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鸟飞走,万景人消失无踪。孤独的船是迦温,一个人钓汉江雪。—— 《江雪》
因为冬天是非常寒冷的季节,但雪花把大地复盖在白色上,还有另一种美感。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就曾经写道:“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天地全白,在这样的天底下的人就好像是茫茫白雪中的一点污渍,可以说是非常显眼了。这样素净的环境,往往会让人心生愉悦,但是如果天太冷的话,可能就不会有任何的愉悦感了。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时期,就经历了一个小冰期,到底有多冷呢?很多人可能难以置信,因为寒冷,导致明朝的人口锐减一大半。这是无法抵抗的天灾,所以在天灾到来的时候,才会让人感觉到无所适从,只能逆来顺受。
明朝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明朝最后在公元1644年的时候就覆灭了,这其中固然有政治的原因,同时也跟天灾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这一场天灾,让当时很多人都饿死了或者被冻死了。
所谓的冰期也就是指冰河时期,冰河时期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在冰河时期往往陆地和海洋都会被冰层覆盖,冰封的地区是占了绝大部分的。这也就意味着地上的气温将会非常非常的寒冷,海水往往不会流动,因为都结冰了。历史上最大的冰河期也就是“大冰河时代”,在这一时代,很多的动物和植物就此灭绝了,因为整个地球三分之一的陆地面积都被冰层覆盖了,这样的环境下是很难有物种生存下去的。小冰期比起大的冰期来讲要温和很多,但是也会带来全球范围内的气温变低,对于人类的生存是一次极大的挑战。明朝的时候,恰巧就遭遇了一次小冰期。
这一次小冰期起源于十五世纪初,另外有考证证明,可能是从十三世纪就开始了,这一冰期足足延续到二十世纪初期才结束,最寒冷的时候莫过于冰期刚开始的时候,这和明朝存在的时间也是非常吻合的。
为什么在冰期会死去这么多的人呢,首先我们要知道的就是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是非常低下的,我们如今所使用的空调、取暖器等东西是肯定不会有的,那么穿厚厚的衣物呢?实际上这虽然是一个办法,但却不是可以广泛推广的办法,因为古代的贫穷农民往往只能穿一些粗布衣服,不要说保暖的衣服没有几件,就连换洗的衣服都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只能够靠肉体抵御寒冷,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被冻死。杜甫有句诗写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鲜明地写出了古代有权有势的人和贫苦百姓的区别,很有可能高官达贵在屋内暖烘烘的,但是路边全都是冻死的尸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饿死。寒冷不仅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对于很多动植物也是一样的会产生影响。我们都知道有一些作物是喜欢温暖的环境的,现代技术的发达往往可以帮植物规避寒冷的天气,在大棚内控制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但是古代并没有这些技术。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1245年的时候,广东地区就曾经下过一场非常大的雪,这场雪持续下了三天,当时地上的积雪足足有一尺之厚,这在如今的广东地区是已经看不到的了。
在明清时期,这样下暴雪的天气是经常发生的,当时鄱阳湖和洞庭湖等湖都结了厚厚的冰,田里的农作物不仅要接受寒冷的摧残,同时还要接受来自缺水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么可能茁壮生长?最后也就自然是没有收成的,古代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为主,如果地里没有产出,那么往往就可能没有食物,没有食物长此以往就会被饿死。这一段真实的史料记载往往会让我们感到心惊胆战,即使明朝政府已经展开了救济,仍然无济于事,还是有很多人在这一场小冰期中被冻死或者是饿死。
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了我们生活极大的便利,在遭遇寒冷的时候我们有办法抵御,在遭遇饥饿的时候,我们也能想到办法果腹,所以古代的人们是真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应该珍惜如今的生活。
1.《关于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我想说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我想说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