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长篇历史小说中不朽的大作。作者罗贯中把曹操塑造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封建统治者形象。对权势,他有无尽的欲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他广泛吸引人才并为他使用。
而作为正面形象的刘备,有着和曹操截然不同的性格,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打造成了一位“宅心仁厚”的君主,但他为了自身的政治抱负也是“费尽心思”,最终成就一番霸业。本文拟就曹操,刘备形象的主要方面试作分析比较。曹操形象分析
1.生性多疑,残忍好杀
《三国演义》描绘的是一个英雄豪迈、人才辈出的时代,一个充满刚健之气,又极其富有浪漫情怀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豪杰英雄在这里谈笑风生、指点江山,一大批良臣猛将在这里纵横捭阖、叱咤风云,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而在这众多英雄之中,曹操这一人物形象最具有典型性,鲜明独特。
曹操生性多疑,残酷好杀。曹操欲行刺董卓失败,逃难之际被陈宫所缚。陈宫仰慕曹操英雄气概,便弃官放操,并与之一同逃亡。逃亡途中,曹操和陈宫借宿吕伯奢家中。
因听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便挥剑杀人。其后在明知错杀他人的情况下,还将错就错把买酒而归的吕伯奢挥剑斩杀;并向陈宫道出了那句惊世骇俗的话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在看到厨房被捆缚待宰杀的猪时,曹操已然知晓错杀他人,但却一不做二不休将沽酒归来的吕伯奢一并杀死,而这吕氏一家同曹操的父亲曾有着深厚的情谊。吕伯奢视曹操为世侄,而曹操却残忍地将其与一家老小斩尽杀绝。可见曹操心肠之狠毒。
如果说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是故意为之;陶谦害曹父,则是无心之举。曹操迁怒于陶谦,还算是事出有因,冤有头,债有主的话;将杀父之仇迁怒于徐州百姓,则是罪大恶极。前日错杀吕伯奢一家老小是“宁可我负人”,今日报仇,是“不可人负我”。
曹家在举家迁徙途中,曹父被陶谦手下一小卒所谋害,替父报仇,于情于理都可讲得过去,冤有头债有主,找到凶手严惩即可。但曹操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曹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残忍好杀的本性,由此可见一斑。
官渡之战,同窗好友许攸来投,在问及粮草书目时,曹操三易其口,许攸笑着说道,天下人都知道你曹某人是奸雄,今日得以领教啊!曹操也笑着回应道,岂不闻兵不厌诈乎?面对老友来投,曹操不仅没有拿出一点信任的姿态,反而一再隐瞒自己的军粮,直至最后被友人当场拆穿才极不情愿地承认。
平心而论,许攸逃离袁绍就是为了寻得一位明主来打败袁绍,但一心向明、诚心来投,换来的却是曹操的满口假话,这着实令人感到汗颜,奸雄之奸,名不虚传。生性多疑,城府之深绝非常人所及。
崔琰当时可谓是朝廷重臣,德高望重。他原本属于袁绍帐下的一位谋士,因袁绍听不进不同意见而被冷落,官渡之战,袁绍兵败身亡,曹操攻进邺城,崔琰跟随了曹操。曹操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废除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丞相。
丞相府下设东曹和西曹,崔琰在这两个部门都干过,选拔了大量人才,杜绝了用人腐败,树立了威望。就连曹操本人也为他的浩然正气所折服(太祖亦敬惮焉)‚。称赞他“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
即便就是这样一位正直高尚、才华横溢的人才,也被曹操所杀。崔琰的死或多或少牵连着立储之争,加之崔琰本人的名气和才华也均在曹操之上,让曹操心生猜忌,杀人理由更是荒诞至极,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看来都无比荒谬,“腹诽心谤”,想想这是什么理由,便使一位忠义有识之士变为刀下野鬼。
如果说崔琰的死可以归咎为曹操的神经过敏,打击报复的话,那么杨修的死则是对曹操生性多疑,残酷好杀最好的诠释。杨修这个人实事求是地讲有那么一点小聪明,在《三国演义》中也多次提到了他猜透曹操心思的事例,在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这一章回中就多次提到了杨修耍弄小聪明的故事。
曹操曾去视察新修建成的相国府,看完后一言不发,不置可否,只派人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杨修见状,便命人将门拆掉重建,因为“门”中“活”就是“阔”,曹丞相是嫌门太大了。如果说这些小聪明无足轻重的话,那么他在军中的表现则彻底激起了曹操残酷好杀的本性。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亲率数万大军讨伐刘备,从长安兵出斜谷,意欲攻拔汉中,准备和刘备集团决一死战。谁知刘备率三军将士据险,死守不战。反观曹操这边一时束手无策,进退维谷。一晚军营部下向他请示军中夜行口令,竟答之以“鸡肋”。
杨修听闻这一夜行口令,立即着手收拾行装。便有了后来那句著名的“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如早归”。这一回杨修确实又猜中了,但不要忘记曹操的本性及他所处的位置,他作为一个位极人臣,大权在握的枭雄,猜忌心和防范心都是很重的。
