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球迷抱怨小编忽略了O2a(前O3)单培军,O2a三代是汉族内的主体。

小编简单回应一下,正因为O2a是主体,研究的人太多了,所以小编难以写出一些新的东西。但是小编今天勉为其难,满足粉丝的需求。

复旦人类学研究所严实博士通过基因数据发现,O2a下面存在着三个大支系,分别为M117、F444(F46)、002611(F11),这三大支的人口占了汉族的40%以上,在13亿汉族里面占比最高,汉族大约有三亿男性都是这三大支类型,严实把他们称为Oα、Oβ、Oγ。根据23魔方的最新统计,Oα占到16%、Oβ占12%、Oγ能占到15%,其中Oα的M117是名副其实的最大支。

23魔方的数据:

根据23魔方的数据,小编画出了汉族O2a三大支在北方的势力划分图,初始时期M117在西部藏缅高频,F444居于华北,F11占据华东。河南是天下之中,乃各势力反复争夺的地方,最后以M117全面胜出,所以M117在全国分布很平均、且比例最高,图2:

首先,汉族是起源于北方的,只要了解三大支的分布情况,就能知道他们的起源。为什么说汉族形成于北方呢?因为上古汉语(汉藏语系)就是形成于北方。见 力排众议,复旦大学金力团队首次揭示汉藏语系起源,而且根据吉林大学对仰韶文化的摸骨,发现仰韶人更接近北方人群,见 仰韶文化的古DNA数据。可知汉族早期形成于北方,面貌以单眼皮为主,秦兵马俑、汉俑也反映了这一点。M117、F444、002611三大簇在华北汉族中占高达45%-50%,在南方没这么高,从侧面也说明了北方汉族是汉族的源头。

秦兵马俑:

随着基因检测的普及,人们对下游支系研究越来越深入。可以肯定的是,三大簇在爆发之前都经历了约六千年的漫长瓶颈期,估计和当时严寒的气候有关(三大簇之外的众多支系,也经历了这个严寒瓶颈期)。复旦严实博士把三大簇的爆发,归根于最后一次冰盛期后的农业革命。他说,“谷类从采集、狩猎的辅助食物变成了食物的主体部分,人们的食物开始严重依赖农业,同时聚落的分布密度大大增加,说明人口增加。同时又有一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墓葬从群体葬逐渐发展出了单人葬和对偶葬,说明社会从母系社会变成了父系社会”。过了严寒时间后,气候回暖,在7000-5000年前农业开始大发展,三大簇爆发出超规模的增长。

第一支是M117,M117下游还有F8支系,23魔方认为F8和仰韶文化有关,原因是这个家族分布在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并且他的兄弟分支也在这一带富集。魔方的观点是,仰韶的核心地域在陕西南部、山西,所以得出了F8对应仰韶的结论,小编倾向于认同魔方的说法。F8可能爆发于黄河中上游,后来部分迁到西南山区,部分东进参与汉族的形成。小编还根据起源地可能是人口密集地的原则,推出F8可能爆发于河南、陕西,尤其是陕西和河南(豫西)交界的位置,见图2。

23魔方认为F8和仰韶文化有关:

另一方面,F8和汉藏语系密切相关,他下游的一支CTS4658集中于藏缅语族,包括藏族、缅族、彝族等。

O2a2b1a1-M117下游的大支系包括:CTS4960、F5又名M133(F438、Y17728、F155、F813(疑似刘邦家族,见刘邦家族)、Y20928、F1754、 F2137、F310、F402、CTS7634、F317、F3039、CTS5488、CTS5492、CTS6987、CTS10738、CTS9678、A9457、CTS4658(藏缅语族)、CTS5308、SK1730)等。

魔方的Y树来了,M117诞生于14000年前:

M117的环境最为恶劣,所以瓶颈期最为严重。因为压抑太久,新石器时代到来之际,M117下的F8是爆发得最猛烈的,一个分支在汉族里面就占15.7%,约一亿人。F8可能代表着仰韶的庙底沟文化,伴随庙底沟大扩张,扩散到全国,注:庙底沟是北方爆发规模最大的遗址。之后,青铜时代的石峁遗址也不排除有M117,而石峁遗址和夏部族有关,见夏人(夏朝)起源之谜,夏部族基因类型推测为N北支+M117。基于周人也带有N北支,见姬周的Y单倍群是什么?以夏周可能同源来推论,周人也是N北支+M117。最后,若排除黄帝部族是N系,M117是三大支中最有可能的黄帝类型。

注意:魔方里F5\M133是F8的上游,复旦里F8\F5\M133是代表同一级,不同机构的命名容易让新人混淆,所以特此说明一下。由于M117这个支系人口最多,已经被网友比喻为“华夏正统”。

