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周朝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商朝“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指的是哪里?学者:在朝鲜半岛

导语:上一篇我们分析了《山海经·东二经》的对应山系,发现《东二经》记录的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的南北交流通道,围绕着断裂带即是中国玉石文明的主要分布区,并且推论出《山海经》不仅是一本地理风物志,还是一本矿脉书。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中的扩展链接查看。本文将继续分析《东三经》,在后边的系列文章中,我们还将系统地解读《山海经》,欢迎关注。

特别的水路

《东三经》很难。难不在于复杂,而在于简单。《东三经》异常地简单,只有九座山。出行方式也很简单,几乎全部为水行。但是距离却异常地长,六千九百里!相当于1865公里!(关于《山海经》中的距离换算关系,请参阅《山海经》的第一座山脉记录了哪里?不愧是中华龙脉 ,在此不再赘述。)

《山海经》记录的第一座山脉—秦岭

而且,《东三经》几乎和其他山经都没有交集,唯一在其他山经出现的记录为“岐山”,其他能在整本《山海经》中寻找到的线索更是没有!

岐山,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一座山,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周室肇基之地。

但是,我们知道,岐山在渭河平原上,不属于“东山”,且记录中“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显然也和我们现今的岐山不符。

《说文解字注》:“山有兩岐,當作山有兩枝。山有兩枝,故名曰岐山。疑後人移入於此而刪改之。學者讀此可以刪邑部之岐專入山部矣。”

“岐”字从山从支,支亦声。“支”意为“分叉”,“山”与“支”联合起来表示“大山上分布着几座叉开去的小山”、“像植物本体上长出分枝那样的山形”、“像树木枝条那样的山地”,是一个通用名。

岐山

这唯一的线索也断了,怎么办?我们注意到《东三经》中有一处与其他地方不同:

第五山:“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其他山均为“南水行”,为什么到了这里就特殊了呢?你可能会说,因为水在这里转向了呀。但是,为什么不直接翻过去,而要“东水行”后再“南水行”呢?

会是无法过去吗?不会,因为“又东水行千里”,合270公里,还没有哪个地方有如此大的无法翻越地带。

会是势力范围外吗?也不会,我们回忆一下前面的山经,基本上主要的山系都记录完了,尚无记录的是在四川盆地内、广西、广东、福建、云南、贵州等一带,但那属于“南山”,并非“东山”。

那么,还有什么可能呢?只剩下一种,即这一千里,已被完整地勘察过,没有必要再探查一遍!

《东三经》示意简图

综合线索

如此大片的水域,却只有九座山,说明了陆地不连贯,也说明了两种可能性:

1、这九座山代表了九座岛,其他的都是水域,如在海洋;

2、这九座山代表了值得记录的地方,其他的都是一些小岛或小块陆地,没有记录的价值。虽都是水行,但是是水行在沼泽、滩涂之上。

会是哪种可能呢?我们整理一下手头上分析出的几条线索:

1、在西安东面;

2、在《东首经》和《东二经》更东向;

3、比邻其他山经;

4、临近大块水域。《东三经》可以分成三部分:前段,南向2000里,合540公里;中段,东向1000里,合270公里;后段,南向3400里,合919公里。

先将《东首经》、《东二经》标注在地图上:

《东首经》与《东二经》山系图

可以发现,符合大块水域条件的只有《北山经》中出现的“泰泽”:

“泰泽”位置图

但“泰泽”处在《东首经》和《东二经》之间。我们测量一下距离:

沼泽地带

沼泽地带包含了相当于《东三经》前段的距离,也就是说,后段是位于《东首经》和《东二经》更东。根据朝向,我们可以得出后段的区域范围:

《东三经》后段区域范围

是朝鲜半岛。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北枕鸭绿江、图们江和我国相邻,东北角夹图们江与苏联相接。约有四分之三是山地,险峻的山地大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地区。东海岸一带是咸镜山脉和太白山脉。西部和南部的丘陵地带。其中最大的是芦岭山脉和车岭山脉,平原夹杂其间。较大的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黄海沿岸一带。这些平原地区被称为半岛的“谷仓地带”:

