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依靠门阀士族入境,皇权一直薄弱,政权由世家大族主导。
起先后是王家(王导),接着是庾家(庾亮庾翼)、桓家(桓温)、谢家(谢安)等,他们轮流主掌国政,这中间伴随着军事斗争或者政变。
王敦政变,掀翻了王家主政的局面,朝廷出现了庾亮,地方出现了苏峻。等平定了苏峻之乱,庾家权力从中央到了地方,占据了荆州等地,几乎是半个东晋,并且开了镇将私自世袭的恶劣先例。朝廷为了制衡庾家,桓温崛起了;桓温还算有为、有节制的权臣,北伐一场,遭遇军事失败之后想要行废立之事,实际上也没有做什么。等桓温死了,谢家崛起。之后桓温的幼子桓玄势力崛起,推翻了晋朝,算是为祖先桓范报了仇。刘裕在平定桓玄之乱后恢复了晋朝,但此时晋朝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最终刘裕代晋而立,建立了刘宋。
北方十六国的局面,表面上看起来与东晋不同。北方没有一个表面上统一的朝廷。但在实际上,北方先后崛起的各胡族政权,多是后者依附于前朝;大部分时间群雄并立,间或有某族政权短暂统一,但很快又分崩离析。
匈奴刘渊率先起事,建立了汉赵(又称前赵)政权;依附于前赵的石勒伺机崛起,推翻前赵,建立了后赵,并一度统一了北方绝大部分地区。氐族人首领苻氏家族也是依托于后赵而成长起来的,后来他们建立了前秦,逐渐消灭了北方各个政权,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前秦在淝水之战崩溃后,依附于前秦的鲜卑慕容部、鲜卑拓跋部、羌族等力量再度崛起,北方重新陷入纷乱。先后依附于前秦和后燕的鲜卑拓跋部趁机建立了北魏。他们雄踞塞外,伺机而动,终于最终统一了中国北方。
桓玄
南北方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有一个“共主”。
南方的东晋,表面上有晋城皇帝这个共主,各世家大族我行我素,为了自己利益争来打去,但是都在维护皇权、清除君侧等名义下进行。
北方的十六国,虽然事实上没有共主,但是各胡族政权无不以继承华夏正统为使命(比如石勒、苻坚),因此在精神上有共主。石勒重用汉族士人张宾,弘扬汉学;苻坚坚持“待夷狄如赤子”,不区别胡汉,目标是混一胡汉。在实际政治层面,各个大族(匈奴、羯族、氐族、羌族、鲜卑族)展开竞争,此起彼伏。
因此,北方个民族政权的斗争,与南方各个世家的争斗是一样的,只不过北方用的是民族名,而南方用的是家族名。
南方各世家大族在实际的共主--东晋朝廷--名义下竞争,北方个胡族则在精神的共主--华夏文明--旗号下竞争。
所以,南方的东晋与北方的十六国,表面不同,实质一样,最终殊途同归。
1.《【16国是晋朝】东晋与十六国:南北表面不同,但实质完全一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6国是晋朝】东晋与十六国:南北表面不同,但实质完全一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