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杨浦从今年开始签订“第二次咨询”合同的第七个九开基地3354大桥97、98邻居正式签约的第一天,共有1281山居民签约,签约率达98.38%。
截至目前,杨浦今年共完成征收11569户,刷新了杨浦旧改征收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午后,上海迎来久违的暖阳,杨浦大桥下,成片古老的瓦面房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东至临青路,南至杭州路,西至宁国路,北至平凉路,大桥97、98街坊,也是当地人口中的“周家牌”与“宁国里”。这里的房屋年代久远,跨越五六代人,1302产房屋中,共有产比例达60%以上。
共有产,意味着一个房产证上有多个家庭成员的名字。在以往的经验里,因为安置补偿款分配问题而爆发家庭矛盾,一直是推动旧改的最大障碍。然而在大桥97、98街坊,事情却有些意外……
一座老宅,牵出27名产权人
“97.08%?怎么可能?”下午3时,当签约率翻过97%,居民在签约墙前欢呼庆祝时,杨浦区旧改办推进部部长杨一凡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基地旧改难度很大,一开始定目标时,大家都觉得能突破95%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二次征询签约首日就高比例生效,这一路走来太难了。
摆在旧改征收人员面前的是第一个难题,是查清楚老房的“身家底细”。“这里很多1920年代以前的房屋,现有户籍记录无法查到产权人。还有不少房子是居民将公房推倒后重建的,原有结构已经面目全非。”在征收前期,旧改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每天奔走在基地各处,给每幢房子进行测绘和画图,有时还要到档案馆查阅老房子的资料。
老街坊所在的周家牌路居民区,是过去“周家祠堂”的所在地。周家在杨浦是一个大家族,最早的三位老祖宗又繁衍出枝枝节节的子孙后代。杨一凡说:“有一次经办人到档案馆翻查一座老宅的原始资料,发现那是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建于清朝的房子。”
沿着临青路杭州路一直往弄堂深处走,来到一个写着“临青路233弄”的院子前。院门口有一株看起来年代久远的夹竹桃,因为这种树的枝叶有毒,被居民用黑色木片围了起来。穿过夹竹桃,来到临青路233弄90号前,这就是传说中的清朝老宅。
房顶是青黑色瓦片铺就而成,瓦片上的图案仍清晰可见,红色木门上镶着玻璃。屋檐下,居民横七竖八地晾晒着衣物,与古朴的房屋样式形成鲜明对比。
“查到房子来历以后,我们又通过公安翻查老户籍资料,都是繁体、竖写的文字。最终找齐了老房的所有产权人。”房屋征收经办人告诉记者。
老宅的共有产权人第一次到旧改指挥部碰头当天,一共来了27个人,其中有一位专门从台湾飞过来的产权人。他们之间互不认识,年龄职业各不相同,但都姓周。
面对这么庞大的共有产权人队伍,旧改办还是第一次。每次“搭平台”就要用上半天时间。经过工作人员不遗余力地数次“搭平台”和奔走各方协调,12月4日,27名产权人在二次征询同意书上签了字。
“亲情没了,什么都没了”
临青路233弄59号是一间建筑面积只有43平方米的老屋。居民在家门口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卫浴,淋浴和蹲坑加起来不到一平方米空间。厨房是一个灶台,居民烧饭仍用液化气。“房子是父母1948年建造的。”66岁的金余龙出生在这里。
房间的墙壁上落着斑驳的石灰,屋檐板老化破损得厉害,只能用白色的挂布遮掩装饰。爬上陡峭的楼梯,二楼的一间房被一分为二,金余龙夫妇和女儿各住一间。在卧室上方搭建的小阁楼,曾经,六兄妹挤在一张通铺上度过了整个童年。
如今,兄弟姐妹六人都是这座老房的共有产权人,面对总额538万安置款,金家人是怎样分配的呢?“我们家的原则就是,有房的照顾无房的,宽裕的照顾困难的。”抱着这样的念头,兄长和长姐让出了他们大部分应得的份额。
金余龙很是感动。“爸妈从小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兄弟姊妹之间一定要团结。亲情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最终,金余龙的哥哥姐姐只拿了最小的一块“砖头”,让其他兄弟姐妹将来有条件改善住房环境。
另一户共有产权大户,在平凉路1464弄25号,庞家兄妹五人从小出生在此。后来陆续搬出后,只剩下家中最小的妹妹庞秀兰照顾着瘫痪在床的老母亲。然而在这次旧改中,小妹却放弃了全部应得安置款。
原来,庞秀兰的娘家和夫家的房子都在此次旧改中。动迁后,她本可从娘家取得一笔安置款,再与丈夫家的安置款合在一起,买下一套大房子。但她和丈夫金畅春商量后,决定将自己在娘家应得那部分安置款全部让出,分给三位条件困难的兄弟。“兄弟有难,自然要先帮助他们。他们安置好了,我们也开心。”庞秀兰说,丈夫也支持她的决定。
宁可不签,也要维护弱势群体
除了共有产比例高外,97、98街坊的特殊人群,如精神病人、残疾人、孤寡、孤老等众多。“我们旧改基地有句口号,‘让旧改更有温度’。”大桥街道办事处四级调研员徐涛说。为此,在旧改征收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一味追求高签约率,而更强调温度。
区第一征收事务所党支部率先与地块内两家居民区党组织携手,相继开展了多场征收政策咨询会、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党员干部走进社区组织,了解居民真实诉求、答疑解惑,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做到政策解释到位、感情联络到位、帮困救助到位。
“弱势群体一直是我们的关注重点,只要发现家庭内部协议分配有失公允,让弱势人群吃亏了,我们都立即制止,宁可不签约,重新搭平台。”徐涛说,曾有一对患有精神病的母子,在最初安置款分配时只拿到很小份额,旧改办果断决定重新搭平台,为她们争取到128万,让她们未来的生活有保障。
“曾经的周家祠堂,如今都是孤儿寡母住在里面,安置款分配时,每人只能拿到二十七分之一,这在上海根本不足够买房。”大桥街道周家牌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戴莺告诉记者,其中有祖孙三人,老母亲患有严重焦虑症,女儿在家照顾无法工作,孙女刚上幼儿园,生活条件十分艰难。旧改工作人员为他们多次联系共有产权人协商,又争取到一笔奖励金,最终帮祖孙三人争取到了170万。“刚才她们来电告诉我,在浦东惠南镇找到房子了,明天就可以安心搬过去……
来源:上观新闻
1.《上海一地块旧改翻出惊人家底:一座清朝老宅,牵出27名产权人,还互不相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海一地块旧改翻出惊人家底:一座清朝老宅,牵出27名产权人,还互不相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