因为曹操要维护他自己一人发号施令的独裁统治局面,这就容不得他人有半点猜透他的心理活动,别人的一切他都要掌握,而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却不能让别人知道,像他身边有杨修这么一个人物守在自己身边,岂不是自己的心思都被他人猜中窃取,仅凭这一点就让曹操不得不再一次展现出他那残酷好杀的一面,纵使你万般有才也不得不铲除。
2.有胆有识,海纳百川
曹操很早就意识到,拥有一批量多质优的人才至关重要。要想吸引人才,自身的魅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早期的曹操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救国良臣”。在平定黄巾军起义以后,西凉太守董卓大权独揽,残忍诛杀后妃少帝,谋权篡位之心昭然若揭,朝廷大臣迫于其淫敢怒而不敢言,唯有曹操孤身一人,行刺董卓;天子流离失所,曹操率众恭迎天子于许都,在那个人人视天子为无物的时代,曹操的这些举动都为他在政治形象上加分不少,也不可不谓为有胆有识的英雄。
在对降将谋臣的使用上曹操也可以算得上慧眼识人,颇有胆略,以曹操的生性多疑加之本就身处“上下相疑之秋也”实为不易。古往今来,启用降将乃至重用降将都需要极大的胆略和敏锐的慧眼,诸如张辽,张辽原为吕布效命,在下邳之战中被曹操俘获。
《三国演义》于此处有一段精彩纷呈的描写“却说武士拥张辽至,操指辽曰:‘这人好生面熟。’辽曰:‘濮阳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却?只是可惜。’操曰:‘可惜甚的?’辽曰:‘可惜当日之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操大怒曰:‘贼将安敢辱吾?’按剑在手,亲自来杀张辽。”
西我在这里仔细思考了一番,《三国演义》全书描写曹操亲自提剑来斩降将的章节并不多,在遭辽辱骂,大怒之后却又不杀辽便是有所一番算计,操辨识出了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这里面当然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刘备,关羽的求情,更多的是曹操出于渴求将才的实际考虑,在往后的时间里,曹操大胆启用张辽,命他镇守东南一方,这员降将也确实不负众望,才有了后来的张辽威震逍遥津。
再者如原马超手下的得力干将——庞德,曾与马超在渭水河畔杀得曹操割须弃袍,险些命丧黄泉,但在庞德归降曹操后,对曹操可谓死心塌地,与关云长决战之时抬棺上阵,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年代,曹操能得到如此一位忠勇降将,不得不佩服曹操个人过人的胆识与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魄,对曾把自己置之死地的降将委以重任,这也让人钦佩曹操的胆略过人。
曹操重视人才,海纳百川,颁布《求贤令》,主张“唯才是举”,便是他践行这一理念的重要表现。他曾先后三次颁布《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
这在当时和后世都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其实争议程度的大小也从侧面反映了曹操对人才之重视,只要是有才干的人物都可以向我举荐。西我在细读《三国演义》时发现,曹操身边的谋士将领多为招降纳叛而得来,诸如郭嘉,贾诩,徐晃,张辽,张郃之流。
正如《三国志·武帝纪》所记叙的那样“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
事实上,在每一次战斗取得胜利之后,曹操都要在战俘中发现和招募人才。谋士中也有不少来自敌方,前文所提到的许攸便是在官渡之战中从袁绍营中投奔曹操而来。同样身为袁绍谋臣的陈琳,在为袁绍起草檄文时,对曹操一家予以辱骂,被俘后众人都劝曹操杀掉陈琳,然而陈琳却仍被曹操委以重用。这也不得不说曹操为了获得人才,海纳百川的胸襟。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最大限度地吸引和使用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要求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魄。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意味着来者不拒,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这又更好印证了曹操的用人之道。
3.足智多谋,雄姿英发
毫无疑问,曹操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曹操在年少时便被人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或许是历史上出现最早客观看待曹操的评语。