朝鲜半岛地势图北部

中国商朝灭亡后,遗臣箕子带领部分中原移民,在朝鲜半岛的北方平壤城附近建立了箕子朝鲜。后西汉在朝鲜半岛大部设立汉四郡:

西汉在朝鲜半岛设立的汉四郡

在当时大水域存在的情况下,这两处的平原是沼泽区,确实是需要“水行”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东三经》的这条水路就在兴安岭和太白山脉旁边,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山经沿山脉行进而是选择了“水行”呢?

朝鲜半岛,与华夏大地接壤的地方,吸收着中华文化,臣服却未被征服的地方。在某些时期,甚至是中国朝代的心头大患。那为什么中国未能将其纳入版图呢?

答案有很多,比如中原王朝每次想征服的时候都会被外敌或内患打乱,比如朝鲜半岛资源贫瘠花大力气打下来的收益太小,比如半岛人很懂礼仪愿意臣服按时朝贡等等等等,但是始终绕不过去的一点就是,朝鲜半岛地理不适合从陆地方向进攻!这让习惯大平原作战的中原士兵难以适应:

朝鲜半岛地势图南部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当时低地势区域还属于沼泽滩涂的情况下,想从陆地方向进入半岛必须翻越宽大高耸的长白山脉,且多为密林和雪山,相当迂远艰险,但是渡海或从本溪到丹东的水路南下,立刻就到了朝鲜西岸:

本溪至丹东的水路

连接本溪和丹东的是叆河。叆河是鸭绿江一条大支流,位于丹东市境内,是丹东境内水系覆盖最大的河流,发源自丹东北部和东部山区,更远的水系还来自本溪的山间,顺流而下来到了鸭绿江边。叆河是古代丹东的核心水脉,如果说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那么叆河就孕育了丹东。现在连接本溪和丹东的还有顺着古河道修建的G1113丹阜高速。

这条水路是华夏先民到达朝鲜半岛的自然通道,在当时华夏先民广泛存在于水路通道旁方便补给的情况下,“水行”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鸭绿江

而且,巨大的沼泽上每隔一段距离在合适的土地设置一个点更方便控制广阔地区,这些已存在的官方补给点也是选择“水行”的重要原因。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曾为我国领土的唐努乌梁海的一个湖泊内发现的一座1300年前的唐朝古城遗址也说明了这点。这个被命名为“博尔巴任”的长方形古城遗址,建在一座岛上,面积3.5公顷,设计上好似一座堡垒或者监狱:

唐努乌梁海湖泊内唐朝古城遗址

逆推

虽然顺推《东三经》中的线索几乎没有,但当我们逆推时却发现了不少佐证。我们知道,这条线路最后的地方是韩国的最南端——济州岛。前几山因为水行不精确并且地域过大我们难以定位,但这孤零零的一座岛我们却是相当肯定可以作为锚点的:

济州岛位置

尾山: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济州岛,是韩国第一大岛,面积1845.5平方公里,是由120万年前火山活动而形成,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岛。岛上最高山峰汉拿山,是一座休火山,海拔1950米。自古以来,这个岛一直以“三多三无三丽”而闻名。“三多”指石多、风多、女人多,因此济州岛也被称为三多岛。“风多”与济州地处台风带有关,这和记载中的一致:

济州岛上的汉拿山

“南望幼海”,可以理解为向南可以望见小海,不知是不是因为可以看到远处的陆地所以起的名字,但不论如何,的确南边有海:

幼海与榑木方位

榑木,亦作“扶木”、“榑桑”、“扶桑”,灌木,叶卵形。花冠大型,有红、白等色,多栽于我国南方,为著名的观赏植物,全年开花。“东望榑木”的地方,是日本的九州岛。以扶桑代日本,目前并无史可考。通过《东三经》的记录,这很可能是从西周开始就有的称呼,并且,最初可能仅指九州岛。

