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吃了亏吗?还是赚了?

2021年4月22日,香港小富比春拍迎来焦点器物——东汉/青干隆语象感“年年”龙凤纹碧子丹插入画面。

东汉/清乾隆御赏嵌「延年」龙凤纹璧紫檀插屏。

此玉插屏从3000万港币起拍,经多轮厮杀,终在4500万港币落槌,5377.1万元港币成交。

此前,不少业内人士对它期待甚高。认为在行情好时拍个8000万大有可能,今年种情况6000万会较令人满意。即便如此,最后的成交价终究也创造了最贵插屏的拍卖记录。

玉插屏上镶嵌的东汉「延年」玉璧。

这件插屏真正的主角是其上镶嵌的东汉「延年」玉璧。从玉璧的装饰意味浓厚的纹饰及镂雕铭文可以看出此璧为东汉晚期的玉器,而由其体量和雕工可定为东汉宫廷御用之物。

众所周知,遭乾隆看上的古物都很难逃脱被“纹身”的命运,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件龙山文化鹰纹圭。

这件龙山文化鹰纹圭,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上古玉圭收入清宫后乾隆十分喜爱,便在上面加琢了他的赞美御题诗和玺纹,并加配底座。

现今最贵的玉插屏——东汉/清乾隆御赏嵌「延年」龙凤纹璧紫檀插屏。

所幸,前日的东汉「延年」玉璧双面均满布纹饰,乾隆的御题诗无处下刀,于是只好在玉璧背面加上木芯板,上刻隶书填金乾隆庚寅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御题诗一首。

但这样的做法玉璧的另一面便无法观赏了。

北京故宫文创衍生品,朕不能看透眼罩。

清乾隆白玉山水人物圆插屏,北京保利2012秋拍,成交价1265万元人民币。这种形制的插屏其玉两面皆可观赏。

02

瓷板?云石?不!插屏配玉才真豪

古时插屏材质多样,常见的多为镶嵌云石(大理石)、瓷板或以名贵木材浮雕为饰。

左:明末清初黄花梨镶大理石插屏,中贸圣佳19年春拍,成交价943万元人民币。

右:清乾隆粉彩浮雕「职贡图」插屏,香港苏富比08年秋拍,成交价170万元港币。

清乾隆紫檀座黄花梨框嵌乌木山水人物御制诗文插屏,北京匡时13年春拍,成交价552万元人民币。

但其实,插屏中的顶级存在一直都是嵌玉插屏。特别是清代,无论宫廷还是豪门贵族都会置办有上好的玉插屏。我们来看看玉插屏在豪华装修中画龙点睛的效果。

欧云伉俪宅邸陈设。

上图的玉插屏为乾隆时期作品,欧云伉俪所藏。欧云伉俪的臻藏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藏品横跨中、日、韩及东南亚,是享誉美国最顶尖的亚洲艺术私人收藏。

欧云伉俪。

乾隆皇帝对画意玉器推崇有加,玉器画片往往取自内府收藏之画作。玉插屏一般配以木座,奢华的乾隆宫廷器则往往配以紫檀座,而像欧云伉俪所有的这件配掐丝珐琅座者,十分珍罕。

03

清代玉插屏为何增多?新疆是关键

制作玉插屏,对玉料的质量要求很大。不同于玉带板、玉配饰的尺寸小巧,玉插屏所用的玉料更为硕大。明代由于军事和政治的原因玉路不通,能获得的好玉材非常有限。

马未都在节目中展示自己收藏的明代玉笔洗。

即便如马老爷子收藏的明代古玉尺寸不大都玉质如此,不大的一块绺裂、砂丁众多,明代玉质可见一斑。明代玉器工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便做不成很多大尺寸的玉插屏。

明代青玉“一团和气”插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玉直径8.8-8.9厘米,比清代常见的玉插屏小了不少。

清代玉器情况又有不同。乾隆二十五年之前,玉料并不是很好。因为当时的西北准噶尔部多次叛乱,新疆和田地区玉路不畅通,现在看到的康、雍、乾前期很多玉器是靠改制前朝玉器而来。前日拍出的最贵玉插屏便是此例。

清代郎世宁等绘《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

乾隆二十二年,打败了叛乱的准噶尔,和田地区直属中央管理,玉料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到宫廷。这对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玉插屏器的增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04

插屏的由来

屏风是中国家具最早出现的型制之一。传为古代周天子专用器具,称为“扆”。《史记》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

古时房屋不像现今呈几室几厅,多为木制大空间架构结构,屏风、屏挡便用来隔断空间保存一定的隐私性,同时也能挡风。

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大同市博物馆藏。

大同博物馆藏的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彩绘人物故事图,图中绘有坐榻之上设折屏,折屏三面围拢,屏风低矮尚不足人的坐高。

宋代马和之绘《孝经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宋代马和之《孝经图》所绘榻上设围屏的形象,这一形式延续魏晋时期的风格,并逐渐发展演变为明清时期的罗汉床。

元张雨题倪瓒像。

随着年代的推移,对于生活的日益讲究,屏风尺寸越变越小,开始出现枕屏,砚屏。枕屏置于榻端,有遮光挡风、屏蔽卧态及装饰审美诸功能。

南宋赵伯骕风檐展卷图,可见枕屏。

(传)宋 王诜 《绣栊晓镜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可见枕屏。

古人写字要研墨,如果赶上吃饭,忘了盖上,可能吃完饭墨盒就干了。所以古人用插屏给砚台挡风,此为砚屏。

日本大德寺藏南宋周季常、林庭珪绘《五百罗汉图》,案上置朱漆座屏。

案上笔墨前置有砚屏。

到了明清,砚屏的功能性也逐渐模糊,最后转化成为了一种专门用于陈设的工艺品,故多称“插屏”。那时一张上好黄花梨的书案,能只为摆一座精雕细琢的插屏。

清代佚名《庆寿图》,大红寿字侧面摆放的插屏。

此类插屏虽然无甚用处,但是因为极高的赏玩价值和珍稀的材质,便十分珍贵,这时显示的不仅是风雅和品味,也是对财力的一种低调的炫耀,其中以玉质插屏尤为突出,即便在清宫帝王和后妃的寝宫中亦随处可见。

05

故宫馆藏玉插屏

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各式插屏,它们是清代插屏艺术的精华。清宫插屏、 座屏的玉屏心,其玉质、形状、花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清白玉三螭插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翠玉松鹤插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放鹤图插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碧玉人物纹插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烹茶鹤避烟小插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前日所出东汉/清乾隆御赏嵌「延年」龙凤纹璧紫檀插屏,毕竟创造了史上最贵插屏记录,此类藏品在将来或也将引起价格上的连锁反应。

1.《2018清代玉器拍卖专题之前天,5377万!乾隆玉插屏成功记录,比期待的8000万少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8清代玉器拍卖专题之前天,5377万!乾隆玉插屏成功记录,比期待的8000万少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