西我在阅读曹操本人诗歌的过程中也能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他一统天下的决心和那笑傲江湖的英雄姿态,如《短歌行》里的开篇两段“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龟虽寿》里的开头两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这是曹操内心深处的一段思考与探索,当然,他给出了探索思考后的最终答案,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一种何等气魄的回答,在极其短暂的人生中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谈及曹操的英雄风采,有一段便不得不提,无论是在《三国志》还是在《三国演义》中,都同样记叙了一章曹操与刘备直面对话的故事,这就是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
《三国志·先主传》说:“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为数。’先主方食,失匕著。”
此时河北袁绍常怀鲸吞曹操之心,淮南袁术同样觊觎中原,然而曹操却与刘备谈笑风生,视袁绍,袁术于无物,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后来的历史也确实证明了曹操的预言,曹操在北方灭了袁氏家族,被曹操视为英雄的刘备也在赤壁之战后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终成一方霸主。回首再看青梅煮酒论英雄,两位论者才是雄姿英发的真英雄。
曹操具有极其敏锐的政治头脑,这为他本人施展雄才大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曹操曾在他的《蒿里行》回顾了关东联军四分五裂,人民痛不欲生的场景。
他在诗中写道:“铠甲生几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种景象很可能是促使曹操下定统一国家的决心,并施展政治才能为之奋斗终身的缘由之一。统一的国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象征,在东汉末年,统一的象征就是皇帝。
西我在此认真研读了曹操迎天子于许都的说法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和通常所讲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很大区别,前者意思是我曹操是奉天子的命令来讨伐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我是“正义”的一方;后者意思则完全变成了要挟天子来发号施令。这里面不难看出曹操的“用心良苦”至少在天子初临许都的那段时间来看,曹操所打出的政治口号和他的政治举措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曹操在这当中捞到了一笔极为宝贵的政治资本,他将自己变成了匡扶汉室的英雄,这下就将自己的反对派都置于不仁不义的不利地位。
曹操,包括曹操以外的所有地方势力内心都明白,尽管大家都心知肚明现在这个皇帝是虚的,是个摆设,可那些地方割据势力都不敢说皇帝是虚的,是可以不认的。正如《皇帝的新装》里谁也不敢说皇帝没穿衣服如出一辙,他的对手不敢明目张胆唱反调。
这不得不令人佩服曹操高人一等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远见。
二、刘备形象分析
1.用人不疑,重情重义
历数古往今来礼贤下士的典范,莫过于《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七回刘玄德三顾茅庐。
罗贯中在此处借张飞的言辞(风雪甚紧,不如早归)所透露出的焦躁,来反衬刘备的谦恭,前几次前往,刘备可以说是吃了闭门羹,换做常人就要心生怀疑,觉得自己到底有没有三番五次前去拜望求见的必要,抑或这个卧龙先生是否真的如水镜先生和徐庶所说的那样有神通广大的本事,这些都可以成为刘备不再去拜访的理由,但刘备并没有因故就此停止,而是坚信诸葛孔明于自己是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刘备对于人才的渴望和信任。
诸葛孔明由于这一回的故事情节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鉴于此种情况,西我在这里选取另外一个足以说明刘备礼贤下士,重情重义的事例来进行分析论证。
在中国民间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叫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是刘备早期的谋士之一,跟随刘备的时间尽管很短,但刘备对他极尽礼遇之能事,即便是在得知徐庶要“投奔”曹营的时候也是对其敬重有加。
《三国演义》中在此处写道:“玄德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徐庶辞谢说:‘不劳烦刘使君相送了,徐庶就在此地和您告别了。’玄德在马上拉着徐庶的手说道:‘先生此次离去,就是天各一方了,不知道下次相聚会是在何年何月。’说罢,泪如雨下。”
此间场景难免有笼络人心作秀之嫌,但对于长时间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来讲也算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一种姿态的展现。尽管当时,刘备营中就有人向他进言杀掉徐庶,理由是徐庶知晓我军中虚实,归附曹操后,我们的形势就不太妙了,不如强留徐庶,令曹操斩杀其母,绝了徐庶的念想。
这当然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临阵反戈一击的事情屡见不鲜,刘备却回答道:“不能让曹操杀掉徐庶的母亲,而我却反过头来利用人家的儿子,这种做法是不仁的。
