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一词的含义非常多,其中之一为“封土建国”或“分封建国”。从这个解释出发,那中国历史上只有秦之前的朝代可以称为封建制度,秦之后都是中央集权的帝制。
封建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君主不参与实际的治理国家,他只保留京畿周围统治区域的管辖权和军事权,而将其它土地分封给有功之臣,这些大臣被称为诸侯,诸侯每年上缴赋税以供王室开支,诸侯国内的管辖权君主是无权过问的。诸侯都公认为君主是天下共主,他们代天巡狩,牧民四方。
武王分封图
晋国称霸
晋国的首任国君唐叔虞是武王姬发的儿子,成王姬诵的弟弟。开始国号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
从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战略资源、人口等各方面来说,晋国是得天独厚的。在晋国存在的将近700年期间,秦国根本无法出关东进,被死死地扼制住。
晋国崛起于晋献公,先后大败楚国、打服秦国、攻入齐国。晋悼公时国势达到鼎盛,战车万乘,独霸中原,所向披靡。
鼎盛时期的晋国
范中行氏之乱
晋平公以后,晋国范氏、中行氏、智氏、以及韩赵魏三家,共称为六卿。六卿之间斗争激烈。
公元前497年至前489年,晋国六卿家族第一次大兼并。范氏、中行氏两家首先被灭。起因竟然是赵氏内部的事件引发,后来慢慢扩大到六卿之间的大乱斗。
当时的赵氏家主赵鞅向同族的赵午索要500兵士来增强邯郸的防卫力量。赵午答应之后,与父兄说起此事,他的父兄却极力反对。
赵午编了个理由拒绝了赵鞅,引起了赵氏家主的不满,随后赵午被抓起来处死。赵午的兄弟赵稷不服,带兵作乱。
而赵午是中行氏宗主中行寅的外甥,而中行寅和范氏宗主范吉射是儿女亲家,盘根错节之下,范氏与中行氏决定出兵诛杀赵鞅。
因为赵氏主城晋阳城异常坚固,范氏与中行氏久攻不下,而智氏、韩氏和魏氏三家联合讨伐范氏和中行氏,在这种情形之下,范氏和中行氏首先想到的不是和谈,而是想进攻晋国国君,挟天子以令诸侯,进而灭掉其它四家。
城中百姓听说有人想攻打国君,纷纷而起保护晋定公,很快叛乱平息,范氏和中行氏被灭族,中行寅和范吉射逃往朝歌。
晋国由六卿时代进入了四卿时代。
智氏代晋
智氏与韩赵魏三家相比,智氏的实力最强大,所以韩赵魏三家总是小心翼翼,唯恐被灭。
智伯继承家主之位更加霸道,他时刻想废掉晋哀公取而代之。他数次侮辱戏弄韩氏家主,并强占韩魏的土地,韩魏两家苦于智家势力强大,敢怒不敢言,只得捏着鼻子乖乖割让土地,但反抗与仇恨的种子已悄悄在心底发芽。
智伯故技重施,当向赵氏索要土地时,直接被赵襄子拒绝。于是智伯胁迫韩魏两家同时出兵,想剿灭赵氏以绝后患。
赵氏的主城晋阳城高水深,联军久攻不下。智伯听众谋士建议改为水攻,引晋水灌进城内。城里一片狼藉,粮食耗尽,饿殍遍野,赵襄子见大势已去,准备出城投降,引颈就戮。
此时,韩魏两家主却担心事后被智伯剿灭,他们暗中联系赵襄子。决战之日,临阵反水,智伯兵败身死,智氏一族被灭。
三家分晋
韩赵魏灭智氏之后,尽得智氏资产,实力大增。因为有前车之鉴,这三家虽然也有竞争和矛盾,但还是比较克制。三家把持晋国朝政,晋国国君被架空,晋国基本名存实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这开启了一个很坏的示范。历史上将这一年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自此之后,礼崩乐坏,诸侯征战的乱世开启了。
评论
周平王自东迁之后,王室式微,诸侯势力日益强大,但王室体面还在,名分还在,还是天下共主,发号施令,诸侯至少不敢在明面上对抗。虽然各国之间互相征伐,但都是诸侯之间的吞并,说白了是同一个阶层之间的矛盾,而以臣代君的事情从未发生。
到三家分晋,胁迫天子以求封地,而天子竟然屈服,封三家为诸侯,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这件事情之后,所有的臣子都被激发出了心底的那一丝贪念。随后的田氏代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齐国的国君从姜氏变成了田氏。
司马光评论道: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什么是礼?就是纪纲,也就是政体、制度、法律、纲常。什么是分?就是君臣的名分。什么是名?就是公、卿、大夫的名位。
天下共主只有一个,诸侯国君主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你比他优秀,就想着取而代之。所以天子统辖诸侯,诸侯管制卿大夫,卿大夫治理老百姓,如此上行下效,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而三国分晋,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数百年诸侯互相征讨的时代到来了,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的秦国,也踏上了百年的强盛之路。强大的晋国分裂成了三个国家,给了秦国无比的希望和勇气。
1.《【一分为三国的国家有哪些】专题韩赵魏三家分晋,预示着乱世的开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分为三国的国家有哪些】专题韩赵魏三家分晋,预示着乱世的开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