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提到图形卡打卡挑战# CAO争论,他来自《左传》。很多人更关注Cao是小孩子,感受到小孩子的智慧,但很多东西要有基础和前提。曹可以年轻有为,和他的出身背景有很大关系
赵奎是周王室的后裔。他这一代人已经败下阵来,混得很惨,已经到了差不多吃下一顿饭的地步,但是这个出身和背景决定即使是卢国君也要看他一眼。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齐国要出兵讨伐鲁国,齐国强大了鲁国弱小,但是鲁庄公准备迎战,这个时候曹刿决定站出来,因为鲁庄公有战的决心,却没有战的办法,空有一腔热血,但是战场上讲究的是谋略,鲁庄公是国君不是将军,到了战场上可不管你是谁,那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曹刿为了鲁国百姓,必须出手挽救国家危局,这是有能力人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左传·庄公十年》
曹刿同乡的人对他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和我们都是老百姓,又不是什么高官,操那个心干什么呢?况且你去找国君进谏,他会听你的话吗?”曹刿说:“那些人身在高位,并不关注国家的安危,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因此不会有深谋远虑,最后只会给国家带来灾祸,受到损害的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很多人认为国家大事和自己无关,但是家国一体,没有了国还哪里有家!曹刿知道这个道理,鲁国是自己的祖国,为了抵御外敌,自己必须贡献一份力量。说完他仍然坚持要进谏鲁庄公,鲁庄公看在曹刿是周王室后裔的面子上,接见了他,但从内心来讲,并没有对他有什么指望和期待。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曹刿没有给鲁庄公面子,他采取了欲扬先抑的办法,先让鲁庄公意识到自己和齐国对抗是一件万难之事,在击溃了鲁庄公的幻想后,然后拿出办法来说服他。曹刿问鲁庄公说:“鲁国弱小,怎么和齐国对抗呢?”鲁庄公回答说:“衣服饮食这些事我都会和百姓分享,从来不会给自己搞特殊。”曹刿说:“你这是小恩小惠,受到好处的只不过是一小部分人,民众们不会跟从你的!”鲁庄公又说:“我对神明很虔诚,祭祀用的一切都如实上报,不敢有有所隐瞒。”曹刿说:“这些是小信用,神明不会降福与你的。”意思是这些对于和齐国之间的战争没有什么帮助,只不过是日常应该做的事情。鲁庄公又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全部都查的清清楚楚,但尽量能按真实情况去处理,不冤枉人和误断!”曹刿说:“这个算是做了国君该做的事了,凭借这个条件可以和齐国一战了。”
鲁庄公的三个回答里,第一个是小恩小惠,而且收益的都是贵族和高官,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并不关心国家安危,因此是没有什么用的;第二个是对于神明的尊敬,但神明不能帮你取得战争胜利;而第三个对于大小的案件都尽心尽力去查办,尽量不制造冤狱,这才是做了提民众有益的事情,可以用来号召大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左传·庄公十年》
到了战场上,鲁庄公向擂鼓进兵,曹刿拦住了他,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得等一等看!”等到齐国擂鼓三遍以后,曹刿说:“现在可以了?”于是鲁庄公命令擂鼓,鲁国的部队开始冲锋,打败了齐国部队,齐军开始溃败。鲁庄公想追击,曹刿说:“现在还不行!”曹刿查看齐军的动向和车辙印,然后才告诉鲁庄公说:“现在可以追击了。”鲁庄公于是进兵追击,把齐军彻底击溃。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
获得了胜利以后,鲁庄公问这里面的道理,曹刿解释说:“战斗的关键是勇气,一鼓作气是关键,如果连续擂鼓,到了第三遍的时候,气势就衰败了,齐军气势衰败了,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机会,因此我们在那个时候擂鼓进兵就是最佳时机。齐国是大国,败退可能有阴谋,我担心他们设有埋伏,因此才查看他们的车辙印和旗帜,发现凌乱而没有章法,因此确定他们不是诈败,才让您进兵追击。”
曹刿论战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所启示,打仗讲究气势,进取同样讲究气势,整天喊口号还不如找准发力点,这和打蛇要打七寸是一个道理,我们身材那些整天咋咋呼呼的人,往往都是不能持久的。而很多闷头做事不声不响的人,反而会做出让其他人瞠目结舌的成绩来。仅仅有勇气和魄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谋定而后动,选择是建立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随性而为的碰运气。你要去说服别人,很多时候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办法,曹刿的策略和韩信劝说刘邦的办法很相似,都是先让他们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告诉他们不如对方是事实,但按照我的方法来做就不一定会输,这要比上来就兜售自己的观点要好得多,欲扬先抑可以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确实需要帮助,这样一来就可以有的放矢的献策,更容易被采纳和接受。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1.《曹刿论战:欲扬先抑的进谏,一鼓作气的决心,谋定后动的谨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曹刿论战:欲扬先抑的进谏,一鼓作气的决心,谋定后动的谨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