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眼镜蛇
学名:舟山眼镜蛇(Naja atra Cantor)
所属:鳞片、蛇亚目
部门名称:眼镜蛇科、眼镜蛇科
俗称:眼镜蛇属
特点:受到干扰时,竖起前半场,伸直脖子,摆出攻击姿势,颈背上会出现双汇的“眼镜”形状的斑纹。
与相近的孟加拉眼镜蛇的区别是:孟加拉眼镜蛇的斑纹是单圈,而舟山眼镜蛇的斑纹是双圈。舟山眼镜蛇
体态描述:大型前沟牙类毒蛇。最大全长/尾长:雄1330/241mm,雌1320/268mm。体色一般为灰褐或暗褐,背部有或无白色细横纹,幼蛇多有之,随年龄增长逐渐模糊甚至全无。腹面前段污白色,后部灰黑色或黑褐色。典型斑纹是在腹面前段基色浅淡的基础上,大约在第10枚腹鳞前后一个3-4枚腹鳞宽的灰黑横纹,在此横纹之前数枚腹鳞两侧各有一粗大黑点斑。
分布地:安徽、澳门、重庆、福建、广东、贵州、湖南、湖北、香港、浙江。国外分布于印度支那。
舟山眼镜蛇
生物习性:栖息于平原、丘陵或低山。见于耕作区、路边池塘附近、住宅院内。多于白昼活动。被惊动时体前部能竖起,颈部彭扁并发出“呼呼”声向前攻击。食性广泛,以蛙、蛇为主,鸟、鼠次之,也吃蜥蜴、泥鳅、鳝鱼以及其他小鱼等。卵生,交配期5-6月份,产卵期6-8月,产卵数量7-19枚,孵化期47-57天。
带毒部位:前钩牙
毒素类型:混合毒类
舟山眼镜蛇
毒素介绍:神经毒素是眼镜蛇蛇毒中毒性最大的成分,它能使动物产生弛缓性麻痹和呼吸衰竭,从而导致动物死亡。膜毒素,引起心脏功能衰竭,死亡速度很快。膜毒素具有溶血作用,细胞毒作用、心脏毒作用、细胞通透作用、兴奋细胞的去极化作用、抗菌作用。
中毒症状:伤口不流血或少流血,牙痕很快闭合,牙周出血青紫变黑,之后伤口剧痛,局部变紫变黑后伤口中心麻木,无感觉,发凉。肿胀疼痛向周围扩散,发展迅速。肿胀周围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局部很快发生组织坏死,严重时出现肌肉坏死、骨坏死,甚至引起残疾。被咬后因为疼痛会出现全身发抖,出冷汗,甚至虚脱。1-6小时会出现发热、胸闷、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最后因中毒性休克导致昏迷,严重者因急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中华眼镜蛇】中国有毒动物蛇类篇之舟山眼镜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华眼镜蛇】中国有毒动物蛇类篇之舟山眼镜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2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