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格格》搬上银幕后,“格格”一词抓住了人们的心,很多人认为清朝的公主、君主都是“格格”,但实际上这是一场美丽的误会。被很多清朝的电视剧电影误导了对“格格”一词的认识。

在实际的历史中,清王朝皇帝的女儿们并不被称之为格格。格格也并不是清皇室子女的称呼。

还珠格格剧照

“格格”一词,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其实是小姐、姐姐的意思,后金初年,大汗的女儿、贝勒的女儿或者一些未出嫁的女子同一被称为“格格”。例如当时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就被称为“东果格格”,次女称为“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开始效仿明朝制度,皇帝的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之为“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和皇后的养女称之为“和硕公主”。

固伦公主剧照

《清史稿》中也有对此明确的相关规定:“公主之等二:曰固伦公主,曰和硕公主”。满语“固伦”即为天下的意思,皇帝身为九五之尊,所生的女儿自然配的上“固伦”二字,然而也并不是所有的公主都能拥有“固伦”的名号,这里也只有皇后所生的嫡女才能受封为固伦公主,其余的嫔妃所生的女儿,全部都应该列入第二等,受封为和硕公主,固伦公主和和硕公主分别代表着受封之人地位的高低,和在皇室所拥有的地位。

和硕公主剧照

而在《还珠格格》电视剧的里提到的小燕子和紫薇,前者与皇帝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因为有功于国家,所以被视为养女;后者紫薇是皇帝在民间的私生女,而紫薇的母亲夏雨荷也没有正式的嫔妃封号,可以视之为庶出,所以二女皆可得“和硕公主”的封号,享受“和硕公主”的待遇,不应该被降为格格。事实上“格格”是专门用来称呼王公贵胄的女儿的,顺治五年,更是把“格格”分为五等:

1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2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3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4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为“县君”

5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为“格格”,汉名“乡君”

6镇国公、辅国公以下的女儿,都称之为“宗女”

清代格格们网图

这才是历史上“格格”的称号所对应的身份,我们其实也一直被现在的影视作品所误导,清皇帝的女儿其实也叫公主,而不是格格,格格所代表的是除了皇帝女儿所有王公大臣们的女儿的称号。好了,我是昊涛说史,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可以点赞、转发、评论告诉小编奥~期待你的关注,我在今日头条等着你。

1.《关于一张清代美女网图我想说“还珠格格”,皇帝的女儿不叫格格,格格的称号到底代表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一张清代美女网图我想说“还珠格格”,皇帝的女儿不叫格格,格格的称号到底代表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