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始,性爱本好。姓差不多,习尚远。”南宋学者王应麟编著的《三字经》,将历史、地理、自然、数学、天文学等百科全书知识用简明通俗的语言编成一组,每三个字每四句都朗朗读,生动有趣,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莎士比亚)。
《三字经》
《三字经》成书于南宋,所叙述的朝代也局限于南宋。南宋以后,人们对《三字经》进行了增补,形成了《三字经》增补版、《节增三字经》、《重订三字经》等不同的版本。这些续写《三字经》获得了成功,得到好评。
可是,清朝乾隆时期,江西一个读书人对《三字经》进行续写后,却给后代带来杀身之祸。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读书人叫祝庭诤。祝庭诤是江西省德兴县祝家庄人,以耕种为业。祝庭诤读了一辈子书,没有考取过功名,连秀才都称不上。晚年时,祝庭诤为了教儿孙读书认字,按照《三字经》的体例和风格进行续写,将《三字经》里的朝代一直续到了清朝。
清朝读书人形象
乾隆十五年(1750年),祝庭诤病逝。祝庭诤有一个孙子叫祝浃,祝浃从小就熟读祖父亲编写的《续三字经》,当自己的儿子祝懋苏长大后,按照当初的记忆,重新将《续三字经》抄出来,教祝懋苏读书。为尊重和怀念祖父,祝浃在书上署上了“拙斋侍祖参订”字样。
1779年5月,祝浃的同族兄弟祝平章到他家玩时,无意间翻到了这本《续三字经》。祝平章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悄悄将它带走,准备有空时好好读一下。
当年7月,祝平章瞒着族人,将公田私自卖掉。祝浃的弟弟祝洄不满祝平章的做法,将他告到衙门。祝平章请族人祝煋燔进士帮忙调解,但是祝煋燔不予理采。这样一来,祝平章就恨上了祝浃、祝洄兄弟,要想办法报复回去。
祝平章粗通文墨,便在这本《续三字经》上做起了文章。经过反复查找,他终于发现书上在叙述元朝历史时,有“发披左,衣冠更,难华夏,遍地僧”的表述。这虽然是在说元朝改变了中原百姓的发型、衣冠,以至于华夏大地,遍地都是和尚,但也有嘲讽清朝的嫌疑。因为清朝入关后,推行剃发易服,做得比元朝狠多了。
剃发易服
祝平章如获至宝,立即带着《续三字经》向德兴县衙门进行告发。德兴知县萧立选不敢怠慢,立即上报给饶州府知事朱遐龄,朱遐龄又上报给江西巡抚郝硕。
郝硕是汉军镶黄旗人,两江总督郝玉麟的儿子。郝硕派人将祝浃一家人全部捉拿归案,经过审查后,查清了案情,发现除了“发披左,衣冠更,难华夏,遍地僧”有嘲讽清朝嫌疑之外,还存在其它问题,如“吴三桂,乞师清”中的“清”字没有抬头另写。此外,祝庭诤撰写的祠堂碑记上有“公币缔造”“宵衣旰食”等字样,也属违禁。
郝硕初拟判决:“祝庭诤自祖父以来,生长本朝,食毛践土,已历百数十年,且身列胶庠,躬受教育,乃敢丧心病狂妄为著作,混假元代名目编造‘发披左、衣冠更’等语大肆诽谤……种种狂悖,实属罪大恶极,虽已早伏冥诛,应仍照大逆凌迟律开棺戮尸,以彰国法,而快人心。祝浃系逆犯之孙,律应缘坐,又将逆书默写留存,情尤不法,应照大逆知情隐藏者斩律,拟斩立决。祝況、祝淯、祝洄、祝汜虽据供并未见过此书,但俱系正犯之孙,年在十六岁以上者,均依缘坐皆斩律拟斩立决。正犯财产现饬确查,另行追变入官。”
清朝文字狱
此外,郝硕建议将饶州府知事朱遐龄、德兴知县萧立选以失察的罪名革职。祝平章偷取逆书,未及时呈首,但首告得实,从宽免罪,私卖公田另行处理。
案子呈报到乾隆皇帝面前。1780年2月24日,乾隆皇帝大笔一挥:“三法司核拟速奏,钦此。”于是,祝庭诤被开棺戮尸,祝庭诤孙子祝浃以“默写留存逆书”罪名被判斩立决。祝庭诤另外4个孙子从来没有看过这部《续三字经》,但已经年满16岁,全部被株连在内,判处斩立决。朱遐龄、萧立选被革职。只有祝平章因为首告,逃过一劫,被从宽处理。
乾隆皇帝
祝庭诤续写《三字经》,惹来一场轩然大波。自己虽然死了,但也被开棺戮尸。5个孙子更是遭遇杀身之祸。
1.《三字经清代版专题之清朝一读书人续写《三字经》,给后代带来杀身之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字经清代版专题之清朝一读书人续写《三字经》,给后代带来杀身之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