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但与汉唐盛世时万方的气魄相比,明朝似乎有些落后。与汉唐开创的伟业相比,明朝似乎有些封闭和保守。
但是,明朝的对外政策实际也不是一开国就是这样的,建国初期,明朝也是有相当的雄心,朱元璋时期,明朝对外的主要方针是“怀柔远人”,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以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改革元朝遗留的吏治;同时,极力修复在元朝被破坏地很厉害的宗藩体制,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永乐大帝朱棣开始,明朝大规模对外开拓
而到了永乐大帝朱棣时期,明朝国力有一定恢复,加之本人雄才大略,其对外开始了大规模开拓,其派兵干涉、平定了越南地区的内乱,之后将其并为版图,这是自五代十国时期,交趾脱离中国400年后又一次被中原王朝收为郡县;在东北地区,永乐大帝派心腹太监亦失哈多次带领探险队前去收服(俗称“九巡北海”),并建立奴儿干都司招抚女真部族;在西南,其大力经营云贵,甚至在贵州建立布政使司,这是贵州历史上首次有了省级建制;在西北,设置哈密卫,并派使者通西域;此外,永乐帝五入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明成祖册封瓦剌三王,使与鞑靼对立,等到瓦剌兴盛后又助鞑靼讨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独大;甚至,永乐皇帝还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永乐大帝经营出的版图,此时的明王朝可谓霸气十足
也正是因此,有些历史学家称呼朱棣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世界性帝王”。这一时期,明朝在世界威望相当高,一度达到“四夷率土归王命,都来仰大明。万邦千国皆归正,现帝庭,朝仁圣。”的盛世气象。
但,在公元1424年朱棣去世后,明朝的外交政策突然翻转了,改为全面战略收缩,这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影响,这又是为何呢?
永乐盛世的背后,是明王朝国力已到极限的事实
明成祖朱棣去世后,继位的是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不过他执政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再继位的是明宣宗弘治皇帝朱瞻基,他在位大概十年,这两人在位的十一年期间(1424年至1435年)可以说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代,史称“仁宣之治”。
“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清修《明史》
但,这“仁宣之治”对外却是全面收缩的,他们干了什么事情呢?
明朝极盛时的行政区划。
首先,罢郑和下西洋,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宣德五年(1430年)宣德帝以外番多不来朝贡,命郑和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次了,之后,下西洋的活动再也没有过;此外,对西北等地的交流频率也大大降低。
"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吐采办,从夏原吉之奏也"。——《明史.仁宗本纪》
其次,放弃安南,自永乐五年(1407年)明朝吞并安南以来,当地叛乱不断,消耗了大批资源,明王朝的治理是失败的,明宣宗后来决定放弃此处,宣德三年(1428年)废止交趾布政使司,等于是将吞并的领土又吐了出来。
东北方向,放弃大规模招抚政策,宣德五年(1430年)十一月“罢松花江造船之役”,宣德十年(1435)正月,奴儿干巡视工作彻底停止,成为一种虚设机构。明朝对东北的统治开始出现弱化。
奴儿干都司事实上明朝负责招抚东北部落的机构,宣德十年后,此机构事实上处于虚设状态
“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于辽东官库内寄放;其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官军人等各回卫所着役。”——《明宣宗实录》
不仅如此,明王朝在一系列举措中均反映出了其处理外事的消极态度,比如降低外国朝贡使团的接待规格、限制其朝贡频率、减少对西南等地土藩事务的干预等。
由永乐大帝时期的开拓政策转为全面收缩,这个弯转得实在是过于激烈,这段时间明朝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宏图大业不要了,转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而放弃大片国土,却成就了盛世并受到好评,这也是历史上很罕见的。
其实这根本原因在于:明朝国力已经相当疲惫了。
郑和下西洋时,甚至在苏门答腊岛都设置了旧港宣慰司,这应该是5000年来,中国名义上国土所到达的最南的范围