注意,和其他山经中记录的一样,“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是总计,不代表先后顺序。

我们再以济州岛为起点往回推:

第七山:“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其中多大龟。”

第七山定位在丹东:

上方为丹东位置

其中的“跂踵之山”所指应是五龙山。五龙山是一座辽东名山,坐落于丹东市区北郊,总面积56.53平方公里,属于长白山系余脉,全长20公里,主峰顶歧山海拔708.5米,在丘陵起伏的辽东半岛显得格外巍峨挺拔:

五龙山

记载中的“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指的显然是五龙背温泉:

五龙背温泉位置

而朝鲜半岛的南北距离为750公里左右,加上丹东至本溪的距离,和《东三经》后段相当:

《东三经》后段

中段则是到敖汉旗一带:

《东三经》中段

赤峰市敖汉旗,地处努鲁尔虎山脉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东临通辽市奈曼旗,西接朝阳市建平县,南与北票市、朝阳县相连,北与赤峰市翁牛特旗隔老哈河相望。敖汉是中国闻名的文物大县。在8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不同时期的古代遗址4000余处。其中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等四种史前文化均在敖汉境内发现、命名。敖汉旗境内发掘出 “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和“红山文化”等古文化类型。

有趣的是,中段就经过了现今丹阜高速阜新至本溪段,也就是说,现在的丹阜高速,其实是完整地沿用了当时从阜新到丹东的路线。

前段包含了《北三经》中的“帝都之山”白金宝文化范围:

《东三经》前段

综上,我们可以画出《东三经》整条山系图:

《东三经》整条山系图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这条线路上的韩国忠清南道和全罗道,考古发掘多次出土了短内式铜戈,这是商朝无胡直内式戈的后期形制,属于殷商兵器:

忠清南道位置,其南为全罗道

韩国出土的商朝铜戈

这说明了《山海经》虽是西周时的“九丘”,但应是承袭商朝的记录而来,而《山海经》中多处记录的地方均流传有大禹的传说,说明其具有传承性,这与我们推断的《山海经》是不断迭代更新的相符,也与史料相符(相关内容请参阅被遗忘的“九丘”:《山海经》的前世今生 与 大数据分析《山海经》的年代和作者,找到《山海经》的考察出发地 ,在此不再赘述):

《吕氏春秋•先识》记有:“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

商朝处在青铜时代的巅峰,做为青铜时代的最重要的资源,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铜,商朝的触角向四方延伸。根据对商代都城遗址中青铜器作坊残片的研究发现,其来源于远方的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在远离商朝都城的幕阜山一带发现有多处商朝古铜矿遗址。甲骨卜辞中就常有“明天有矿石送来吗?”等内容。

商朝后母戊鼎

而朝鲜半岛铜矿资源非常丰富,这大概是商朝兵器出现在朝鲜半岛的原因。在甲骨文和典籍中出现的商王伐夷记录,很可能就有朝鲜半岛。《诗经》中也从侧面反映了这点:

《诗经·长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截”在甲骨文中有“截断”之意,和半岛的地貌相符。相土是商汤十一世祖,从名字来看,就是和勘探有关: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

商朝始祖契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所以“相土”应该是家族相传的官职或技能:

《史记·殷本纪》:“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长白山一带流传的大禹传说大概也和契有关,并在相土之时使朝鲜半岛成为“海外有截”。正因为如此,箕子才会选择在商朝灭亡时出走朝鲜。

大禹像

其后,箕子在朝鲜接受武王的分封,成为周朝的臣子,所以,《东三经》才得以记录有朝鲜半岛:

《尚书大传》记载:“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

高丽的史料也佐证了和商朝的关系:

