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遗址位于江西长寿市奥多市和乡,遗址于1973年发现,同年开始挖掘。

这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其发现、发掘标志着江西早期文明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揭开了南方地区商代考古的新篇章。 吴城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的吴城商代遗址,是长江流域乃至长江以南地区青铜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因修正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而蜚声海内外。目前,吴城遗址正在积极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发现过程 吴城遗址是1973年兴建吴城水库时发现的。经过专家的断代,吴城遗址是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一座城池。 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千米。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遗迹。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等遗物数千件。其中烧造考究的原始青瓷器的发现,证明了这一地区即是青瓷器的发源地之一。许多陶瓷器物上还带有刻划的文字符号。 遗址经过6次科学发掘,共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至3米不等,划为七层,分三期文化。共清理房基2座, 窑址12座,灰坑55个,墓葬16座。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 玉器、牙雕等900余件,特别是陶文、原始瓷、铸铜工具的出土,是江西考古新的重大发现。  目前,吴城商代遗址已成为江西第一个农村考古站。吴城遗址的发现,对于认识长江流域土著青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还原 在古肖江的上游,距今天樟树市城区西南44千米的山前乡吴城村,有一个著名的方国(都邑),这就是吴城商代遗址。 有专家认为,传说中的太伯奔吴,这里曾是路经之地,太伯先奔荆蛮,从这里下赣江,再到吴越。 据吴城黄村族谱记载,吴城早年曾有吴王庙,后被废。 自1973年9月吴城遗址被发现以来,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实地指导下,发掘清理大量遗址,遗址中陶文、原始瓷、铸铜遗迹、龙窑的发现为江西省考古史上重大发现,标志着吴城地区早在3500多年前已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否定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 大量的陶文和符号等实物资料,论证了殷商时期赣鄱地区不是“荒服之地”,而是高度的文明区域;铸铜遗迹、工具和精美的青铜器的出土,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就和中原一样,能熟练地掌握铸造技术,生产高质量的青铜器,解决了南方地区殷商时期能否铸造青铜器的重大学术问题。大量的完整器物,特别是40多种印纹陶纹样,是打开研究江南古文化的一把"钥匙"和年代学的"标尺",结束了江南考古长期存在的文化年代上的紊乱。 吴城遗址是长江以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人类居住遗址,也是迄今江西境内唯一的一处内涵具有较多中原商文化因素的遗址,现已命名为吴城文化,直至仍是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研究的热门,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吴文化发祥赣中 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三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祥地在何处历来受到史学界、文化界的关注,更为海内外吴氏宗亲所看重。 早在1907年,蔡元培、吴梅、柳亚子、田汉等人就开始研究吴文化。1937年,蔡元培、吴梅、顾颉刚等人发起成立了“吴越史地研究会”,开始出版《吴越文化论丛》,掀起了吴文化研究的高潮。1984年,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吴泽的倡导下,在苏州成立了中国吴文化研究会,重提吴文化研究与构建。 樟树市境内的吴城遗址,是江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人类居住的商代遗址,尤其是商代龙窑的发现,属我国早期龙窑的首次发现,把我国的龙窑历史推前了近千年,成为打开研究江南古文化的一把“钥匙”。 不仅如此,樟树市境内的筑卫城遗址和新干县境内商代大墓也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吴城遗址所在的吴城乡,也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催生了民间剪纸、民间鼓乐等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样式,千百年来,经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吴城民间文化现在也已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1.《关于1973年江西发现商朝什么遗址,你需要知道这些惊人发现,江西的殷商文化——中国考古大发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973年江西发现商朝什么遗址,你需要知道这些惊人发现,江西的殷商文化——中国考古大发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