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医之门系列的文章,同人老师为传播中医而原创写作的中医科普系列文章。
相当于传统意义的经典中医,同人先生做的是——用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让经典中医不再晦涩难懂,即使读者没有中医基础,也能快速入门。本文配同人先生的高清讲解视频,免费传播,视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主要靠人体动脉和静脉相互作用形成,心脏在压缩的时候形成正压通过动脉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主动脉、分支动脉和毛细血管,心脏在扩张时形成负压通过静脉把血液通过全身的主静脉、分支静脉和毛细血管静脉从全身回流到心脏中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路的血液系统循环。因此,人体血管中的动脉保持的是正压,静脉保持的是负压。人体内的阳气越充足,则血液在动脉流动运动得越有力量,静脉也会流动和运动的更有力量,新陈代谢就旺盛,五脏六腑就能处于高效能状态下运作,身体的生态系统就不容易沉积“垃圾”。人体血液中90%以上的成分是水,因此血液运动归根结底依然是水的运动。
人体中动脉是正压,静脉是负压,我们喝水后,水进入胃、小肠和大肠后,会通过肠胃的静脉毛细血管被吸进到血液循环系统中去。人体内阳气越充足,动脉的正压就越足,血管的弹性就越好,静脉中也能形成足够的负压,这样水在肠胃中很容易就被吸收进入静脉毛细血管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反之,如果阳气衰弱,水分则不容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这样的情况下喝入身体的水就不容易被身体利用,水分如果不能充分被水液系统所利用,则可能会在局部出现水液的沉积,就是我们经常所看到水肿或者痰饮。
从生理角度来看,饮用水进入身体后,水分在胃、小肠、大肠通过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中去,一部分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皮肤通过汗液蒸腾到体外,另一部分通过肾脏处理变成尿液排出去。如上篇文章所述,按照中医的观点,肾是人体的能源系统,对水系统的蒸腾和循环提供能源;肝相当于自然界的树木,对水系统的改善、保持起着疏导、存储和一定范围内的调度作用;肺相当于自然界的大气系统和呼吸系统,对水的蒸腾、肃降和调度起着推助作用;脾相当于自然界的土壤,对身体内保持合适的水分起着平衡作用,维持保持适量的水在身体内,多余的水则不需要,同时让水在土壤内保持合适的“径流”;心相当于自然界背后看不见的“规律”,指挥一切发出命令;从中医看,膀胱连同其经络相当于人体内的海洋,提供最终水源;三焦(三焦在中医中指的是皮肤下面的胸膜、腹膜等可以通利水的油膜系统)相当于自然界的土壤中“地下径流”,对水循环系统的分配和存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上述参与水循环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和系统出现问题时,人体的水液代谢系统均会出现异常,有些是先天体质性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先天的五脏六腑总会是不平衡的,总会出现某些脏腑的功能不够强而导致体质性的水液代谢异常。
另外一种导致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感冒,在第二十篇中我们介绍了风寒感冒对人体的影响。我们体表的毛孔正常时保持着“一开一合”的状态,像一个高度智能的“空调系统”,通过“开的机制”将身体多余的热量排出,同时保持与大自然进行呼吸交换。通过“合的机制”保持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同时持续维持开合能力的补充,在开合的毛孔外有一层保护之气(称作卫气),这股卫气发源于人体内部,从内到外宣达而从毛孔中释放,在人体的毛孔外形成一道有效的保护屏障。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当身体受到“寒冷”的攻击时,毛孔会呈“收缩”状态,如果身体不是很强壮,体表的“卫气”不是足够强大时,身体这种“开合”的平衡状态被会被打破,毛孔会呈“收缩”状态而不能靠自身能力恢复到正常状态。体表毛孔“收缩”会导致人体和大自然的“呼吸交换”受阻,外界空气不能有效进入人体,人体内的“废气”也不能被充分排出,所以在感冒时,就有“憋气”的感觉。这种状态直接会导致人体内形成相对的“真空”状态,人体内的水液会出现相对失重而不能有效下降,就如同茶壶的气孔被堵住一样,水很难倒出来。
肺系统相当于人体的“烟囱和鼓风系统”,对人体血液的流动和运动起着鼓舞作用,对阳气的化生也起着鼓舞作用,一旦感冒引起肺气闭塞,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就会下降,阳气的生成也会下降,这样会导致血液循环系统对水的吸收能力下降,会进一步导致人体多余水分的沉积,所以在感冒的某个阶段,我们经常会出现尿少、腹胀的情况。多余的水分如果滞留在人体内会逐步变成被污染的水,沉积在肺部会变成痰饮,沉积在胃部形成水涨失去胃口,沉积在小肠大肠会变成小腹部的滞胀。人体的最主要的水处理单元是肾和膀胱,如果污水积存在肾脏,肾脏就会超负荷运转,在医院检查会得出肾炎的结果,实际上,在开始阶段并不是肾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水液系统代谢失常导致肾因承载了过多的负担出了问题。当然,如果肾脏承担过多负担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肾脏本身也会受到损伤。