挽留徐庶不让他离去,断绝人家母子之间的道义,这也是不义的。我宁愿自己死也不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此番言语又再一次充分证明了刘备的重情重义,在明知自己会遭受重创乃至灭顶之灾的情况下依旧深明事理,不可不谓为人之楷模。
在《三国演义》中记叙刘备重情重义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此截取一例阐述。
曹操倾中国之兵,大举南下,征讨荆州,刘表之子刘琮,懦弱无能,胆怯拒战,望风而降,刘备一行被迫向襄阳撤退,途径新野、樊城,两县的百姓疾声大呼:‘即使我们终将一死,也愿意追随刘使君!’即日号泣而行。”到了襄阳城外,刘琮闭门不纳,刘备迫不得已“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
就这样,在建安十三年秋天的江汉大地上,刘备带领十余万军民,扶老携幼,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这样的撤退速度,显然有悖于“兵贵神速”的转移原则,对保存自身、避免曹军追击十分不利。
因此刘备手下的将领谏言:“如今带着数万民众转移,每天只能行走十几里,这样的速度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江陵?一旦曹操兵到,怎样迎敌?不如暂时放弃百姓,先行为上。”
刘备在明知此种危险至极的情况下,却不得不泣而拒之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行走至当阳,被曹军赶上,十余万军民顿时大乱。刘备不禁大哭道:“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
从此例中不难看出罗贯中在塑造刘备这一人物的时候是把他作为“仁君”的一个形象,同时根据封建社会广大百姓对政治人物的喜好,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和政治理想,不遗余力地凸显其明君形象,而有意淡化其枭雄的一面。
当阳一役,刘备尽管在军事上被曹操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但在道义阵地上却赢得了极大的胜利。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形象更加深入民心,并成为他区别于其他地方势力的最大政治优势。
相反,曹操在败走华容道途中的表现可谓和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是性命攸关时刻,曹操的残酷本性显露无疑,他命军中老弱军士,抱柴填路,路一填好,便骑马冲奔过去,完全不顾老弱军士的死活,对比二人同样是性命攸关时刻的表现,刘备的仁爱之心则远甚于曹操,这也是刘备至始至终给人以仁爱之君形象示人的有力例证。
2.隐忍内敛,韬光养晦
西我在阅读《三国演义》中发现,在驰骋天下的曹操眼里能够被称为英雄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刘备(今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在常人眼里刘备很窝囊,因此民间才会有那句有名的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其实不然,刘备也有怒发冲冠的时候,例如《三国演义》里面所写的张翼德怒打督邮,实际上就是刘备打的。或许是自身性格原因,亦或是出于自身斗争的需要,相较于曹操而言,刘备显得更为深沉内敛,沉默寡言(少言语),不动声色(喜怒不形于色),不似曹操那样谈笑风生,笑傲江湖,以吟诗作对来表现自己的英雄本色。
西我在阅读到《三国演义》第十四回的时候注意到,刘备那时已暂领徐州,当时同样身处徐州的还有吕布,曹操的谋士荀彧为其出谋划策,欲“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在刘备收到密书的时候,没有立即表态杀与不杀,而是讲了句“此事尚容计议。”
毛宗岗在此点评到“备已识破机关”。想必刘备已知这是教二虎相争之计,为什么这样讲?在后文其三弟张飞欲莽撞行事,提剑斩杀吕布的时候,刘备恐张飞坏事,这才道出了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答案,“此曹孟德恐我与吕布同谋伐之,故用此计,使我两人自相吞并,彼却于中取利。“缘故荀彧之计早被刘备识破,可见刘备机智绝人,绝非常人所说的一味忠厚。”
如果说吕布在《三国演义》里被人戏称为“三姓家奴”的话,那么刘备也可以当此称号。刘备自起兵以来,颇为不顺,不断改换门庭,先后栖身于袁绍,吕布,曹操等人。
不断地周旋于敌我之间。换作别人,尤其是那些以英雄自诩的人,恐怕早就心灰意冷,意兴阑珊。然而刘备却能屈能伸,也一直保持着深沉内敛的性格。一家之言未免有失公允,那么西我认为来自曹操方面的评价则可以为此佐证。
刘备兵败,前来投靠曹操时,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就劝曹操将刘备杀掉,为什么要杀?程昱对曹操讲了这样一段话“我暗中观察刘备有雄才大略且深得大众百姓之心,终究不会久居人下,不如趁他羽翼未丰之时除掉刘备,以绝后患。”此时的刘备境遇可谓“惶惶如丧家之犬”,程昱却一眼看出刘备是英雄,而且终不会为人下,这也侧面论证了刘备能隐忍却不甘久居人下的大丈夫本色。
三、曹、刘形象不同之原因
1.身世经历造就性格迥异
众所周知,曹操,刘备来自两个完全对立的政治利益集团,可以称得上是不共戴天,誓不两立。二人的出身和成长经历也是截然不同,这也为后来二人在政治谋略,行为处事上的不同打下了烙印。
