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李舜视频调整:刘方元)
本期汇总
明初定都
明初以南京为都城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1356年,朱元璋攻占元朝集庆路(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府。从此,应天府成为朱元璋的根据地,后来顺理成章地成了都城。不过,南京偏居东南,之前定都于此的也都是偏安一隅的朝廷——吴、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朱元璋也深感宫城“前昂低洼,形势不称”,所以他一直在寻求定都于别处的可能性。但是,“北京”开封很快从朱元璋视野淡出,他也没有像他所承诺的那样在南北两京间“春秋巡守”,因为他的眼光盯上了自己的家乡——临濠府(今安徽凤阳)。
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子朱标巡视西安,回南京后“献陕西地图……上言经略、建都事”,则西安曾一度进入朱元璋定都的考虑范围。
《永乐大典》影印本书影
北京进入迁都视野
然而,1399—1402年的靖难之役,使原本沉寂的定都问题再度浮起。分封于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在1402年攻占南京,夺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对朱棣而言,北京是自己的龙兴之地。因此,登上皇位后的第二个月,朱棣就命令免征北平三年税粮。
永乐元年(1403),礼部尚书李至刚投朱棣所好,请求改北平为北京。随即,在北京设立北京行部,设尚书、侍郎,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司,俨然是一个缩小版的中央政府。
朱棣还命令从山西移民北京,由政府向移民提供耕牛、农具及种子,免征五年税粮。
1409年,朱棣登基后第一次回到北京。皇帝出行,随行所带大批官员先后被任命为行在各部的长官。这意味着朱棣随身带着一个移动版的中央政府,并以之作为行政中枢,而随太子监国于南京的六部反而清静无事。
为了配合迁都北京,朱棣在1411年派工部尚书宋礼疏通了山东济宁到临清的会通河,1415年派平江伯陈瑄开凿了淮安府附近的清江浦,确保南北大运河的漕运贯通。漕运畅通后,粮食北运数量从最初的200万石,增加到后来的500万石。
朱棣在1409—1410年第一次北巡,1413—1416年再度北巡,1417年第三次北巡,从此没有再回过南京。1409年在北京昌平天寿山开始营建明长陵,1416年开始营建紫禁城,都表明朱棣迁都心愿已决。
因此,在正式迁都前,北京实际上已超越南京成为明朝政治中心。永乐十六年(1418)始,全国各个布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的官吏更是直接去北京朝觐皇帝,不再来南京了。1420年正式迁都的诏书,不过是对北京作为都城的合法性的一次正式认定而已。
明宣宗敕谕文武群臣等
紫禁庄严
永乐十八年(1420)年底,北京营建终于落下帷幕,包括紫禁城、皇太孙宫、东安门外的十王府在内共计8350间殿台楼阁巍然矗立。
次年正月初一日,朱棣在紫禁城的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九夷八蛮,莫不来廷,山呼之声,远迩欢动”。由于北京密迩长城,因此朱棣迁都也被后人形容为“天子狩边”。
然而,在朱棣的帝国想象中,北京不是边陲,而是地理空间的“天下之中”,因为他心目中的天下不仅南括安南,也要北控大漠。
事实上,朱棣迁都北京,更有利于明朝的长治久安。政治上,统治中心由局于东南一隅的南京迁到北京,加强了对东北、西北的实际控制。
军事上,以北京为都城,确保了明王朝能动员更多的兵力来应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在正式定都北京后,北京军事性的“所”达到435个,约占全国的25%—30%,军士总人数达25万人。
在经济上,随着北京官民及北境守军人数激增,除了要继续依赖来自漕运的供应外,北方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得到加强,像北直隶地区在十五世纪中期开始的水稻种植推广就是一个例证。
据学者估计,到15世纪初期,北京人口可能已超过200万,且商业发达,皇城四周与钟鼓楼都盖有大量商铺出租。运河沿途的商业也因漕运而被带动起来。
1422年,山东巡按御史陈济报告说,淮安、济宁、临清、德州等商贩往来之地“四方百货倍于往时”。因此,尽管在经济上仍然要依赖江南,但迁都北京也有利于缩小南北之间的经济差距。
在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洪熙皇帝朱高炽于洪熙元年(1425)三月决定回迁南京,改北京为行在。他的孙子宣德皇帝朱瞻基在1425年六月即位后,既不违背祖父的意志回迁南京,也不改变父亲回迁南京的决定,而是仍以南京为都城,但事实上的决策中心却又是在行在北京。
这种略显离奇的状况,到正统年间才告结束。正统五年(1440)二月,之前在1421年被烧毁的紫禁城三大殿重建工程启动。
正统六年(1441)十一月初一日,十五岁的正统皇帝朱祁镇在修缮一新的奉天殿上接受群臣朝贺,下诏此后不再称北京为行在,而是在南京各衙门印信上加“南京”二字,从而最终确定了明朝以北京为京师、以南京为陪都的两京格局。至此,四十多年间摇摆于南、北二京的明初迁都与定都问题,尘埃落定。
(本栏目总撰稿为卜宪群,本期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陈时龙)
大事记
公元1420年
诏告天下迁都北京,召南京留守的皇太子朱高炽、皇太孙朱瞻基至北京。
公元1422年
朱棣北征,击败蒙古鞑靼部的阿鲁台以及兀良哈部。
公元1423年
朱棣北征,在得知阿鲁台已被蒙古瓦剌部击败后驻师不进。
公元1424年
朱棣北征,病逝于榆木川(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境内),太子朱高炽即位,释建文朝殉难诸臣家属为奴者为民,停止下西洋的活动。
公元1425年
三月,下诏还都南京,以北京为行在,设北京行部;五月,仁宗朱高炽猝死;六月,皇太子朱瞻基自南京回到北京,即皇帝位。
公元1426年
汉王朱高煦在山东乐安州举兵反叛,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很快平定叛乱。
公元1428年
朱瞻基立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废皇后胡氏,改立皇贵妃孙氏为后。
1.《【1422年明朝鼎盛时期】专题2020丨六百年前,大明为何迁都北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422年明朝鼎盛时期】专题2020丨六百年前,大明为何迁都北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