一般说来,感冒最先入侵和破坏人体就是人体的体表系统,中医称作太阳系统,人体太阳系统是人体体表最外层的防卫系统,太阳系统的功能是由人体的几大系统共同配合作用而形成的,在毛孔外的保护之气称作“卫气”,在皮肤表层有形的津血称作“营气”。简而言之、太阳系统主要由三部分功能组成,一是人体的元气系统,人体的元气生发于下焦的肾,经过中焦的脾胃所摄入的水谷之气得到不断的能量补充,最后通过肺系统的宣发把元气扩散到体表毛孔之外。二是人体的津血系统,即皮肤毛细血管当中的“营气”,主要是通过肝系统的生发和心脏系统的运动把津血输布到体表的毛细血管中来。三是人体体表的水液系统,人体体表的水液循环系统主要是由三焦系统、膀胱经系统和肾系统构成,从生理角度看,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肾汽化血液(可理解为肾对流入的血液进行蒸馏汽化的作用)的结果,如果肾中的能量(阳气)充足,则尿液会被有效的变成蒸汽汽化到膀胱中去,人体的水液在肾气的作用下在膀胱会进行最后一次汽化,汽化后的津液通过膀胱经输布到人体的后背形成体表的水液防护系统,废液通过尿液排泄掉。因此很多体质性的口渴是肾虚不能化生津液的结果。
在生活当中,经常可以碰到两种比较典型的体质型水液代谢失常的现象。第一种现象是不爱喝水,一喝水就感觉到腹胀胃胀,喝了水沉积在身体里好像总是排不出去,这种体质往往是肠胃里阳气不足导致肠胃虚弱的缘故,因为人体里的水分是通过肠胃里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如果肠胃中毛细静脉中的动力不足,则水分很难有效的进入血液系统,水液只有进行血液系统中经过肾才能被有效排出,这样的体质很容易导致水液积累在肠胃中感到缺乏胃口和身体沉重,另一方面,由于水液不能有效进入血液系统又会导致血液中缺水而导致皮肤老化,五脏六腑容易沉积污浊。这种现象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肠胃的阳气和通过加强肝系统的血液循环让水液能有效地进入血液系统。
另外一种现象是很喜欢喝水,但总感觉到口渴而又多尿,这种体质下往往是水能比较有效地通过肠胃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当中去,但肾和膀胱的汽化能力偏弱,当膀胱经不能有效汽化身体的水液时,津液就不能被足够产生,进入血液系统的水就缺乏有效地被人体利用,水液进入膀胱系统后不能被再次有效汽化,所以过多的水分就通过尿液被排除浪费掉了。当津液不能在膀胱经足够的汽化时,身体的水分就不能被充分利用,所以很多肾虚型的体质一面经常感到口渴,一面身体里又不能有效的储存水,会出现尿频的现象。
在《伤寒论》六经辩证的太阳病辩证施治当中,我们看到,很多组方和原理都是针对外邪入侵导致人体水液失常而设计的,除了麻黄汤机理导致的人体水液失常外,还有寒邪水邪阻滞背部足太阳膀胱经造成的颈椎脖子紧和落枕所对应的葛根汤证,小便不利和口渴的五苓散证,胃虚水停的茯苓甘草汤证等。遍观医圣张仲景辩证施治的太阳篇,其中一半的组方机理与人体水循环系统代谢失常有关,当然,这样的辩证分析,受限于语言的限制,我们只能在我们四圣弘医研修营中进行仔细研讨。
高清视频讲解
(1)本号是今日头条上用现代科学语言、系统化解读中医第一人,旨在帮助中医爱好者迈入中医之门并登堂入室,提升理论与实际运用水平。
(2)如果你想学习自学中医,你需要做好至少一年的长期关注与学习的心理准备,认真学习文章与视频,这样你才能逐步成为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健康管理师,有效的应对日常常见疾病、防治慢性病,利己利国。
(3)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或者转发给身边的朋友看一看,以便帮助更多的人。关于中药剂量的问题,请翻阅此前文章,东汉与现代度量衡不同。
(4)本文章为公众号“四圣弘医”同人原创文章,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书面授权,且为原作者在今日头条唯一正式授权。“同人”,为深圳市保健协会、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特聘智库专家。
有人问为什么不教一些偏方,或者快消方法,在此答复如下:
头条有很多不系统的小方法,或者未经授权转载、拼凑的零散火爆文章,但根基不牢,无法持久。
我希望我的粉丝,能够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实现自医,自利利人。
作为医者,最大的期望是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健康外包给医院或者他人。
自己懂自己明白,才不至于有病乱求医,才能避免过度医疗对身体的伤害。
更多文章,请到本号文章中查阅。
迈入中医之门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深入浅出讲伤寒》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欢迎关注,敬请转发,你不仅能收获个人的健康,还能帮助更多的人。谢谢。
1.《【水循环系统】迈入中医之门(配视频)第9课:人体的水循环系统代谢失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水循环系统】迈入中医之门(配视频)第9课:人体的水循环系统代谢失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33108.html