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有关商周王的记录是在《史记.殷本纪》这样写的。“辨别快速的疾病,非常敏感。财力超群,水击猛兽;满足是街上的忠告,言语足以弥补过错。”
这段记载说明其人也是很有些天赋的。之后的记载则是说他宠爱妲己,敛赋建鹿台,享乐建酒池肉林。内政用酷刑,不听劝谏,囚西伯姬昌于羑(读’有’)里,杀害劝谏大臣(“剖比干,观其心”)等等。最终的结果就是“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在后世明朝的小说《封神演义》就是以这段商朝末年的历史为时代背景所编写演义的。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纣)与夏朝的末代君主履癸(桀)一样,以一种末代君主的昏庸、残暴的形象被定格在了历史上,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符号或者程式化的表意。后世人们每提起桀纣就会以一种批判唾弃的态度对其口诛笔伐,而对其批判渐渐的演变成了一种绝对正确的观点与道德立足点。后续历史中仍会有这种现象,而我们要思考的是造成王朝衰落乃至灭亡的因素是执政者个人的德行还是历史自身的规律?或者假设被后世崇尚的三王如果处在桀纣的时期是否能够避免王朝的灭亡?即使通过这些记载,也可以发现商纣王对历史还是有功的,其所采取的囚禁西伯稳定西部,并任命崇侯虎坐镇西部监控逐渐壮大的周部族,在军事上任用飞廉、恶来(秦人的先祖)为将,进行东征与南伐,平叛诸侯,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将商朝的势力范围扩展到长江流域。在内政上囚禁箕子、微子,任用费仲抗衡内政上的宗族势力。这些措施如果在武丁或者盘庚的中兴时期也许其也会使其赢得一个中兴之王的称谓。而事实是由于这些政策似一剂猛药,虽然斗争胜利了但也耗空了自身的国力,未及休养恢复便结束了。正如毛主席对纣王的评价:“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而之所以后世对桀纣这样的亡国之君极尽口诛笔伐之能是,一方面是由于面对王朝灭亡总需要有人出来为历史负责,另一方面继起的王朝总要找到自己革上一王朝命的合理性依据。还有就是儒家诞生于已经逐渐衰落的周王朝后期(孔子生活在我们历史上称为东周的春秋时期),儒家早期的思想核心就是面对周王朝晚期由奴隶社会向地主经济转变时期所出现的诸侯兼并、礼崩乐坏而提出的尊王、尚古、复周礼。后来当儒家确立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霸权后,其思想的核心为了迎合和交易虽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对前期的思想是认同的。与此思想衍生出来的价值观与社会观、历史观也就逐渐的固化。所以我们要对史事带着一种怀疑的精神去看待,如果跳不出当时的写作背景那我们的思想也只能停留在那个视角,也只能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古人。
就这样自成汤至帝辛(商纣王)历经了30代君主, 历经600余年的商王朝在鹿台的熊熊大火中走下了历史的舞台。周武王封帝辛的儿子武庚为诸侯,隶属于周,以此延续殷商的祭祀。在周武王去世后发生的管蔡之乱中,武庚也参与其中,后来周公、召公平乱后也就剥夺了武庚的诸侯地位,改为分封这段时期表现良好的商朝的王族微子启为诸侯,被分封于宋,延续殷商的祭祀。直到周朝末年的战国时期,由齐国、楚国和魏国将宋吞并。还有商朝王族的箕子也就是被纣王囚禁的箕子,则是率领族人向北迁徙,建立了箕子朝鲜(朝鲜还有韩国视为祖先),这个箕子朝鲜直至西汉初年被燕王卢绾的部将卫满灭国,延续了足有一千余年。而朝鲜或者韩国则将这段箕子朝鲜还有后来的卫满朝鲜的历史视为其民族早期的辉煌而大加渲染,殊不知:尔等祖先亦为我华夏血脉。
1.《关于1046年谁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我想说商朝(Ⅱ)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46年左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046年谁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我想说商朝(Ⅱ)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46年左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9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