第二支F444,F46是F444下游的分支。F444和M117同属于M134大系之下,共祖于17000年前,所以二者有共祖的关系。M134大系是中国最常见的大支系,也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在中国男性里面占了三成。

F444可能爆发于河南和山西晋南、河北一带,F444比F11要北,和磁山文化有关。磁山文化距今8000年前左右,分布在太行山东侧,尤其是河北一带,磁山特点是筒形罐文化、粟种植。

近期,吉林大学在龙山文化多处遗址的古DNA里发现了F444类型,说明F444可能是中原龙山文化、陶寺文化居民的主体。下图为禹州瓦店测出的数据,O2a2b1a2a1c就是F444-F46下游的一个子系,Isogg的最新命名为F3386:

F46的祖先可以追溯到8500年前的一个男性,整体分布在中原地区,和他的父上游一样,也是集中在河南、河北、山东,蒙古高原偏少。F46占据了中原和冀州,那必然和商朝、商人有关,因为先商部族也是从冀州入中原,见商朝贵族的单倍群是什么?所以商部族的基因类型推测为C南支+F46。F444下游有一支CTS335-Z26258,爆发于4100年前,和夏朝创立的时间接近,Z26258可能和夏部族相关,人数占比为当时的1.5%,可见夏部族是一个综合体,包含了多个单倍群类型。

F46的分布地处于四战之地,不单受到同一祖系M117的排挤,更有C、N、Q这些北方势力冲击,所以人口不如其他两支强大。

后来,F46还成为了哈萨克族的主体,占了高达34%,或者说,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和华北汉族有同源关系,见下图:

O2a2b1a2-F114,F444在魔方叫F114(F444是复旦的命名,Y20是YFull的命名):F743(F8841 、CTS4325、F748、F728)、F79、F46、F48(F152、F2505) F242(CTS4266、F2173)、F2887(F3607、L1360、A9472、FGC16889、SK1768、F4249、CTS335)、CTS53、F3386、F735等。

第三支002611,F11的上游叫002611,这是唯一一个三家机构统一叫法的。002611可能爆发于安徽、苏北一带,源于黄淮大平原的农业技术革命,002611爆发出的支系最多,子裔颇为丰富,也导致其最为分散。支系众多说明分化得比较早。

三大簇的支系数量对比,002611支系最多:

O2a1c-IMS-JST002611:F11、F632(F110、F17、CTS7501、F856、F793、Y20951、Y20932)、F38、F12、F930、F1365(Y15976、Y16154)、CTS12877(F2941、F5409)、F723、SK1691、PH203、F238(F134、F1273)、F1266、FGC3750等。

话说002611在严寒里面首先扩张了起来,可能华东一带相对北方暖和一些。随着数据的不断刷新,魔方研究人员发现O2-M122最早根部及其支系基本在中东部,复旦的西部起源说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分子人类学是前沿学科,很多观点是日新月异,只要有新的数据出现,很快能刷新旧有的知识。刷新最快的是下游支系的细化、古DNA修正族群的起源等。002611的占地是三大簇里面最优、物质条件最丰富的,直到今天,华东也依然是最富庶的省份。

有人根据大汶口时期的人骨复原古青岛人:

F11代表东方的大汶口文化、海岱龙山文化,即代表整个东夷体系,见复旦王传超博士写的分子人类学角度下的东夷,这个争议比较少。F11的黑陶文化和F8的彩陶形成鲜明的对比,各自形成了不同文化的部族。F11又叫F325,F11是东方人口众多的群体,可能和东夷的少昊部族有关。东夷人的特性是分散发展,同一个部族也分化出九夷,和夏商周这类君主集中的王权无缘。帝俊是东夷人的一个领袖,后来被神化为一个神祇,但东夷神话被人有意毁灭过,参见帝俊世系的失传,意味大汶口人群在斗争中处于下风的地位。

北方人群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黄河中游和下游人群,F11代表着大汶口类型的下游人群,F8、F46则代表着庙底沟类型的中游人群,通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省略万字,F8、F46占了上风,于是中原人群便以庙底沟人群为基本盘,逐步融合大汶口类型,以及屈家岭北上的O1b1、良渚北上的O1a类型,形成新的中原人。后来中原基本盘不断扩大,又融合了西北、华北类型,形成今天的汉族。东北、华南也有少量的基因贡献,但比例偏少。多数部族都参与到了汉朝以来的融合之中,没有参与同化的,演变为今天的少数民族,以上是现代中国人的形成过程。

1.《03M117是商朝人的基因?总结很全面速看!汉族O2a三大支的起源、势力划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03M117是商朝人的基因?总结很全面速看!汉族O2a三大支的起源、势力划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