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君说

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章说阿q听到革命党进城的消息,听到村里的有钱人害怕,他觉得很爽。

于是,他也想要“革这伙妈妈的命”。

可当他走进尼姑庵要“闹革命”时,却听到老尼姑说:“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

阿Q一脸懵圈,没想到革命出师未捷,已经被人抢了先。

原来早在他之前,秀才和洋鬼子就已经大闹过尼姑庵,砸碎了“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甚至将老尼姑暴打一顿,临走时,还不忘抢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

宣德炉

秀才和洋鬼子,打着“革命”的幌子,其实根本就是强盗,他们知道宣德炉值钱,所以打砸尼姑庵时也不忘抢走。

而宣德炉为什么值钱?这还要从中国古代的“香文化”说起。

古代中国,没有化学香精,香木香草自己能散发香气,祛臭避害,在人们看来,好神秘,好迷人,好喜欢,于是就从山野间采回家,做成香料,好东西当然先留一撮祭祀祖先,再留一撮自己家里熏烧,然后在放一撮进香囊,出去见男票女票时揣着,全程感觉自己仙气满满。

随着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使“香”也成了风雅之事,甚至精神追求。Wuli屈原大夫以“香草美人”来象征忠良之士,在《离骚》中写了“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等各种香木香草来刷屏。

燃香,不是简单粗暴地烧草,因此香炉造型要美,要优雅。不少文人追求“小资情调”,吟诗作词,抚琴唱曲,把酒闲谈,伤春悲秋之时,自然都少不了一支线香,一具香炉。

香炉最初有陶制、青铜制、瓷制、玉制,到了明朝,又有了铜制香炉。铜炉既实用,又被文人赋予了文化意趣,因此在文玩收藏界占据了重要地位,正所谓“文房百器,炉为首器”。

而“宣德炉”为明代皇帝御制,制作精良到甚至成为艺术品,被广大文人雅士和收藏家所追捧,因此跻身铜炉界的翘楚,才特别值钱,名气大到连强盗都知道。

今年秋拍,厦门博乐德拍卖推出了“金玉青烟——读书楼藏明清铜炉专场”,呈现了台湾宣德炉收藏界权威人士杨炳祯先生的众多造型优美的精品铜炉,翻阅图录的过程中,我仿佛跟随着一尊尊铜炉,回到了那个熏炉燃香,袅娜幽静的时代,体味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爱香、藏炉的精致生活。


熏炉:香料好伴侣,文人把玩器

西汉初期,海外的沉香、苏合香、鸡舌香等名贵香料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这些香料当然首先被献给宫廷贵族们使用。

他们肯定舍不得简单粗暴地烧了如此名贵的香料,style要优雅,要减少辣眼睛的烟火气,因此香料的好伴侣——熏炉就应运而生了。香料被制成香饼或香球,放在熏炉中,点燃下方炭火,香气就慢慢散发出来了。

(左)错金银博山炉 河北省博物馆藏品

(右)庐江县裴岗乡罗岗村的汉羽人博山炉

从强盛西汉,到风雅魏晋,“博山炉”一直是熏炉界的扛把子。它的炉体上方有一个盖子,被设计成重峦叠嶂的样子,还雕刻有羽人、飞禽走兽、云气纹,充满神秘的生机。这座山,就是秦汉之际传说中的海上三大仙山之一的博山(还有蓬莱和瀛洲)。

香料燃烧时,通过镂空的炉盖散发出来,缭绕炉身,看上去仿佛博山云气流动,羽人和飞禽走兽也都动了起来,感觉真的要升仙了。实际上,博山炉还真就是寄托了两汉贵族对神灵鬼怪的迷信,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唐代的香炉除了金银器,还有玉器,更加华丽,符合大国气象。而宋代因为有五大名窑,所以民间的熏炉多为瓷质。

明代文玩之首——宣德炉的制造与收藏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政局稳定,万国来朝。宣德三年,朱瞻基得到一份暹罗国使者进贡的大礼——数万斤风磨铜。风磨铜就是黄铜。明朝还未开采云南的铜矿,因此朱瞻基看到这么多像金子似的黄铜,宝贝得不得了。

当时,热爱文艺的朱瞻基是香文化的超级拥趸。他亲自下令集结优秀的工匠,将这些金光灿灿的黄铜化为铜水,加入国库内的大量金银珠宝,经过精心冶炼,铸造了一万八千多件传统礼器,赐给寺院庙宇使用,其中有3000件(也说是5000件)工艺卓绝的香炉,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德炉”。

宣德炉的炉身多则经过十二道锤炼,少也经过六道锤炼,这样打磨出来的铜炉,无论铜质、皮色、造型、精度,均已达到古代铜炉制造水平的巅峰,无怪乎“宣德炉”成为一个传奇品牌。而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也足以让宣德炉登上“明代文玩之首”的宝座,引得后世藏家垂青不已,其中不乏赵汝珍、王世襄这样的名家。

宣德炉的好,大家都知道,但真正宣德三年的那批宣德炉却很难找。因为在历史上,宣德炉曾经历过几次浩劫。

明代崇祯皇帝和清代咸丰皇帝,都曾因为国库空虚,命人把内府留存的宣德炉熔铸成了钱币;抗战期间,又被日本敌军劫掠盗走一批;建国后,因为抗美援朝、大跃进和文革的特殊历史原因,宣德炉再次被熔铸成钢铁,很多珍品都由此匿迹。

直到今天,幸存下来的明清铜炉数量非常有限,而精品宣德炉更为稀少,因此也尤为受到收藏家的追捧。2003年,王世襄先生收藏的31件宣德炉亮相中国嘉德,以1179.2万元的价格拍卖,掀起了两岸三地收藏宣德炉的热潮。(未完待续)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民国画事更多精彩内容

这样的老太太世间不会再有——张大千传奇女弟子方召麐

画出伦勃朗之后,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赵孟頫和王羲之?丨画事

抽根烟冷静一下,猜猜这幅达芬奇能卖多少亿?丨画事

看完这些不说人话的艺术评论,感觉说都不会话了丨画事

他活了九十多岁,一心一意当了一辈子“花痴”|画事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

1.《关于Q版清代画我想说鲁迅笔下,阿Q打进尼姑庵没抢到的宣德炉,为啥那么值钱?丨画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Q版清代画我想说鲁迅笔下,阿Q打进尼姑庵没抢到的宣德炉,为啥那么值钱?丨画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