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一天早朝,乾隆和大臣们闲聊,无意间聊起了大臣们早上都吃了什么。
而其中的一个大臣跟乾隆说,自己家的经济比较拮据,早上就吃了几个鸡蛋。谁知,乾隆听后,大为震惊,说道:“爱卿莫要说笑,这一个鸡蛋要10两银子,你一顿早饭吃了几个鸡蛋,朕都不敢像你这样吃,你家里可是一点都不拮据啊。”
这个大臣听后,心说采购一个鸡蛋哪能要10两银子?肯定是内务府的那群人搞得鬼,并且,里面牵扯的人必定不会少,自己没实力也没想法去趟这趟浑水,只好悻悻笑笑,退到一旁不再言语了。而到了清朝的光绪年间,宫廷里采办一个鸡蛋的价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两。
宫里采办一个鸡蛋的钱,在民间不知道能买多少只老母鸡了。赶巧,光绪皇帝也喜欢吃鸡蛋,但是,面对鸡蛋的价格,却着实犯了难。此时,朝局动荡,内忧外患,处处都缺钱,面对如此美味,光绪皇帝也只好压下肚里的馋虫。而区区一个鸡蛋,竟成了一国之君都吃不起的天价食材。
有一天,光绪皇帝同他的老师翁同龢聊天,也许是肚里的馋虫做鬼,两人不知怎么就聊到了鸡蛋。光绪帝道:“翁老,这鸡蛋可真是人间的一等美味,只是这价格嘛,可着实是有点贵。”
老谋深算的翁同龢,一下便猜到了是宫里的人蒙骗皇上,背地里抽油水儿。但是,他不仅没有声张,还不动声色道:“是啊是啊,老臣也是一年吃一次,家里到了过年的时候,才舍得吃上一次。”
在清朝,关于鸡蛋价格这件事,史书上记载了许多,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曾经因为这件事,进行过大规模的调查,想要查清楚这背后的问题,但是,慈禧太后却对此置若罔闻。说起来也真是可笑,堂堂天子一国之君,竟搞不定这个小小的鸡蛋。事实是这样的,皇宫里的食物都是由内务府来采购,而外面卖的鸡蛋仅仅是3、4个铜板一枚,内务府报账却是将价格倍增。
后来,皇帝觉得这样下去始终不是办法,于是,则对《制声色货利谕》进行补充修改,甚至,道光帝还身体力行,除了龙袍外,“衣非三浣不易”,也就是说一个月才换一次衣服,每餐不过四菜一汤,并且,还常常派太监出宫去买烧饼,晚饭时就和皇后以此为食。还规定:六品之下,不得穿着绸缎,一律只能布衣布靴。道光十年,曾有人举报盛京将军经常在家里演戏宴乐,道光皇帝立即革了他的职务。
这件事,如今说起来可能有些搞笑,但是,却值得我们深思。对于这件事,作为后来人的我们,也不能一笑而过,我们要思考这件历史事件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教训。
都知道,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还要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了。
它的全称叫总管内务府衙门,是管理内部事务机构,专门负责皇上和后宫的私事,建立于清朝入关之后的顺治初年。出于皇帝对内务府的信任与依赖,内务府的权势越来越大,加之其权力不受监督,因此,贪污成风,腐败横行,可以算得上是古代衙门中最腐败的机构了。
然而,清朝关于鸡蛋价格的事情屡见不鲜,是因为清朝的内务府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硬性的规范制度,更没有相关的财务制度。由于,内务府的人常在皇帝身边,跟皇帝的关系比较近,所以,一直都是满朝文武巴结的对象,因此,行政上的监督很难奏效。
人属于动物的一种,兽性始终是人存在于骨子里的天性。所以,问题的关键之处,便是兽性摆脱得多与少。但是,理性这种特质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特质,懂得如何去避免对自己不好的东西。而利用道德的约束、思想的教化,来改良人性尽管有其根本意义和终极价值,但是,却不具备现实的、工具性的制约功能,这样的话不但效率低,而且,不可靠。
所以,只有建立完善制度,才是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最根本,成本最低的选择。
但是,制度对于人类来说,却并不是一个牢笼,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制度这个问题。制度一方面具有约束的作用,但是,一方面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而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日常行为更符合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最终,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例如:农户为了防止家里的家禽跑进菜地里偷吃,最重要事情的还是扎紧篱笆。
话说,赵宋(北宋、南宋)时期,之所以能够存在300多年的时间,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当时的统治者,创造了非常多的原创性的制度和一些相关的举措。举一个鲜明的例子,赵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几乎做到了“绝对公平”,使得裙带关系这种现象非常少见。
而这样做,不仅保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还保证了官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可以说,历史上出现的种种制度,都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这些制度的出现,不仅维护了人类社会的整体秩序,还约束了人类本性中恶的一面,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道德伦理理念。
一个好的制度,并不是试图改变人性,而是承认人性的现实,顺应人性的规律,通过科学设计诱导人们克服自身兽性,主动选择做好事、当好人。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南亭笔记》、《春冰室野乘》】
1.《【一枚清代铜钱】专题在清朝,鸡蛋为何会从4个铜板涨到30两白银?这件事连皇帝也无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枚清代铜钱】专题在清朝,鸡蛋为何会从4个铜板涨到30两白银?这件事连皇帝也无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