相较于刘备织席贩履的成长经历而言,曹操出身于一官僚家庭,也就是拥有较好的政治资源背景,早年间便建立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事武装力量,同时也打出了自己明确的政治旗号,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如果仅就曹操的诗歌,来看他的政治理想的话,他所表露出来的那种理想抱负是刘备远不能及的,《短歌行》中的最后两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短八个字,彰显了曹操的胸襟与气魄,何其雄姿英发,海纳百川。或许这也是曹操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
相较于曹操的雄姿英发,笑傲江湖,刘备在各个方面都显得内敛许多,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刘备的身世有简要的记载“其系汉室末胄,其父早丧。
幼孤,事父至孝;家贫,贩履织席为生。”寥寥数语,便将刘备的身世介绍清楚完毕,这同曹操较为庞大的家族背景有着极其鲜明的对比,曹操起兵之初有朋友乡党,族兄族弟相助,甚至于有财团提供资金支持;而在刘备在早期,除了关羽、张飞二人追随,并无一兵一卒可言,更谈不上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不臣”。
在《三国演义》的记叙中,刘备的言谈是很少的,这或许与他早年间寄人篱下,不断改换门庭有关,他更加习惯于沉默寡言,察言观色,而不是像曹操那样侃侃而谈。
2.一位不吝财物,一位不吝情义
曹操和刘备在吸引人才方面可以简略总结为一条:前者靠高官厚禄;后者靠情义感化。
最为突出的比较便是《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讲述刘备兵败,其义弟关羽被曹操围困在土山之上,而曹操素知关公勇猛无敌,武艺盖世,知其是难得的良将,想方设法欲把关云长为己所用,于是让张辽上山劝降,在获知关云长三个看似“无理取闹”的条件后并无过多思虑便应允。
班师回朝,曹操为收买人心,“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并将名贵的赤兔马和锦袍相赠关公。关公暂降曹操之后,在白马速斩袁绍麾下的大将颜良和文丑,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之后,得知其兄刘备的下落,毅然告辞。曹操“引数十骑,飞奔前来”,“托过黄金一盘”,“恐将军途中之用,特具路资相送”。
至始至终,曹操对于关公都是极尽礼遇之能事,重金厚礼,但终究未能将关羽留在自己身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关刘兄弟两人的情谊深厚,也不得不钦佩刘备的个人魅力,彼时的刘备尚无立锥之地,连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都没有弄到,却能吸引并留住关羽这样的将才,不得不令人慨叹刘备的情谊所至,关羽的忠贞不二。
令人感到称赞的是,曹操刘备二人在吸引招纳人才的时候都利用了自身的政治优势,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在那个乱世没有人把皇帝当回事的年代里,曹操率先将皇帝恭迎于许都,这为他招纳人才带来了一个极其好的政治条件,他可以向世人表明,你们来为我的阵营里为我效力就是为当今皇上效力,虽然皇帝在那个时候已然是个空架子,但是下面的地方势力还是不敢公然叫板反叛,否认这个皇帝,这不得不佩服曹操高超的政治权谋。
而刘备则利用他皇叔这一特殊身份来吸引人才,并在情谊礼节上下足了功夫,他在招来人才之际,向来投奔他的人纷纷表示他要匡扶汉室,挽救大汉王朝,他才是汉室的正统,向世人表明他刘备没有忘掉祖宗世代食汉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网罗了一批优质的人才,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诸葛亮。
3.作家个人的艺术创造态度
翻看罗贯中的个人经历不难发现,他的个人经历恐怕也与他创作曹操、刘备二人形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也就是说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正处于蒙古族统治中国的时期,在那个年代看来蒙古族被视为异族,不是正统的汉民族,加之罗贯中本人早年从事过民族革命活动,这就不难看出罗贯中的写作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正统思想,何为正统?就是传承,就是世袭,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在罗贯中看来刘备就是正统,他最有资格匡扶汉室,曹操就是谋权篡位,类似于王莽之流。
在民间百姓之中亦有相类似的观念,如说书人讲到刘备败北,曹操得胜之时或痛哭流涕或高声咒骂,在人民大众之间拥刘反曹的倾向如此明显,《三国演义》作为民间文学创作,从中吸取了很多观点再契合作者自身实际经历,才创造出了鲜明对立的曹刘二人。
1.《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有哪些特点我想说深度丨对比分析《三国演义》曹操、刘备不同形象及成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有哪些特点我想说深度丨对比分析《三国演义》曹操、刘备不同形象及成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