高丽·1145年·《三国史记》记载:“罗人自谓少昊金天氏之后,故姓金。庾信碑亦云:‘轩辕之裔,少昊之胤’”。

少昊则和商朝的“玄鸟”有关: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

《诗经·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这些都说明了《东三经》的准确性,也说明了“海外有截”指的确实是朝鲜半岛。

商朝始祖契

结语:古人勘探矿脉,曾有多种方法。著名的地质学家夏湘蓉,通过考证《管子·地数篇》,得出“山上有赭,其下有铁;山上有铅,其下有银”等矿产共生的知识。这和《山海经》中一山多矿的描述相似。除了矿物共生外,古人还出人意料地发现某些植物也能起到指示矿脉的功效,如铜使植物花朵呈蓝色,锰使扁桃的花呈粉红色,铜草在有铜矿的地方长势特别好等等。只是这些技艺已逐渐被我们遗忘,并进而不敢相信祖先们的能力。我是虾郎摘,别忘了关注我不迷路,欢迎朋友们点赞评论转发。独立研究不易,如能赞赏,不胜感激。本系列文章已完稿,出书请私信。

1.《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商朝“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指的是哪里?学者:在朝鲜半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商朝“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指的是哪里?学者:在朝鲜半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2144.html

上一篇

【1997黑金周朝先部长中计了】《黑金》不算伟大,但梁家辉依旧无敌,盘点周朝先的经典瞬间

下一篇

关于1046年谁建立周朝我想说王道仁政的周王朝其实很血腥,周人怎么用154年杀出1个王朝的?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只有一个是嫡长子即位的,这位皇帝是谁?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只有一个是嫡长子即位的,这位皇帝是谁?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清朝(1636-1912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制。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夺取天下开始算起为268年。对于清朝历史...

【1865年商朝皇帝】罗振玉甲骨文篆书作品

【1865年商朝皇帝】罗振玉甲骨文篆书作品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罗振玉(1865-1940),楚明宝玉改名为陈玉后改名为字。另外,徐淑云、淑彦、胡雪堂、永丰乡人、万镐丁松老人、宋昂。 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上虞。清光绪二十二年与蒋斧等在上海创立农学社,开办农报馆。...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古代军队里最重要的兵种,直接影响了各朝各代的战争走向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古代军队里最重要的兵种,直接影响了各朝各代的战争走向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一个人有一匹马,一个弓,长矛是骑兵的经典形象。但是骑兵开始出现的时候,并不是这样。 随着技术的进步,骑兵高机动性、战斗力强、行动灵活的特点逐渐显现,成为古代军队中重要的兵种。骑兵的发展壮大,贯穿了中国...

1865年商朝皇帝,干货看这篇!冷兵器时代的“王牌部队”,得骑兵者得天下

1865年商朝皇帝,干货看这篇!冷兵器时代的“王牌部队”,得骑兵者得天下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一个人有一匹马,一个弓,长矛是骑兵的经典形象。但是骑兵开始出现的时候,并不是这样。 随着技术的进步,骑兵高机动性、战斗力强、行动灵活的特点逐渐显现,成为古代军队中重要的兵种。骑兵的发展壮大,贯穿了中国...

1865年商朝皇帝看这里!清末民初的中国影像 法国人镜头下的盗墓者

1865年商朝皇帝看这里!清末民初的中国影像 法国人镜头下的盗墓者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本组照片是1909年至1918年法国去中国视察队的照片文件。 拍摄者为法国旅行家维克多·塞加伦(Victor Segalen,1878年-1919年)。著名的法国汉学家Henri Maspero(18...

1865年商朝皇帝看这里!中国博大精深的“天干地支”你知道多少?

1865年商朝皇帝看这里!中国博大精深的“天干地支”你知道多少?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简称甘孜)是古代祖先们天象、时间、观察、叙述的独特的连带力量体系。 天干与地支,由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称为六十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

1865年商朝皇帝专题之天干与地支

1865年商朝皇帝专题之天干与地支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干地在古代被称为干地,就像树干和树枝一样。 在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