论著》等。是继冯友兰、张岱年之后的第三代中国哲学史的代表。朱伯崑先生(1923-2007)
《周易》原本是西周时期形成的占筮典籍,即算卦用书。但在后来流程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春秋时期开始,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我们将后人对《易经》所作的种种理解分为两部分,即“易传”和“易学”。易传和易学这两个概念,不等同于原本的《周易》,但又同《周易》本身有联系。
在我国历史上,解释《周易》的著作有两三千种,目前流传下来的就有近千种。这些解释各有其特点,未必都符合周易的本义。当我们说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时,所谈的周易,是指周易系统的典籍,包括后人对他所作的种种解释在内。
我们这次讲授的是关于周易系统典籍的知识,不只是讨论《周易》这本书原来的性质及内容。主要基于朱伯崑先生主编的《易学基础教程》,目的在于重温与传播经典易学,尽量遵循原文原著。若有冒犯解读、侵权误义之处,皆因本人才疏学浅、学传经典不佳,更望国人不吝指教,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尽菲薄之力、众生之智。
一、周易系统的内容和范围
周易系统经典及其所包涵的知识有哪些内容和特色?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清楚的问题。
1.经、传、学共同构成一个知识系统
“经”,指西周时期形成的典籍,即原本《周易》,汉朝人尊之为经,即《易经》。经有常规不变之义。汉朝人对儒学遵奉的典籍,《诗》、《书》、《礼》、《春秋》等皆称为经,不限于《周易》。
“传”,有传授之义,古代传授经书的经师,往往对“经”的文字和内容作出解释,其所作的解释称为“传”。解释《易经》的著作,称为《易传》。《易传》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一切解释《易经》的著作;狭义指先秦时期形成的解释《易经》的十篇著作,即“十翼”。翼是辅助的意思。本书所说的“传”,指“十翼”。《易传》解经的特点是,将西周作为占筮用的典籍哲理化,使其成为讲义理的典籍,为《周易》奠定了理论基础。
(待续)
1.《) 最早被认为是周朝的占筮书看这里!重温经典:易学(1)》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最早被认为是周朝的占筮书看这里!重温经典:易学(1)》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