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负轭的犯人。
枷锁是封建时期的两种刑具,枷指的是木枷,主要用于卡住犯人的脖子。锁就是铁链,主要用于锁住犯人,使之不能逃走。照片中是清末上海县的一名罪犯,他带着枷锁跪在地上,满脸恐惧。
清朝酷刑“木架马步”。蹲马步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一种锻炼方式,是一种基本功。它可以强身健体,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练武需求的犯人而言这可是一种痛苦的刑罚。照片中的人并不是犯人,而是向摄影师展示这种刑罚。画面中他双手被绑在最高处,头从上面钻出,脚踩在下面,动弹不得。
清朝“庭仗”。其实照片中这个并不能算是庭仗,就是普通打板子而已。“庭仗”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专门用来惩罚朝廷官员。“庭仗”不需要刑部定罪,只需要皇帝一句话,司礼监的宦官们就拿着板子去打了。这种板子都是栗木制成,一般的人被打三四十板子就走不动路了。
清朝刑罚“跪铁索”。“跪铁索”顾名思义就是跪在铁索上,画面中犯人双手被绑在一个木架上,膝盖跪在一团铁链上,这种刑罚也是非常痛苦。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中就记载过这种刑罚。刘四爷在前清时因犯事被罚跪铁索,但是他全程挺着没有求饶,因此在江湖上也立下了“字号”,可见这种刑罚的残酷。
清末蒙古草原上的犯人,画面中犯人脖子上带着巨大的铁链。蒙古草原上石材匮乏,加之牧民时常随着季节变化搬迁,关押犯人的监狱大都使用木材建造。这种监狱相较于中原地区的监狱显然不够牢固,为了防止犯人逃跑因此会在他们脖子上戴一个重重的铁链。
被固定在木架子上的犯人,这张照片由 E.H.Wilson在1899-1910年间拍摄的。画面中的犯人双手双腿和头部都被绑在木架子上无法动弹,随即就要被押赴刑场行刑。这样的画面在古装剧中也有出现,犯人被固定在架子上由刑车押赴刑场。
清朝酷刑“站笼”。站笼又称立枷,是枷号的一种发展后的形式,在清朝时成为正式的刑罚方式。这种特制的木笼上端是枷,卡住犯人的脖子。犯人的脚下往往会垫上一些砖块,使犯人恰好能够存活,以达到示众的效果。对于那些罪行较重的犯人,官差会将犯人脚下的砖一块块抽下,最终使犯人窒息而亡。
清末蒙古地区的墪锁刑。这种刑罚主要在蒙古草原流行,因为草原牧民时常换草场,这种刑罚恰恰使用于草原。关于这种刑罚的起源尚不清楚,大概率是游牧民族发明的。他们将犯人锁在木箱子中,仅留一孔洞用于吃饭和呼吸,十分残忍。
1.《1清代,干货看这篇!老照片带你看看真实的清朝刑罚:图1满脸恐惧,图8女子痛苦万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清代,干货看这篇!老照片带你看看真实的清朝刑罚:图1满脸恐惧,图8女子痛苦万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