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据说从常州开始就有冠冕的例子。据说,如果从周朝开始规范化,就能在汉朝的电视剧中看到那个影视剧版本的样子。(莎士比亚。温斯顿。)
明朝这种注重礼制规范的国家,怎么可能放过它。不过朱元璋自己也嫌麻烦,所以冕服在明朝又有了自己不同的样子。
平天冠,玄色衣。庄重而大气的冕服,一直是中国中央集权统治历史中不可缺少的帝王制服。
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从汉朝以后,中国的每个朝代,都有冕服,虽然每个皇帝对自己的服装的花纹、用途等都提出了改变,但是冕服这种礼制一直流传到明朝。
而且,就算在清朝没有了冕服礼制,但是冕服上的“章纹”还是被保留下来,用在了帝后的礼服、吉服等服装上面。
根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明朝刚建国的时候,陶安,就像朱元璋提出要做五套冕服。不过被朱元璋拒绝了。
原文是这样的:“洪武元年,学士陶安请制五冕。太祖曰:“此礼太繁。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馀不用。”...定衮冕之制....”
很多王朝都是开国就定了冕服的规格,而且同一王朝,不同皇帝,都有自己的冕服款式,可能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时尚品味”吧。
玄衣
冕服非常、非常复杂,这次我们想说“冕服基础二件套”---玄衣、纁裳。
玄衣,就是我们常说的“龙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迷思,就是龙袍是不是绣一条龙就完了。
毕竟很多电视剧的龙袍,就长那样。
肯定的告诉你,不是的。冕服的花纹不能“一龙独霸天下”。
明朝皇帝的冕服称为衮冕,冕服上的花纹图案除了龙,还有“章”。明代冕服有十二章纹。
我们来看看这玄衣(上衣)上的章纹具体排列情况。
纁裳(xūncháng)
纁裳(xūncháng)是冕服的下衣,因为用的是纁(黄中带红)色,故称纁裳。下衣分为前后两片,前片三幅,后片四幅。
裳幅均为正幅(长方形),需要在每幅上折叠出褶子(称为“襞积”),使裳腰与人体腰围相适合。
裳前后片的两侧及底边施本色缘边,侧边之缘称为綼(bì),底边之缘称为裼(xī,同緆)。
纁裳上织藻、粉米、黼(fǔ)、黻(fú)四章,各用一对,排成两行,列于裳前片左右。
藻为盘绕的绿色水草;粉米为白色米粒,排列成圆形;黼为斧形,青色或黑色,白刃,有柄;黻为两“弓”相背组成的图案。
除了基础两件套,冕服还有配套的平天冠和一大堆配饰。这个套装,制作精良,清洗不易,穿上麻烦。连朱元璋自己都嫌弃。所以一年就冬至、过年、皇帝生日、祭祀社稷神、先农、册封拜授才会穿到,差不多一年6、7次而已。其它时间,都是压箱底的等临幸。
=================分割线======================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环球礼仪网】或勾搭公众号:【环球礼仪(huanqiuliyi)】
等待大家来撩哦,有什么特别想知道的也可以来问小编嘛,虽然小编也可能不知道答案。但是会努力去为大家寻找。
1.《关于Q版明朝冕服我想说万千宠爱于一身,还不是要压箱底,冕服的悲伤你懂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Q版明朝冕服我想说万千宠爱于一身,还不是要压箱底,冕服的悲伤你懂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