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期间虽然做到了“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但明朝的国力消耗极大,开拓奴儿干都司、经营安南、五征漠北、下西洋、迁都北京……这些事务都是要消耗巨大人力物力的,永乐末年,虽然称盛世,但明王朝国力已经到了极限,朱棣为政过猛,步伐太急,给当时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指出了永乐朝存在的问题:仅就《明太宗实录》统计,永乐一朝所谓“民乱”、“强贼”就达四十起之多。永乐末年,山西、河北,甚至号称富庶的苏、常、嘉、湖等地都出现了成伙的“强盗”和大批“流民”。修建北京宫殿,赴四川、云、贵、湖广采木,工程历时十数年,“所费数以万计,役死军士百姓不计其数”;五次亲征漠北,每次动员兵力三十万至五十万不等,搜尽天下府库以充军饷,数十万军民为之转输,造成“财力大窘”。
洪熙元年(1425)湖广布政司左参政黄泽上言所说:“向也,南征北讨,出师连年,辎重牛马,耗散巨万,又江北困于营造,江南疲于转输”,“土木屡作,劳者弗休”,结果是“丁男疲于力役,妇女困于耕耘,富者怨征敛之繁,贫者罹冻馁之苦”。
为了应对巨大的财政开支,永乐末年甚至将官吏的俸给都撙节了十之六七,官吏家属已有冻馁之虞,百姓生活可想而知了,永乐末年,明朝事实上已经是“人民流离,饿殍盈路,税粮逋负,盗贼横生”。
再不转向,明朝将有重蹈隋朝末年的危险,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环境的开展与事实上的情形稍有差异,朱棣在历史上的声名跟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等量齐观。
永乐十八年(1420年),山东发生“唐赛儿起义”,这成为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发生在明朝兴盛阶段的农民起义,说明当时明朝民生已相当不乐观
在这种环境下,继位的仁宗和宣宗必须立刻终止这种严重透支国力的策略,改用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将主要精力转向内政,于是就有了对外的大规模收缩。经过十年的恢复,明王朝情况确实有了根本好转。
“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明史》
该如何评价仁宣两帝的收缩策略呢?尽管白白放弃国土可能令人不太痛快,但应该承认,仁宣两帝采取收缩政策,与民生息实际是符合当时明朝实际情况的,乃形势使然,因为再这样大兴土木,明朝是有崩溃的危险的。对于仁宣两帝的“转向”,史学界也多持肯定态度;当时的老百姓和政治舆论,也多表示赞扬。
虽然有喜欢玩蟋蟀的小毛病,但总体来说明宣宗算是一个不错的君主
不过,也无法否定,这种极端的收缩策略也确实为后世留下了极大隐患:比如,放弃安南这块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使得中原王朝永久失去了进取中南半岛的机会,事实上安南的问题更多是明朝治理不当,在张辅、黄福等良吏的治理和镇压下,事态是有好转的可能的,明朝完全有机会像“元明两代消化云南” 一样顺利消化安南,遗憾的是这次也放弃了;放弃奴儿干都司,明朝在东北的存在感弱化,女真人受的制约小了很多,无疑为后来女真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而停止下西洋、放弃安南更使得明王朝在东南亚的威信大大减弱,在东南亚地区的朝贡体系事实上已经崩溃。
为何放弃郑和下西洋?至今在史学上仍有不少争论,毫无疑问,这个遗憾是相当大的,自此600年后,中国海军都没有恢复到郑和时期的地位
对蒙古的保守策略则很快就造成极大的危害,明宣宗对于蒙古放弃了之前严厉打击的政策,改为单纯防御,为了减少消耗,明宣宗放弃了长城以北的卫所。这无疑是坐视蒙古做大。
宣德五年六月(1430年),明宣宗迁开平卫于独石(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
开平卫,治所本来在旧元上都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及多伦县附近),明朝在长城以北重要据点,明成祖非常重视开平卫的战略地位,曾表示:“今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宁夏、甘肃、大宁、辽东,则边境可永无事矣。”
然而,明宣宗竟然废弃了这个据点(实际上是必然结果,明朝在朱棣时期就已经放弃了北方很多其它据点,使得开平成为孤地),北方防线直接收缩大半,《明通鉴》痛批:"自此蹙地三百里,尽失龙冈滦河之险,而边地益虚矣"。
而蒙古的做大很快就造成了巨大的国防威胁,继位的明英宗时期,令天下震动的“土木堡之变”发生了。
但是,将这些不良后果完全怪到仁、宣两位帝王身上也是不合适的,当然,这两位帝王本身也确实缺乏雄主气魄,开拓心不强,更注重内政,不过他们收缩国势也的确是时势所至,不能苛责,一代人做一代人事。这两位帝王的确恢复了明王朝的国力,完成了历史使命,使得明朝转危为安。至于后世明朝的危机,比如“土木堡之变”,完全就是明英宗的混乱指挥所导致的,在国力恢复后仍然无法恢复进取局面,那是后世的责任,明末清初学者谷应泰评价“仁宣之治”很中肯,其认为仁宣朝的保守是合适的,能和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相提并论
“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庶几三代之风焉。”,“故余以仁、宣之朝,专务德化,虽曰度量,盖亦有时势焉。”——谷应泰
作者:云帆
1.《关于1435年是明朝吗我想说1424年朱棣去世后,大明王朝的对外战略为何变为全面收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435年是明朝吗我想说1424年朱棣去世后,大明王朝的对外战略为何变为全面收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0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